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添字醜奴兒·芭蕉宋·李清照窗前誰種芭蕉樹?*滿中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

來源:國語幫 7.09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添字醜奴兒·芭蕉宋·李清照窗前誰種芭蕉樹?*滿中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

閲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添字醜奴兒·芭蕉

宋·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滿中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注】,不慣起來聽。

【注】北人:北宋滅亡,李清照從故鄉山東濟南被迫流落到*南,故稱“北人”。

17.這首詞以問句“窗前誰種芭蕉樹”開頭,有什麼妙處?詞中寫出了芭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

18.作者在這首詞裏寫到“雨”的意象,她的《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也寫到“雨”的意象,這兩個“雨”的意象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回答】

17.①首句使用問句,自然而然地把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這個問句遷怒於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給自己帶來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達了痛苦難耐的思國懷鄉之情。②芭蕉的特點是:高大繁茂,焦心捲縮,蕉葉舒展,脈脈含情。

18.觀點一:相同。雖然這首詞中的雨打在芭蕉上,《聲聲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藉此傳遞的情感是相同的,抒發的都是濃濃的悽苦的愁思。雨點無論打在梧桐上或是芭蕉上,點點滴滴,滴滴答答,不斷地重複,悽清悲涼,在國破家亡、漂泊無依的作者聽來都像是打在自己的心上,讓作者不能自抑,倍感傷情。

觀點二:不盡相同。《聲聲慢》中“雨”的意象雖然也包含着憂國傷時的愁思,但抒發的主要是個人和家庭的悲愁;而這首詞“雨”的意象雖然包含個人和家庭的悲愁,但從“愁損北人”來看,抒發的主要是痛苦難耐的思國懷鄉之情。

【解析】

17.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這首詞以問句‘窗前誰種芭蕉樹’開頭,有什麼妙處?詞中寫出了芭蕉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本題有兩問,第一問考查首句的作用,“窗前誰種芭蕉樹”是一個問句,用一個問句開頭,似在詢問,似在埋怨,無人回答,也無須回答。然而通過這一設問,自然而然地將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第二問是考查形象的特點,“*滿中庭。*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抓住芭蕉葉心長卷、葉大多蔭的特點加以詠寫。蕉心長卷,一葉葉,一層層,不斷地向外舒展。闊大的蕉葉,似巨掌,似綠扇,一張張,一面面,伸向空間,佈滿庭院,散發着清秀,點綴着南國的夏秋。

18.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作者在這首詞裏寫到‘雨’的意象,她的《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也寫到‘雨’的意象,這兩個‘雨’的意象表達的感情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詩歌的情感。“傷心枕上三更雨”,本來就夜深不寐,苦不堪言,可偏偏三更頭上,又吹來一陣寒風,打下三二滴疏雨。那點滴霖霪的雨滴打在芭蕉上,不啻是打在自己備受創傷的心上。她想起失去的家園,死去的丈夫,想到動盪不安的時局和苟且無能的趙構小朝廷,想到不知何時才能“相將過淮水”,自然是要“愁損北人”,更加沒法入睡,只得披衣而起,獨抱濃愁待天曉了。“點滴霖霪”一疊,造成空間上和時間上的延伸感,加重了環境淒涼愁慘的氣氛,豐富了詞語的表現力.使所表之情更加真切,更加深重哀婉。《聲聲慢》中,急風驟雨,孤雁殘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復加,不知怎樣形容,也難以表達出來。於是詞人再也不用什麼對比,什麼渲染,什麼賦比興了,直截了當地説:“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雨”中包含的主要是個人的孤獨愁苦和家庭的離散,而本詞中抒發的主要是思國懷鄉之情。

點睛:對於詩歌情感題,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體現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內容。一般答題的時候,儘量兩者都涉及。對於情感的把握,可以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可以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可以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可以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題的時候,應先借助題幹明確考查的是哪個方面的內容,有無暗示。比如本題中,在比較的時候要注意兩者的異同,同為“雨”,但本詞中以一“愁損北人”流露出的是對故國的思念;而《聲聲慢》中,“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更多的是個人和家庭的愁苦。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