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楊業,幷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好畋獵,所獲倍於人。...

來源:國語幫 2.6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楊業,幷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好畋獵,所獲倍於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楊業,幷州太原人。父信,為漢麟州刺史。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好畋獵,所獲倍於人。嘗謂其徒曰:“我他日為將用兵,亦猶用鷹犬逐雉兔爾。”弱冠事劉崇,為保衞指揮使,以驍勇聞。累遷至建雄*節度使,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

太宗徵太原,素聞其名,嘗購求之。既而孤壘甚危,業勸其主繼元降,以保生聚。繼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見業,大喜,以為右領*衞大將*。師還,授鄭州刺史。帝以業老於邊事,復遷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會契丹入雁門,業領麾下數千騎自西陘而出,由小徑至雁門北口,南向背擊之,契丹大敗。以功遷雲州觀察使,仍判鄭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見業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業副之,然失利。未幾,詔遷四州之民於內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護之。時契丹*蕭氏與其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領眾十餘萬,復陷寰州。業謂美等曰:“今遼兵益盛,不可與戰。”監*王侁曰:“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業曰:“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陳家谷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強*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美即與侁領麾下兵陣於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託邏台望之,以為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即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即麾兵卻走。業力戰,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見無人,即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力戰,身被數十創,士卒殆盡,業猶手刃數十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沒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摘自《宋史·楊業傳》)

1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諸君於此張步兵強*/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B.諸君於此/張步兵強*/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C.諸君於此/張步兵強*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D.諸君於此張步兵強*/為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即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弱冠,男子20歲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後世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B.遷,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升遷。也有貶謫、放逐之意,如遷謫(貶官遠地)、遷客,左遷。

C.行營,皇帝出巡時建立的駐蹕處所,又名御營。舊時指統帥出征時辦公的營帳或房屋,也指專設的機構。

D.詔書,始於秦始皇,終於清朝,是一種命令文體,泛指上級給下級下達的文書或命令,分為即位詔,遺詔,表詔,伏詔,密詔,手詔,口詔等。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楊業年青的時候就擅長騎馬*箭,每次畋獵所獲得的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他志存高遠,以用鷹犬追逐雉兔打比方表明自己的報國思想。

B.太原城在宋*包圍之下已成孤城,楊業勸其主劉繼元投降北宋,體現了他對百姓的關懷,並非是貪生怕死。

C.遼*大兵壓境,士氣正盛,楊業主張避其鋒芒,後因王侁的鼓舞激勵而不顧兇險率兵出征,以明心志。

D.楊業敗至谷口卻不見埋伏的援*,自知必死無疑,卻仍不投降,力戰至被俘,絕食而死。

15.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業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

②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

【回答】

12.A

13.D

14.C

15.①我並非貪生怕死,只因為現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現在您拿不願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採分點:“蓋”表示推斷原因,“徒”譯為“白白地”,“責業以不死”介賓短語後置)②皇上對待我恩重,我本來期望可以*敵人、保衞邊疆來報答皇恩,反而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隊慘敗,我還有什麼臉面活下來呢!(採分點:“遇”譯為“對待”,“以”譯為“來”,“為……所”表被動)

【解析】

12.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本,結合語境理解大意,這句話的大意是:請各位將*在這裏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來準備支援。等我戰敗退到這裏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救援我。不然的話,只怕我會全*覆滅,不剩一人了!然後再根據句中的一些斷句標誌進行斷句,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人名及動詞進行斷句,比如“援”“俟”。斷完之後還要重新讀一遍,看有無講不通的地方或者違反情理的地方。

13.該題考核文學常識。D詔書,皇帝的命令或文告。詔書是皇帝佈告天下臣民的文書。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詔字。秦王政統一六國,建立君主制的國家後,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號稱皇帝,自稱曰朕。並改命為制,令為詔,從此詔書便成為皇帝佈告臣民的專用文書。漢承秦制,唐、宋廢止不用,元代又恢復使用。明代用詔書宣佈重大政令或訓誡臣工。

14.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閲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後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C項中,楊業出兵的原因是王侁的懷疑,並非其鼓舞激勵

