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源乾曜,相州臨漳人。乾曜第進士。神龍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東,奏課最,頻遷諫議...

來源:國語幫 1.2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源乾曜,相州臨漳人。乾曜第進士。神龍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東,奏課最,頻遷諫議...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源乾曜,相州臨漳人。乾曜第進士。神龍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東,奏課最,頻遷諫議大夫。景雲後,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廢*禮。乾曜以為:“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夫*者,別邪正,觀德行,中祭祀,闢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遞襲。比年以來,*禮不講,所司吝費,而舊典為虧。臣愚謂所計者財,所虧者禮,故孔子不愛羊而存禮也。大*謂春秋不可廢。”

 開元初,邠王①府吏犯法,玄宗敕左右為王求才長史,太常卿姜晈薦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見,神氣爽澈,佔對有序,帝悦之,擢少府少監,兼邠王府長史。累進尚書左丞。四年,拜黃門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會帝東幸,以京兆尹留守京師。治尚寬簡,人安之。居三年,政如始至。仗內白鷹因縱失之,詔京兆督捕,獲於野,榛死。吏懼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獲戾,尹專之。”遂入自劾失旨。帝一不問,眾伏其知體而善引咎。

 八年,復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進位侍中。建言:“大臣子並求京職,俊軿②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三息俱任京師,請出二息補外,以示自近始。”詔可。乃以子河南參*弼為絳州司功,太祝絜為鄭尉。詔曰:“乾曜身率庶寮以讓,既請外其子,又復下遷。《傳》不云乎:‘範宣子讓,其下皆讓。’‘晉國之人,於是大和。’道之或行,仁豈遠哉。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於外。”繇是公卿子弟皆出補。

 帝嘗自較其考,與張説偕賜。時議者言:“國執政所以同休慼,不崇異無以責功。”帝乃詔中書、門下共食實户三百,堂封③自此始。

東封還,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帝幸東都,以老疾不任陪扈。卒,贈幽州大都督。

乾曜*謹重,其始仕已四十餘,歷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為相十年,與張嘉貞、張説、李元紘、杜暹同秉政,居中未嘗廷議可否事,晚節唯唯聯署,務為寬平惇大,故鮮咎悔。姜晈為嘉貞所排,雖得罪,訖不申救,君子譏焉。

                                       (選自《新唐書·列傳第五十二》,有刪改)

[注] ①邠王:李守禮,唐高宗李治之孫,封邠王。②俊軿(píng):才智出眾者。③堂封:宰相的封邑。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

B. 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

C. 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

D. 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

1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黜陟”中的“黜”指降職或罷免,“陟”指晉升、進用,詞語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

B. “*禮”,古代重武習*,常舉行*禮。*禮有大*、賓*、燕*、鄉*四種。

C. “舊典”,“典”有可以作為標準的書籍、標準或法則等意思,“舊典”在文中指舊時的典籍,即四書五經等。

D. “留守”,古時皇帝出巡或親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擔當這種職責的就稱為“留守”。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 源乾曜品*謹慎持重。為官四十多年,不管在什麼職位上,都以清廉慎重盡職敏捷聞名,皇帝親自考核官員政績,他也是表現最為突出的,並因此受到獎勵。

B. 源乾曜忠心為國,積極進言。當時*禮廢弛,他建議恢復*禮;大臣們的兒子都在京城任職,賢德之士大多外放,他主動要求從自己做起,外放兒子。

C. 源乾曜敢於擔當。仗內白鷹丟失,屬吏害怕獲罪,他獨自承擔責任;晚年也經常當廷裁決大事,果敢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很少有過失和讓自己悔恨的事。

D. 源乾曜執政重寬鬆簡約。他做京兆尹時,自始至終堅持寬鬆簡約的為政方針,百姓安定,社會*。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獲戾,尹專之。

(2)姜晈為嘉貞所排,雖得罪,訖不申救,君子譏焉。

【回答】

13.D

14.C

15.C

16.(1)皇上仁慈聖明,不會因為失去畜養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獲罪,我一個人承擔。(得分點:“畜”“苟”“戾”“專”)

(2)姜晈被張嘉貞排擠,雖然獲罪,源乾曜始終沒有申述相救,君子譴責他。

(得分點:“為……所”,“訖不申救”前面省略了主語“源乾曜”,“訖”“譏”)

【解析】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最重要的是要從語意相對*完整的角度來斷句,這樣就要關注句子中的名詞或代詞,因為名詞或代詞在句中能做主瓊中或賓語。本句的意思是:聖王教化天下,必須制定禮儀來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禮儀,禮儀必定破壞;三年不奏樂,樂必定崩潰。古代選擇士人,先看*禮,不是為了一時取樂。據此句子可以斷開為:聖王教天下/必制禮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古之擇士/先觀*禮/非取一時樂也。故選D。

