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15分)忠臣者務崇君之德,諂臣者務廣君之地。何以明之?陳夏徵舒弒其君,楚莊王伐...

來源:國語幫 2.0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15分)忠臣者務崇君之德,諂臣者務廣君之地。何以明之?陳夏徵舒弒其君,楚莊王伐...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15分)

忠臣者務崇君之德,諂臣者務廣君之地。何以明之?陳夏徵舒弒其君,楚莊王伐之,陳人聽令。莊王以討有罪,遣卒戍陳,大夫畢賀。申叔時使於齊,反而不賀。莊王曰:“陳為無道,寡人起九*以討之,徵*,誅罪人,羣臣皆賀,而子獨不賀,何也?”申叔時曰:“牽牛蹊人之田,田主殺其人而奪之牛,罪則有之,罰亦重矣。今君王以陳為無道,興兵而攻,因以誅罪人,遣人戍陳。諸侯聞之,以王為非誅罪人也,貪陳國也。蓋聞君子不棄義以取利。”王曰:“善!”乃罷陳之戍,立陳之後,諸侯聞之,皆朝於楚。此務崇君之德者也。

張武為智伯謀曰:“晉六將*,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離心,可伐以廣地。”於是伐文子、中行氏,滅之矣。又教智伯求地於韓、魏、趙。韓、魏裂地而授之,趙氏不與,乃率韓、魏而伐趙,圍晉陽三年。三國*謀同計,以擊智氏,遂滅之。此務為君廣地者也。

夫為君崇德者霸,為君廣地者滅,故千乘之國,行文德者王,湯武是也;萬乘之國,好廣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驕,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韓、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為未足,遂興兵伐趙。韓、魏反之,*敗晉陽之下,身死高梁之東,國分為三,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禍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謂也。

                                               (取材於《淮南子•人間訓》)

10.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申叔時使於齊,反而不賀           反:返回

B.牽牛蹊人之田                     蹊:踐踏

C.乃罷陳之戍,立陳之後             罷:罷免

D.三國*謀同計                     *謀:暗中謀劃

11.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都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的一組是(    )(3分)

①莊王以討有罪,遣卒戍陳,大夫畢賀

②諸侯聞之,以王為非誅罪人也,貪陳國也

③乃罷陳之戍,立陳之後,諸侯聞之,皆朝於楚

④韓、魏裂地而授之,趙氏不與

⑤三國*謀同計,以擊智氏,遂滅之

⑥萬乘之國,好廣地者亡,智伯是也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楚莊王遣卒戍陳的根本目的在於誅殺夏徵舒,對陳國的土地並無貪圖之心。

B.楚莊王聽取了申叔時的諫言後,罷陳之戍,立陳之後,使諸侯皆朝於楚。

C.智伯聽信諂臣之言,裂韓、魏之地,興兵伐趙,最終導致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D.本文明辨了忠臣、諂臣之別,並闡釋了君主只有知、知止,才能長久的道理。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忠臣者務崇君之德,諂臣者務廣君之地。

 (2)*敗晉陽之下,身死高梁之東,國分為三,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禍也。

【回答】

10.C

11.B

12.A

13.(1)譯文:忠誠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諂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領土擴展。

(2)譯文:智伯兵敗晉陽城下,身死高梁城東,國家被分為三份,被天下人笑話,這是不知足帶來的禍患哪。

【解析】

10.

試題分析:在文言文閲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C項解釋不正確,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內容可知,“罷”應該是“撤掉、撤出”之意。所以選C 。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分析:此類題可先疏通選項句意,然後根據文意及句意來判斷是否*“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③從正面*了觀點;⑤⑥從反面*了觀點; ③楚莊王放棄了對陳的佔領是“知止”,得到了諸侯的尊重是“不辱”,説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⑤三國滅智氏是智氏不知足.不知止導致的結果。⑥智氏“好廣地”是“不知止”“不知足”,“亡”是“殆”,從反面*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①楚莊王佔領陳,大夫祝賀,與“辱”“殆”無關;②楚莊王“遣卒戍陳”是不“知止”,會得到貪心的惡名是“辱”,與“修久”無關;④敍述智伯的不知足,不知止,與“辱”“殆”無關。故選B。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2.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A項,“對陳國的土地並無貪圖之心”表述不正確,從文中看不出楚莊王“對陳國的土地並無貪圖之心”。所以選A。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崇;廣:使動用法;被動句:國分為三,為天下笑;判斷句:此不知足之禍也。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忠誠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諂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領土擴展。怎麼*這點呢?陳國的夏徵舒殺害了他的國君,楚莊王發兵*他,陳國人也聽從楚王的命令。莊王*有罪之人以後,留下部隊駐紮在陳國,楚國的大夫們全都來表示慶賀。當時申叔時正出使齊國,回國以後卻沒有表示慶賀。楚莊王就問申叔時:“陳國叛臣大逆不道,我發動大**他們,平息了*,懲處了罪人,羣臣都來慶賀,唯獨你不慶賀,為什麼呢?”申叔時説:“有人牽牛踩踏了別人家的田,田主殺了那牛的主人又搶走了他的牛。牽牛人的罪過倒是有的,但是這樣的懲處也太重了。今天您認為陳國弒君者大逆不道,發兵征討,已經誅殺了罪臣,卻還派兵駐紮在陳國不走。諸侯們聽到這件事情,認為你君王發兵征討的目的不在誅殺罪臣,而是在貪圖人家的國家。我聽説君子是不拋棄道義來謀取利益的。”楚莊王説:“你講得好。”於是便撤走了戍守陳國的部隊,並立了陳國國君的後代作新的國君。諸侯們知道這件事後,都到楚國來朝拜。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行高尚啊。

張武替智伯出主意,説:“晉國的六大將*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們內部又離心離德,現在正好可以*他們來擴展我們的領地。”智伯於是聽從張武的計謀發兵攻打中行、文子氏。把他們消滅之後,張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韓、趙三家索要土地。韓家和魏家割讓了土地給他,而趙家不肯割讓。智伯於是脅迫韓、魏兩家一起攻打趙家,幷包圍晉陽達三年之久。後來趙、魏、韓三家暗中聯合,祕密商議,一同進攻智伯,於是消滅了智伯家族。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領土擴展的結果啊。

竭力使君王的品德高尚,君王終於稱霸天下;竭力使君王的領土擴展,君王最終被人家消滅。所以,千輛兵車的諸侯小國,只要實行德政就能稱王天下,像商湯王和周武王就是這樣;而萬輛兵車的大國,如果喜歡擴展領地,最終還是導致滅亡,像智伯就是這樣。過去智伯驕橫,攻打中行文子,並且戰勝了他們,又脅迫韓魏的君主,割去了他們的土地。還認為不滿足,於是起兵伐趙,韓魏二君反戈一擊,智伯兵敗晉陽城下,身死高梁城東,國家被分為三份,被天下人笑話,這都是不知足所帶來的禍患哪。老子説:“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到羞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就可以保持長久。”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