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送楊長史赴果州王 維褒斜不容幰①,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來源:國語幫 2.3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送楊長史赴果州王 維褒斜不容幰①,之子去何之?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

送楊長史赴果州

王 維

褒斜不容幰①,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②,山木女郎祠③。

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注) ①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幰(xiǎn):車幔,代指車輛。②官橋:官路上的橋樑。祭酒:指出行的餞別酒。③女郎祠:陝西褒城縣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處泛指女神祠廟。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首聯以強烈的呼喊和問語起調,強調蜀道狹險,遠行艱難,憂思溢於言表。

B.頷聯以數字的誇張手法,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遠,離別之久。

C.頸聯實寫蜀道中的官橋巫祝、樹叢女神祠等特有風物,具有超俗的畫意和詩情。

D.尾聯“別後同明月”一句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有異曲同工之妙。

(2)本詩尾聯“別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廣受後世稱道,請賞析這一聯的精妙之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1)C

解析:C項,並非實寫,而是想象蜀道中的特有風物。

(2)①運用想象(虛實結合)和典故抒發情感。“別後同明月”通過想象與友人同在明月下的情景,抒發相思之情,“聽子規”借用子規啼歸典故抒發盼望友人早歸之情。②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描寫狹險的蜀道、道中特有的風物、九州明月,以及子規哀啼等荒涼之景抒發悽楚之情。③寫盡對友人的關切和相思。“應聽子規”既寫出了對友人別後孤寂生活的關切之情和相思之苦,也寫出了期盼友人早日歸來的願望。

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答出尾聯使用的表達技巧,接着再結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別後同明月”想象與友人同在一輪明月下的情景,是想象抒情。“君應聽子規”借用子規啼歸的典故寫出了對友人別後孤寂生活的關切之情和相思之苦,是借典故(或經典意象)抒情。尾聯明裏沒一個“情”字,卻借景物寫盡了對友人的關切和相思,屬於融情於景。

(教師用書獨具·白話詩歌)

褒斜道狹險容不下車輛,你這位君子離京將去哪裏?

險絕的鳥道綿延千餘里,兩岸猿啼會連續晝夜十二時辰!

官橋邊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廟祠。

分手之後我們只能同看明月,你且還多聽子規而生歸思!

知識點: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