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安重榮,小字鐵胡,朔州人也。重榮有力,善騎*,為振武巡邊指揮使。雖武夫,而曉吏...

來源:國語幫 2.3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安重榮,小字鐵胡,朔州人也。重榮有力,善騎*,為振武巡邊指揮使。雖武夫,而曉吏...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

安重榮,小字鐵胡,朔州人也。重榮有力,善騎*,為振武巡邊指揮使。雖武夫,而曉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婦訟其子不孝者,重榮拔劍授其父,使自殺之,其父泣曰:“不忍也!”其母從傍詬罵,奪其劍而逐之,問之,乃繼母也,重榮叱其母出。重榮起於*卒,暴至富貴,而見晉高祖自藩侯得國,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雖懷異志,而未有以發也。是時,高祖與契丹約為父子,契丹驕甚,高祖奉之愈謹,重榮憤然,以謂“屈*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無厭之慾,此晉萬世恥也!”數以此非誚高祖。契丹使者往來過鎮州,重榮箕踞慢罵,不為之禮,或執殺之。是時,吐渾白氏役屬契丹,苦其暴虐,重榮誘之入塞。契丹數遣使責高祖,並求使者,高祖對使者鞠躬俯首,受責愈謹,多為好辭以自解,而姑息重榮不能詰。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過鎮,重榮侵辱之,拽剌言不遜,重榮怒,執拽剌;又為書以遺朝廷大臣、四方藩鎮,皆以契丹可取為言。高祖患之,為之幸鄴,報重榮曰:“前世與虜和親,皆所以為天下計,今吾以天下臣之,爾以一鎮抗之,大小不等,無自辱焉!”重榮謂晉無如我何,反意乃決。重榮雖以契丹為言,反*遣人與幽州節度使劉晞相結。契丹亦利晉多事,幸重榮之亂,期兩敝之,欲因以窺*,故不加怒於重榮。

其冬,安從進反襄陽,重榮聞之,乃亦舉兵。是歲,鎮州大旱、蝗,重榮聚饑民數萬,驅以向鄴,聲言入覲。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將趙彥之與重榮有隙,臨陣卷旗以奔晉*。重榮聞彥之降晉,大懼,重榮以吐渾數百騎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斬首以獻,高祖御樓受馘,命漆其首送於契丹。

(節選自《新五代史.安重榮傳》)

【注】藩鎮:指總領一萬的*府。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  )     (3分)

A.有夫婦訟其子不孝者。    訟:控告

B.重榮起於*卒,暴至富貴。暴:突然

C.契丹驕甚,高祖奉之愈謹。謹:嚴格

D.姑息重榮不能詰。        詰:追問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安重榮“懷異志”和“非誚高祖”的一組是(  )  (3分)

A.天子寧有種邪/重榮箕踞慢罵

B.兵強馬壯者為之爾/屈*以尊夷狄

C.重榮誘之入塞/而充無厭之慾

D.重榮怒,執拽剌/此晉萬世恥也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頂是(  )    (3分)

A.安重榮雖為武官,但也通曉文吏事務。在處理一起家庭糾紛時,生父不忍殺其子,繼母則提劍殺逐,重榮不滿繼母的行徑,厲聲將她斥退。

B.安重榮憤然於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極力輕慢侮辱對方,甚至抓捕殺死他們,高祖屈已禮待契丹,而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

C.契丹一直伺機圖謀晉朝,本應引起晉朝君臣高度*惕,高祖卻表示前朝與虜和親的做法都是為國家考慮,現今重榮對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榮興兵起事,藉口朝見,聚集數萬饑民前往鄴地。高祖派遣部隊阻擊,在雙方交戰中重榮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級後將它送給契丹。

12.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又為書以遺朝廷大臣、四方藩鎮,皆以契丹可取為言。(5分)

(2)契丹亦利晉多事,幸重榮之亂,期兩敝之。(5分)

【回答】

9.C

10.B

11.B

12.(1)又寫信送給朝廷大臣、四方藩鎮長官,都説契丹可以攻取。(應注意“遺”,送給;“四方藩鎮”,四方藩鎮長官;“以……為言”,説。)

(2)契丹也認為晉朝多事對自己有利,慶幸重榮作亂,希望晉朝廷與重榮同時受損。(應注意“利”,意動用法,“以……為有利”;“幸”,慶幸;“兩敝”,兩方同時受損。)

【解析】

9.