15.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本題中,要掌握以下關鍵字詞的翻譯:(1)“蓋”表示推斷原因,“徒”譯為“白白地”,“責業以不死”介賓短語後置;(2)“遇”譯為“對待”,“以”譯為“來”,“為……所”表被動。

【參考譯文】

楊業是幷州太原人。父親楊信,擔任後漢麟州刺史。楊業少年時*格豪爽,不拘小節,喜歡仗義行俠,善於騎馬*箭,喜愛打獵。每次打獵,所得獵物總要比同伴多一倍。楊業曾對他的同伴説:“我以後當將*領兵打仗,也會像(打獵時)用鷹犬去追逐野雞和兔子一樣。”他青年時代奉事北漢皇帝劉崇,但任保衞指揮使,並憑勇猛矯健而聞名。經過多次提升以後,出任北漢建雄*節度使,在戰爭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戰必勝,北*都稱他為“楊無敵”。

宋太宗親征北漢至太原,平日早就聽説楊業的名聲,曾經想出重金收買他。不久,太原城在宋*的包圍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勢危在旦夕,楊業勸北漢主劉繼元主動投降,以保全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劉繼元投降後,宋太宗派遣宮中的使者召見楊業,十分高興,讓楊業擔任右領*衞大將*。(出征北漢的)大*凱旋後,又加授楊業鄭州刺史之職。宋太宗認為楊業在邊防事務方面富有經驗,又升任他為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都部署。正當契丹*隊侵入雁門關,楊業率領部下數千騎兵從代州北面的西陘寨出發,從小路趕到雁門關的北口,由北向南從契丹*隊的背後發動攻擊,將契丹*隊打得一敗塗地。憑藉戰功被升為雲州觀察使,仍兼管鄭州、代州之事。從此,契丹*隊一看見楊業的*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隊開始了對契丹的大舉征伐,任命忠武*節度使潘美擔任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令楊業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敗仗。不久,宋太宗下詔書,要將雲、應、寰、朔四州的居民遷往內地,命令潘美等人率領部下的*隊護送這些居民。這時,契丹皇太后蕭氏與她的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隱一起率領十幾萬*隊重新攻陷寰州。楊業對潘美等人説:“現在遼*隊正處在士氣最旺盛的時候,不能同他們交戰。”然而,監*王侁説:“您一向被人稱為‘楊無敵’,現在遇到敵人卻逗留徘徊不與交戰,莫非您還有其他的意圖嗎?”楊業説:“我並非貪生怕死,只因為現在時機對我方不利,白白犧牲士兵而不能立功。(既然)現在您拿不願犧牲來責備我,那我就當在你們之前先出戰。”

臨出兵前,楊業流着眼淚對潘美説:“這次出兵必定失敗。”於是,楊業指着(代州西北的)陳家谷口説:“請各位將*在這裏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兩翼來準備支援。等我戰敗退到這裏時,你們就用伏兵從左右兩邊夾擊敵*救援我。不然的話,只怕我會全*覆滅,不剩一人了!”潘美就與王侁帶領部下士兵在陳家谷口排好陣式。從寅時一直守到巳時,王侁派人登台瞭望前面戰場,以為契丹*隊被楊業打敗逃走,就想與楊業爭功,馬上帶領*隊離開陳家谷口。潘美不能阻擋,於是他(帶領*隊)沿着交河向西南前進了二十里。不久,聽到了楊業兵敗的消息,潘美立即指揮*隊退卻。楊業奮力戰鬥,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最終到達谷口,望見無*隊接應,捶胸大痛,只好又率領*士死戰,身上受傷達幾十處,士兵們也幾乎全部戰死,楊業還親手斬殺了百十來個敵人。後來因為戰馬受了重傷,無法前進,於是被契丹*隊俘虜。他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鬥中犧牲。楊業於是仰天長歎道:“太宗皇帝待我恩重,我本來期望可以*敵人、保衞邊疆來報答皇恩,反而被奸臣逼迫出兵,致使*隊慘敗,我還有什麼臉面活下來呢!”於是絕食三天而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