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下題。儒學與北方民族*的治國理念自漢*始,儒學逐步被奉為正統思想,成為兩千多年來中華...

來源:國語幫 2.7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下題。儒學與北方民族*的治國理念自漢*始,儒學逐步被奉為正統思想,成為兩千多年來中華...

閲讀下面這篇文章,完成下題。

儒學與北方民族*的治國理念

自漢*始,儒學逐步被奉為正統思想,成為兩千多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和主導思想。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也就是説,人是可以被教化的。推廣到治國理念上,認為應當“為政以德”,實行“仁政”“禮治”等。在民族政策上,儒家更是發展了一套以文化而非血緣來區分夷狄與華夏的“夷夏觀”,這極有利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從而促進多民族的統一與融合。

    *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先後出現過很多不同北方民族建立的*,比較有代表*的如北魏、遼、西夏、金等,是由原本主要以遊牧、漁獵等方式為生的民族所建立。這些*與中原王朝長期對峙,在戰爭衝突和貿易往來中不斷學習、吸收中原王朝的文物制度、生產方式和文化成果,使得本民族在*制度、經濟生產、文學藝術等方面飛速發展,迅速縮小了自身與農耕民族的差距。這種現象與該民族*在治國理念上對儒學的認同與運用是分不開的。

遼、西夏和金都崛起於我國北方地區,其中遼、金治下還包括大片中原土地和大量漢族人口。要維護這樣一個社會的穩定,首要問題就是確立國家的正統思想。神冊三年,遼太祖根據臣下“孔子大聖,萬世所尊”的建議,決定“建孔子廟,詔皇太子春秋釋奠”,並且於次年親自“謁孔子廟”,奠定了儒學在遼朝的統治地位。與此同時,還在上京建國子監,在府、州、縣設學校,傳授儒家學説;金朝在尊孔崇儒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天會十五年“立孔子廟於上京”,並於皇統元年親臨祭祀,“北面再拜”,將儒學確立為正統的治國思想。世宗、章宗時期更是突出,他們大修孔廟、提倡儒學,尤其推崇《尚書》《孟子》等經典。西夏的官僚體制與*文化同樣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孔子被尊為“文宣帝”,可見儒學在西夏的影響之大,地位之高,經過幾任皇帝的提倡,到夏仁宗之時崇儒之風盛況空前。

而遼、夏、金三朝中,又以金朝的文化成就最高。儘管三朝都奉儒家思想為正統,都大量引入、翻譯和提倡儒家經典,卻又不盡相同。在治國策略上,遼代實行的是雙軌制——以南面官制*,以北面官制契丹人;而金朝實行的是較為全面的漢化策略,因而更為深入。在西夏方面,由於國力相對弱小,並未像遼、金那樣侵佔大量中原土地。由於意識形態和民族利益的衝突,西夏建國後,始終存在着蕃學、蕃禮與漢學、漢禮之爭。西夏部分君主“思以胡禮蕃書抗衡*,特建蕃學”。儘管蕃學胡禮的內容依然脱離不了漢文化,卻也導致其時儒學的真正影響力並不如在遼、金兩朝大。

在治國理念上,儒家主張“為政以德”,非常注重教化的作用。正所謂“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為政者必須是深諳儒家倫理道德且身體力行者。換言之,任用大量儒家知識分子是實行儒家治國理念的前提和保*。在立國前後忙於征戰的階段,遼、夏、金所任用的儒學人才是通過扣留使者、招降納叛、主動投靠等方式獲得的。為滿足對儒學人才的大量需求,在*穩固之後,金朝也只有仿效中原王朝推行科舉制度了。《金史》記載:到了“世宗、章宗之世,儒風丕變,庠序日盛,士由科第位至宰輔者接踵。”儒家知識分子在金朝社會的繁榮發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遼朝和西夏也都實行了科舉制度。

(摘自《新華文摘》半月刊2016年3月5日,有刪改)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漢*始,儒學逐步被奉為正統思想,對民族政策影響很大,儒家發展出了以文化來區分夷狄和華夏的理念,這有利於促進多民族的統一與融合。

B.很多北方民族*在治國理念上對儒學的認同與運用,使得本民族在*、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飛速發展,從而縮小了與農耕民族的差距。

C.金朝在實施尊孔崇儒上超過遼和西夏,皇統元年就將儒學確立為正統的治國思想,而金世宗、章宗時期尤為突出,他們極力推崇儒學經典。

D.西夏部分君主提倡蕃學胡禮,以此來抗衡儒學漢文化的影響,西夏建國後也始終存在蕃漢之爭,在文化成就上自然也比不上遼、金兩朝。

5.下列理解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儘管很多北方民族*與中原王朝長期對峙,期間戰爭衝突不少,但在不斷的衝突與交流中,北方民族也吸收了中原王朝的制度、理念、文化。

B.遼、金都十分推崇儒家學説,統治者們建立孔廟,親臨祭祀、拜謁孔子,可見儒學已確立為這兩朝的正統的治國思想。

C.儒家“為政以德”的理念深入北方民族*,金、遼、夏三朝的為政者都能尊崇儒家倫理道德且身體力行,任用大量儒學人才,為治國提供保障。

D.遼、夏、金非常重視漢儒,為滿足對儒學人才的大量需求,這三朝往往通過扣留使者、招降納叛、主動投靠的方式來獲得漢儒,後期都改為實行科舉制度。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事實*,儒家的治國理念和民族政策的確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繁榮和發展,對縮小北方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差距有利。

B. 一些北方民族*治下包括大片中原土地和大量漢族人口,為維護社會穩定,關鍵是把儒學確立為國家的正統思想。

C.文章引用《金史》的內容,旨在説明金朝注重教化百姓,越來越多的漢儒士人通過科舉制度的選拔承擔了重要的管理職位。

D. 儘管遼、金、夏都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但金朝國力較強,所以漢化策略更為深入,推行儒學也更為有力,故而金朝的文化成就最高。

【回答】

4.D

5.C

6.D

【解析】

試題分析:

4.無中生有,文中並沒有提及西夏的文化成就比不上遼金兩朝。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往往要對原文信息進行綜合梳理。從文章中辨別、篩選並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須在閲讀時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內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內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識,對重要概念和知識的解釋和闡述,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即文章主旨的語句等。

5.推斷有誤,文中“為政者必須是深諳儒家倫理道德且身體力行者。”不能推斷出這三朝的為政者都尊崇儒家倫理。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信息的題目,篩選整合信息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核,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混淆範圍、偷換概念等等。

6.強加因果,文中金朝的漢化策略更為深入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國力較強,文中沒有相關表述。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範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

知識點:科普類文本閲讀 社科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