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

來源:國語幫 1.1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今之慾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終身憂辱,以陷於死亡。《詩》雲:‘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詳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劃線“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然後驅而之善    B.民之歸仁也

C.獸之走壙也      D.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9.下列劃線的詞使用情況不同的一項是(  )

A.樹之以桑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無奪其時

10.對下列各句與其它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何以報德        B.沛公安在

C.得天下有道      D.不患人之不己知

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

【回答】

8.A

9.D

10.C

11.

(1)得民心有辦法:他們想要的,就給他們積聚起來;他們厭惡的,不加給他們,如此罷了。

(2)如果現在天下的國君有愛好仁德的,那麼諸侯們就會替他把*趕來。(每小題5分,共10分)

【解析】

8.

試題分析:A項動詞:趨向,B項、C項、D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9.

試題分析:A項、B項、C項名詞動用,D項無活用現象。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分析:A項、B項、D項賓語前置,C項正常語序。。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繫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繫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