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

來源:國語幫 3.0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李迪字復古,其先趙郡人。曾祖避五代亂,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嘗攜其所為文見柳開,開奇之,曰:“公輔才也。”舉進士第一,擢知制誥。真宗幸亳,為留守判官,遂知亳縣。亡卒羣剽城邑,發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罷所發兵,*聽察知賊區處,部勒曉鋭士,擒賊,斬以徇。嘗歸沐,忽傳詔對內東門,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歲出入材用數以示迪。時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內藏庫以佐國用。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當出金帛數百萬借三司。”迪曰:“天子於財無內外,願下詔賜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初,上將立章獻後,迪屢上疏諫,以章獻後起於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獻後深銜之。天禧中,拜給事中。周懷政¹之誅,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羣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為此計。”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來朝京師,時太后垂簾,語迪曰:“卿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今日吾保養天子至此,卿以為何如?”迪對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見天子明聖,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於此。”太后亦喜。知徐州,迪欲行縣,因祠嶽為上祈年,仁宗語輔臣曰:“祈禱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將或為他名以避兵,迪願守邊,詔不許,然甚壯其意。

論曰:李迪,賢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之患,迪正*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

(選自《宋史·李迪傳》,有刪改)

【注】①周懷政 (?—1020)北宋宦官。真宗病重,他密召客省使楊崇勛、內殿承製楊懷吉等,策劃謀殺丁謂擁立仁宗,奉真宗為太上皇。因二楊告發,被殺。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

B. 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

C. 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

D. 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貶寇準雷州/以迪朋黨傅會/貶衡州/丁謂使人迫之/謂敗/知河南府/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進士”,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科舉考試到明清發展為四個級別,最低一級是鄉試。

B. “歸沐”,本意指“回家沐浴”,後指官吏休假,休假天數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漢代“五日一休沐”,唐代“旬休”。

C. “三司”,宋代為了加強對內控制,將財政大權從宰相手中分割出來而設置了“度支、户部、鹽鐵”三司,長官是三司使。

D. “社稷”,“社”代表土神,“稷”代表穀神,反映了百姓的基本生存需求,後來“社稷”被用來借指國家,“民為貴,社稷次之”中的“社稷”即是此義。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李迪才華出眾,受人賞識。柳開對他寫的文章很是讚賞,認為他能堪大任,後來李迪參加科舉考試,果然高中,走上仕途,頗有建樹。

B. 李迪富有謀略,親力親為。就任亳地知縣後,他暗中打聽察訪,然後部署精鋭士兵,最終擒獲一羣洗劫城邑的逃兵,斬首示眾。

C. 李迪為人正直,敢於進諫。李迪屢次上疏勸諫,不同意冊立章獻皇后;因為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獻皇后的打擊報復,貶官衡州。

D. 李迪膽量非凡,富有豪氣。元昊攻打延州時,不少守將用其他名義來躲避戰爭,李迪卻主動要求戍守邊疆,仁宗皇帝沒答應。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時蝗旱,問何以濟,迪請發內藏庫以佐國用。

(2)卿向不欲吾預國事,殆過矣。今日吾保養天子至此,卿以為何如?

14.“社稷臣”,謂關係國家安危之重臣。文末李迪為什麼被稱為“社稷臣”,請簡要説明。

【回答】

D

A。 “最低一級是鄉試”錯誤,應該是“院試”。

C。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獻太后預政”之後。

(1)當時發生蝗災旱災,(仁宗)問李迪用什麼辦法渡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輔助國家的支出費用。( “何以”“濟”“佐“各1分,語意連貫1分)

(2)您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現在我保護並培養天子到今天這地步,您認為怎麼樣?(“向”“殆”“佐“保養“”1分,語意連貫1分)

李迪義正詞嚴,使太后身邊的宦官不敢有非分之想,章獻太后最終保全了好的名聲;仁宗皇帝的聲德一天天樹立起來。(答出2點給3分)

【參考譯文】

李迪字復古,他的祖先是趙郡人。曾祖父躲避五代戰亂,全家遷徙到濮。李迪厚道有器量學識,曾經攜帶自己寫的文章去見柳開,柳開對此很驚奇,説:“先生是輔佐的人才。”後來參加科舉考試舉進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誥。真宗駕臨亳縣,李迪是留守判官,於是就任亳縣知縣。一羣逃兵洗劫城邑,*調派士兵搜捕,很久沒有抓到。李迪到了之後,全部撤走了調派的士兵,暗中察訪流賊的去處,部署曉諭精鋭士卒,一舉擒獲流賊,斬首示眾。(李迪)曾經回家休假,(仁宗)忽然傳詔(李迪)去內東門,(仁宗)拿出三司使馬元方所上報的年度支出收入財物使用數目給李迪看。當時發生蝗災旱災,(仁宗)問李迪用什麼辦法渡過難關。李迪請求打開內府藏庫來輔助國家的支出費用。皇帝説:“朕想讓李士衡替代馬元方,等他到了,會拿出金帛數百萬借給三司。”李迪説:“天子在財物上沒有內外之分,希望下詔賜給三司,來表示陛下的恩德,何必説借。”皇帝很高興。起初,皇上將冊立章獻皇后,李迪屢次上疏勸諫,認為章獻皇后出身寒微,不可以母儀天下,章獻皇后很痛恨他。天禧年間,李迪出任給事中。周懷政策劃*謀的事件,皇帝非常生氣,想責罰到太子,羣臣沒有人敢説話。李迪從容上奏説:“陛下有幾個皇子,竟然要出這個策略。”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誅殺了周懷政。仁宗即位後,章獻太后干預政事,貶寇準到雷州,因為李迪與之結黨附會,被貶到衡州。丁謂派人*他,沒有成功,李迪任河南府知府。李迪進京朝見皇上,當時章獻太后垂簾攝政,章獻太后告訴李迪説:“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現在我保護並培養天子到今天這地步,你認為怎麼樣?”李迪回答説:“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現在見到天子明聖,我不知皇太后美好的德行,竟然不知道到這種地步。”太后也高興。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要巡視境內各地通過祭祀名山為皇上祈福,仁宗對輔臣説:“祈禱不是李迪所應當做的,還是不要讓他前往。”元昊攻打延州,*事長久鬆弛,守關將領中有人借用其他名義來躲避戰爭,李迪願意戍守邊疆,(仁宗皇帝)下詔不批准,但卻覺得他內心很有豪氣。李迪是賢相。當仁宗初立,章獻後臨朝稱制,很依仗自己的才能,將有*的隱患,李迪義正詞嚴,能使宦官親近而又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聲德一天天樹立起來,章獻太后也保全了好的名聲,古人所説的社稷臣在這裏就看到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