【試題分析】解答文言文實詞,除了依靠平時在課內知識的積累與不斷複習外,還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結合上下文及本句語法關係來推斷實詞的含義。謹:恭敬。《荊軻刺秦王》一文中,“謹斬樊於期頭”,這裏的“謹”用法如此。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於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幹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幹文句契合。A項第二句“重榮箕踞慢罵”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誘之”的對象是“吐渾白氏”,D項“拽剌”是“契丹使者”。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名師點睛】篩選文中信息的解題策略: 1.注意陳述主體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篩選題中,經常存在某些被選文句的陳述主體與題幹不一致的情況,而這些文句大多數恰恰是應被排除的選項。因此,在篩選信息時,一定要看所選文句的陳述主體是否與題幹一致。2.注意主體關涉的對象是否一致。題幹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僅表現在陳述對象的一致*上,也表現在兩處關涉對象的一致*上。3.明確信息的意義指向。對主體和對象的確認,是為準確篩選信息打下的兩個漂亮的*殲滅戰,要最終選出正確*,還要理解表達信息的概念內涵,明確所要篩選的信息的意義指向。4.梳理文意句意。對所選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準確把握,對所選文句與相鄰文句間語意關係的正確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排除錯誤選項的干擾。5.辨明行為、品質與功績、影響等。有些題幹要求篩選的信息與所選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處,但題幹要求選出的是行為、品質,而文句反映的卻是結果,遇到這種情況要認真辨析。

11.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B項錯在“對重榮的一系列做法堅決反對”,重榮誘吐渾白氏入塞,契丹責問高祖時,高祖“姑息重榮不能詰”。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思路是:先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再把選項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2.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遺”,送給;“四方藩鎮”,四方藩鎮長官;“以……為言”,説。(2)“利”,意動用法,“以……為有利”;“幸”,慶幸;“兩敝”,兩方同時受損。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繫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繫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附:文言參考譯文

安重榮,小字鐵胡,是朔州人。安重榮孔武有力,擅長騎馬*箭,擔任振武巡邊指揮使。安重榮雖然為一介武夫,但也通曉文吏事務,他的屬下也不能欺騙過他。有一對訴訟自己的兒子不孝順的夫婦,安重榮拔出佩劍,遞給這個孩子的父親,讓他親自殺掉不孝順的兒子,這個孩子的父親哭着説:“我不忍心啊!”這個孩子的母親在旁邊詬罵他,然後奪過那佩劍追逐她兒子。安重榮問明情況,她竟然是繼母。安重榮叱罵那孩子的繼母,並逐出衙門。安重榮從*卒開始發跡,突然達到富貴,可看到晉高祖從藩屬諸侯成為國君,曾對人説:“天子難道有種嗎?兵強馬壯的人擔任罷了。”安重榮雖然懷有篡異之志,但始終沒有發作。當時,晉高祖和契丹結為父子關係,契丹非常傲慢驕矜,晉高祖更加恭敬地尊奉他,安重榮憤怒地説道,“讓偌大的中原大國屈服來尊重蠻夷之邦,困厄凋敝的人,滿足貪得無厭的慾望,這是晉國子孫萬代的恥辱啊!”於是,安重榮多次憑這件事非難譏誚晉高祖。契丹使者來往過鎮州的時候,安重榮張開兩腿坐着謾罵他們,不給他們應有的禮節,有時甚至抓住殺掉他們。當時,吐渾白氏從屬於契丹,他們深以契丹的暴虐為苦,安重榮便引誘他進入中原。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責問晉高祖,並要求派使者回復。晉高祖對契丹使者點頭哈腰,受到責問後更加恭敬,多用花言巧語來自我解脱,而對安重榮無原則地寬容,不追問土渾事。晉高祖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經過鎮州,安重榮侵辱他,拽剌出言不遜,安重榮大怒,拘捕了拽剌。又寫信送給朝廷大臣、四方藩鎮長官,都説契丹可以攻取。晉高祖以之為患,因為這件事幸臨鄴地,告知安重榮:“前朝與虜和親和做法都是為國家考慮,現今我用天下來臣服契丹,你憑一個鎮州來對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安重榮認為晉國不能把他怎麼樣,反叛的意願便決定了。安重榮雖拿契丹作藉口,但暗中派人同幽州節度使劉晞相勾結。契丹也認為晉朝多事對自己有利,慶幸安重榮作亂,希望晉朝廷與安重榮同時受損。契丹想趁機窺伺中原,所以不再加怒於安重榮。

這年冬天,安從進在襄陽謀反,安重榮聽説這件事,於是也舉兵謀反。這年,鎮州大旱,又逢蝗災,安重榮聚集幾萬饑民,驅趕着奔向鄴地,聲言進入朝廷朝見。晉高祖派杜重威迎擊他,戰鬥已經開始了,安重榮的部將趙彥之與他有嫌怨,臨陣脱逃,卷着旗子而奔向晉*。安重榮聽説趙彥之投降晉國,非常害怕,只有憑吐渾幾百騎兵防守牙城。杜重威派人擒拿他斬其頭顱來進獻高祖,晉高祖在御樓接受安重榮的左耳,命令給他的頭顱塗上漆(注:塗漆是侮辱死者,但更主要的目的是防腐),並送到契丹去。

(節選自《新五代史•安重榮傳》)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