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後各題。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

來源:國語幫 1.7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後各題。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後各題。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樑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秦始皇帝遊會稽,樑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樑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謂樑曰:“此天亡秦之時也。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樑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樑乃出,召籍入。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一府中皆懼伏,莫敢起。樑乃召故所知豪吏,諭以所為,起大事,遂舉吳中兵。使人收下縣,得精兵八千人。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説項梁曰:“君起*東,楚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楚懷王孫心民間,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所望也。

秦悉起兵擊楚*,大破之定陶,項梁死,乃渡河擊趙,圍矩鹿城。懷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説之,因置以為上將*,救趙。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天寒大雨,士卒凍飢。項羽晨朝宋義,斬宋義頭,出令於*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懼服,莫敢枝梧,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

項羽乃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與秦*遇,九戰,大破之。當是時,諸侯救鉅鹿者十餘*,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兵呼聲動天,諸侯*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諸侯皆屬焉。

章邯*棘原,項羽*漳南,秦*數卻。擊秦*汙水上,大破之。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已盟,乃立章邯為雍王。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於是楚*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12.下列各項劃線字詞含義相同的是

A.秦始皇帝遊會稽             秦時與臣遊(《鴻門宴》)

B.遂舉吳中兵                 殺人如不能舉(《鴻門宴》)

C.因置以為上將*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D.項羽乃引兵渡河             乃引其*首提秦王(《荊軻刺秦王》)

13.下列都是直接反映項羽能征善戰的一項是

①籍所擊殺數十百人;②九戰,大破之;      ③擊秦*汙水上,大破之;

④彼可取而代也;    ⑤今能入關破秦,大善;⑥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14.下列各項對文段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項羽小時候志氣很大,卻不願意讀書,學劍法也沒有學成,但因為他身高力大,能舉起沉重的銅鼎,所以武力仍然很強大。

B.范增認為項梁在*東起義後,楚地的將領爭相歸順他的原因,是楚國人認為項家人世代都是楚國將*,能擁立楚王的後人。

C.項羽殺死宋義後,做了臨時的上將*,率兵渡河,破釜沉舟,帶三日的糧草,於是一鼓作氣,擊敗了圍攻矩鹿的秦*隊。

D.秦國降卒害怕楚*會驅使自己入關滅秦,這樣秦國可能會殺死自己的家人,項羽聽聞,怕降卒作亂,於是把他們全部坑殺。

15.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項羽晨朝上將*宋義,斬宋義頭,出令於*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令羽誅之。

(2)當是時,諸侯救鉅鹿者十餘*,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回答】

12.C

13.A

14.D

15.(1)項羽早晨(1分)去參見(1分)宋義,斬下了他的頭,出來向*中發令(句式1分)説:“宋義和齊國一同謀劃反叛(1分)楚國,楚王暗中(1分)令我處死他。”

(2)在這時(1分),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句式1分)有十幾支,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1分)。到楚*攻擊秦*時,他們都只在營壘(1分,譯成*營的牆壁也可)中觀望。(句意通順1分)

【解析】

12.

試題分析: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本題考查一詞多義現象,A項巡視/交遊;B項發動/盡;C項以之為;D項率領/舉起。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比如本題的A項“秦始皇帝遊會稽”中“遊”,巡視;B項“遂舉吳中兵”中“舉”,發動;C項“因置以為上將*”中“以為”,以之為;D項“項羽乃引兵渡河”中“引”,率領。

13.

試題分析:題幹問“下列都是直接反映項羽能征善戰的一項”,④句表現項羽志向遠大;⑤句是秦降卒之語與項羽形象無關;⑥句是側面表現。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技巧點撥】文言文信息篩選的題目,大多是人物*格分析,答題時注意題乾的要求是“什麼人”的“什麼”品質、才華,還要注意有沒有“直接表現”等字樣,注意運用排除法作答。此題是人物是“項羽”,才華是“能征善戰”並且是“直接反映”, 然後分析列出的各項④句表現項羽志向遠大;⑤句是秦降卒之語與項羽形象無關;⑥句是側面表現。排除這三項,自然得到*。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秦國降卒的想法是,如果楚滅了秦還好,如果楚國回師,秦國會殺死自己的家人。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如此題選項D對應的句子是“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句中秦國降卒的想法是,如果楚滅了秦還好,如果楚國回師,秦國會殺死自己的家人。

15.

試題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晨”,名詞作狀語“早晨”;“朝”,參見;“出令於*中”,狀語後置句;“謀反”,謀劃反叛;“*”,暗中。第二句中,“當是時”,在這時;“諸侯救鉅鹿者十餘*”定語後置句;“縱兵”,發兵出戰;“壁”,營壘。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開始起事的時候,他二十四歲。項籍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是項燕,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害的那位楚國大將。

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説:“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在這時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秦始皇巡視會稽郡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説:“那個 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因此而感到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有餘,力大能舉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地的年輕人也都很懼怕他了。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説:“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領*隊。”當時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説:“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於是項梁出去把項籍叫進來了,在這時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近百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説明起事反秦的道理,於是就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

居鄛(cháo)人范增,七十歲了,一向家居不仕,喜好琢磨奇計,他前來遊説項梁説:您在*東起事,楚國將士爭着歸附您,就是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大將,一定能重新立楚國後代為王。”項梁認為范增的話有道理,就到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嫡孫熊心,立他為楚懷王,這是為了順應楚國民眾的願望。

秦朝發動了全部兵力攻擊楚*,在定陶大敗楚*,項梁戰死,秦*於是渡過黃河進攻趙,圍攻鉅鹿城。楚懷王召見宋義,跟他商計*中大事,非常欣賞他,因而任命他為上將*,救援趙國。部隊進發抵達安陽,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進。當時天氣寒冷,下着大雨,士卒一個個又冷又餓。項羽早晨去參見宋義,斬下了他的頭,出來向*中發令説:“宋義和齊國一同謀劃反叛楚國,楚王暗中令我處死他。”這時候,將領們都畏服項羽,沒有誰敢抗拒,於是大家一起立項羽為代理上將*。

項羽就率領*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營全部燒燬,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鬥,毫無退還之心。與秦*遭遇,交戰多次,大敗秦*。在這時,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築有十幾支,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攻擊秦*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人人戰慄膽寒。項羽在打敗秦*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門時,一個個都跪着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章邯的*隊駐紮在棘原,項羽的*隊駐紮在漳河南,秦*屢屢退卻。項羽在汙(yú)水攻擊秦*,把秦*打得大敗。章邯又派人來求見項羽,想訂和約。項羽召集*官們商議説:“部隊糧草不多,我想答應他們來訂約。”盟約簽訂後,封章邯做雍王。秦*官兵很多人私下議論:“章將*騙我們投降了諸侯*,如果能入關滅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諸侯*俘虜我們退回關東,秦朝廷必定會把我們父母妻兒全部殺掉。”諸侯*將領們暗地訪知秦*官兵的這些議論,就 報告了項羽。於是楚*趁夜把秦*二十餘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