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題。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齧雪...

來源:國語幫 2.2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題。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齧雪...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題。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卧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持,節旄盡落。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靳王弋*海上。武能網紡繳,檠弓*,於靳王愛之,給其衣食。三歲餘,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王死後,人眾徙去。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為武置酒設樂。因謂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説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棫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十餘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誰為乎?願聽陵計,勿復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願勿復再言!”

陵與武飲數日,復曰:“子卿壹聽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驩,效死於前!”陵見其至誠,喟然歎曰:“嗟乎,義士!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下霑衿,與武決去。

(節選自人教版必修4《蘇武傳》)

1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B.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C.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D.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

1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單于:匈奴最高首領的稱號。

B.漢節:漢朝使者所持信物(即憑*),以竹為竿,上綴以犛牛尾。

C.大不敬:不敬天子的罪名,對皇帝犯了大不敬的罪,在當時是要處以極刑的。

D.春秋:指皇帝統治國家的時間。

119.下列對文段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武被單于囚禁,並且不給他吃喝,但蘇武堅決不屈服。

B.蘇武在匈奴經歷了許多磨難,先被流放到北海牧羊,後又被於靳王盜去了他的牛羊。

C.單于派李陵去勸降蘇武,李陵告訴蘇武家人的不幸遭遇,目的是動搖蘇武的忠心。

D.蘇武前後拒絕了衞律和李陵的勸降,體現了蘇武的民族氣節。

1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2)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

【回答】

117.C

118.D

119.B

120.(1)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

(2)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兒子效忠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

【分析】

117.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後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誌*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敍事內容的變化等。如本題中,“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常願肝腦塗地”,這段話是説“(我)蘇武父子無功勞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來的,官拜列將,爵封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親近之臣,常常願意為朝廷犧牲一切”,圈出句子中的名詞和代詞,如“武”“父子”“功德”“陛下”等,然後根據句意和語法進行排除,如“亡”同“無”,意思是“沒有”,賓語是“功德”,如果從“亡”後斷開,句子缺少賓語,結構不完整,這就排除AB兩項;“願”意思是“願意”,“願意”的內容是“肝腦塗地”,D項把“常願”曲解*名,這就排除D項,故選C。

118.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説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語境的含義作答。本題中,D項,“春秋:指皇帝統治國家的時間”錯誤,文中説“且陛下春秋高”,“春秋”是指年齡。故選D。

119.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乾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後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B項,“後又被於靳王盜去了他的牛羊”錯誤,文章第一段最後説“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復窮厄”,由此可知,盜羊的是丁令,不是“於靳王”。排除B。

120.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後,應先回歸文本,然後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採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使”,出使;“明年”,古今異義,第二年;“求”,訪求。第二句中,“事”,效忠;“猶”,像;“為”,介詞,替;“恨”,遺憾。

【點睛】

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繫。要先易後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後根據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後考慮:什麼人,辦什麼事情,採用什麼方式,取得什麼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藉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後結構關係,確定主幹,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於、為、則、而,往往用於句中,在他們的前後一般就不斷句;(“而”錶轉折而且後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複音虛詞大體上都位於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於是、雖然、至於、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複句中的關聯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於、至若、已而、於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誌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着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覆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

譯文:衞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裏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卧着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説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  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着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着,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脱盡。一共過了五、六年,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獵。蘇武會編結打獵的網,矯正弓*,於靬王頗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品。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得病,賜給蘇武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圓頂的氈帳篷。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這年冬天,丁令人盜去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陷入窮困。當初,蘇武與李陵都為侍中。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時間一久,單于派遣李陵去北海,為蘇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機對蘇武説:“單于聽説我與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來勸説足下,願謙誠地相待你。你終究不能迴歸本朝了,白白地在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你對漢廷的信義又怎能有所表現呢?以前你的大哥蘇嘉做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的棫宮,扶着皇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被定為大不敬的罪,用劍自殺了,只不過賜錢二百萬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隨皇上去祭祀河東土神,騎着馬的宦官與駙馬爭船,把駙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騎着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殺。我離開長安的時候,你的母親已去世,我送葬到陽陵。你的夫人年紀還輕,聽説已改嫁了,家中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和一個男孩,如今又過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長久地像這樣折磨自己!我剛投降時,終日若有所失,幾乎要發狂,自己痛心對不起漢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宮,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過當時我李陵呢!並且皇上年紀大了,法令隨時變更,大臣無罪而全家被殺的有十幾家,安危不可預料。你還打算為誰守節呢?希望你聽從我的勸告,不要再説什麼了!” 蘇武説:“我料定自己已經是死去的人了!單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麼就請結束今天的歡樂,讓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見蘇武對朝廷如此真誠,慨然長歎道:“啊,義士!我李陵與衞律的罪惡,上能達天!”説着眼淚直流,浸濕了衣襟,告別蘇武而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