點睛:斷句首先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全文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之間的聯繫。斷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標誌*詞語斷句,比如句首發語詞、句尾語氣,對話標誌詞(如曰、雲、語、言、道、白、對、謂等字),抓住了它們,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徑或訣竅。(2)結合章法結構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説分承或分説總承的寫法,而“分承”或“分説”部分,又多用對稱句式,形成並列、排比。(3)瞭解固定結構斷句,固定結構是文言運用中逐漸形成的凝固的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關係,每一種固定結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範圍,熟悉每種固定結構的常規形式,有助於其前後句子的斷開。這些特點,均有益於斷句。如該題可以抓住名詞或代詞來斷,“天下”“人情” “禮”“樂”。

14.試題分析:本題題幹是“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是考查學生文化常識識記能力。回答此類題目,必須多瞭解古代文化常識,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C項中“舊典”指舊時的制度、法則。故選C。

15.試題分析:本題題目是“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是考查學生對文章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答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的題型,要對文言文的大意基本瞭解,然後,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等。做題時迴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後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對比對即能發現問題。C項,“晚年也經常當廷裁決大事,果敢地簽上自己的名字”錯,原文説的是“晚節唯唯聯署”,意思是晚年時不敢承擔責任。故選C。

16.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以直譯為主,要求準確、通順。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該題第一句中關鍵詞“畜”“苟”“戾”“專” ,第二句中關鍵詞“為……所”,“訖不申救”前面省略了主語“源乾曜”,“訖”“譏”等詞,都要特別留意。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源乾曜,相州臨漳人。源乾曜考中進士科。神龍年間,以殿中侍御史身份巡視*東考察官員,奏報考核成績最好,很快升任諫議大夫。景雲年以後,公卿百官在上巳日、重陽日廢除*禮。源乾曜認為:“聖王教化天下,必須制定禮儀來端正人心。君子三年不遵守禮儀,禮儀必定破壞;三年不奏樂,樂必定崩潰。古代選擇士人,先看*禮,不是為了一時取樂。*是為了區別邪正,觀察德行,應和祭祀,退卻敵寇,古代的先哲聖王無不相繼承襲。近年以來,*禮廢除,有關部門吝惜費用,而使得舊典虧缺。我認為有關部門所計較的是財,所虧欠的是禮,因此孔子不愛羊而保存禮。大*之禮是四季不可廢弛的。”開元初年,邠王府屬吏犯法,唐玄宗詔令左右為邠王尋找能勝任長史的人,太常卿姜晈推薦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見,源乾曜神氣清爽,對答有條有理,皇帝很高興,提升他為少府少監,兼任邠王府的長史。幾次晉升任尚書左丞。開元四年,授任黃門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適逢皇帝東巡,任命源乾曜為京兆尹留守京城。政事崇尚寬鬆簡約,百姓安定。在位三年,政令始終如一。仗內的白鷹因放出去而丟失,皇帝下令京兆督促捕捉,在郊野找到,掛在荊棘上死掉了。屬吏害怕獲罪,源乾曜説:“皇上仁慈聖明,不會因為失去畜養的玩物而定罪,假如因此獲罪,我一個人承擔。”於是入朝自我劾奏違背聖旨之罪。皇帝一概不責問,大家都佩服他知大體又善於承擔過失。開元八年,源乾曜又任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晉升為侍中。他建議説:“大臣的兒子都要求在京城任職,賢德之士大多出任外官,這不是公平施予之道。臣的三個兒子都在京城任職,請求外派兩個兒子補任外官,來表示從近臣開始實行。”皇帝下詔同意。便以他的兒子河南參*源弼做絳州司功,太祝源絜做鄭尉。皇帝下詔説:“源乾曜身為百官榜樣又謙遜禮讓,不但已經請求任命他的兒子為外官,而且又降低品級。《左傳》不是説嗎:‘範宣子謙讓,他的部下都謙讓。’‘晉國的*,於是非常和睦。’大道如果實行,仁義怎能遠呢?命令文武百官父子兄弟三人同在京城任職的,要分任外官。”由此公卿子弟都離開京城補任官職。皇帝曾親自考核官員政績,源乾曜與張説一同受到賞賜。當時議論者説:“宰相同國家休慼與共,不敬重恩寵就無法督促建立功業。”皇帝於是下詔中書、門下都享用實封三百户,堂封從這時開始。東封泰山回朝,源乾曜任尚書左丞相,兼任侍中。皇帝前往東都,源乾曜因為年老有病不能陪同扈從。去世,追贈幽州大都督。源乾曜品*謹慎持重,他從開始入仕已經四十多年,歷任官職都以清廉慎重盡職敏捷聞名。任宰相十年,與張嘉貞、張説、李元紘、杜暹一同執政,在宰相班子中不曾當廷議論事情的可否,晚年唯唯諾諾只是順從署名,致力於寬大公平敦厚,因此很少有罪責悔恨。姜晈被張嘉貞排擠,雖然獲罪,源乾曜始終沒有申述相救,君子譴責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