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經...

來源:國語幫 1.42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經...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中華傳統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經歷了長達數千年不間斷的發展過程。中華傳統文化藴藏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能隨着時代進步而不斷獲得新生。今天,隨着經濟全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中華傳統文化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的文化軟實力,是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解答的時代課題。

眾所周知,文化是民族自身的烙印。在形成一個民族的諸多因素中,地緣、血緣因素都不如文化來得重要。這個觀點雖然是現代西方的社會學家和民族學家提出來的,但事實上,中華民族的先賢早就有所認識。例如,孔子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可見,孔子並不是從地緣、血緣的角度來認同周王朝的,而是着眼於文化。那麼,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特*是什麼呢?應該説是以人為本。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人類自身創造力的民族。火是人類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臘人認為火種是普羅米修斯從天庭盜來饋贈給人類的,而中華民族的先民則認為取火方法是他們中的一員——燧人氏發明的。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傳統文化的精神差異:西方人把崇拜的目光投向天庭,*人則對自身的力量充滿了自信。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人不是匍匐在諸神腳下的可憐蟲,更不是生來就負有原罪的天國棄兒,相反,人是宇宙萬物的中心。人的道德準則並非來自神的誡命,而是源於人的本*;人的智慧也並非來自神的啟示,而是源於人的內心。先秦的諸子百家雖然議論蜂起,有的甚至勢若水火,但他們都以人為思考的主要對象,其智慧大都是關於人生的智慧。這種思維方式為中華傳統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為本的精神。由此導致的結果是:當其他民族對各路神靈的至高權威頂禮膜拜時,中華民族的先民則把人間的聖賢當作崇敬和效仿的對象;當其他民族把人生的最高目標設定為入天國以求永生時,中華民族的先民則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樹來實現生命的不朽;當其他民族從宗教感情中尋求靈魂的淨化或愉悦時,中華民族的先民則從日常人倫中追求仁愛心和幸福感。

既然中華民族的先民以人為萬物之本,他們的理想國就在人間。孔子為了實現其*理想,棲棲遑遑,席不暇暖;莊子熱愛個體生命,對自然界的生命現象也抱着愛惜態度。如果説儒家更注重整個民族和社會的羣體利益,那麼,莊子更重視的就是個體生命的價值和尊嚴。儒、道兩家相輔相成,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他們對人生價值的把握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顯然,這種文化心理既有豐富內涵,又有積極意義,可以滋潤當代*人的心靈。

對於當代*人而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寶貴遺產需要我們繼承:一是重視自然環境的生命觀,以“民胞物與”的態度看待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二是既重物質又重精神的價值觀,不會在追求物質文明時喪失對精神境界的追求;三是既重視羣體又重視個體的道德觀,儒家的大公無私與道家的個*自由形成互補;四是見賢思齊的學習態度,隨時準備學習其他文化的長處;五是見隱知微的憂患意識,重視國家和民族可能面臨的禍患而絕不諱疾忌醫。今天,西方文化依然風靡全球並對其他文化強勢入侵,許多民族都對如何維護本民族的文化憂心忡忡,我們當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們在努力學習其他民族文化優長的同時,更要從本民族的文化遺產中汲取寶貴的精神資源。只有當我們在這兩方面都取得成就時,才能打造出富有民族特*的文化軟實力,進而為實現全人類的美好未來作出更大貢獻。

(摘編自莫礪鋒《以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靈》,2017年6月20日《*日報》)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幾千年不間斷地發展,中華民族有了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並最終獲得了新生。

B. 中華的先賢早就認識到,形成一個民族的諸多因素中,地緣、血緣因素加起來都不如文化因素來得重要。

C. 中西方傳統文化對生命認知完全不同,中華先民效仿聖賢求得生前建樹,西方膜拜神靈求得死後入天國。

D. 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特*是以人為本,理想國就在人間,以儒、道兩家為代表,都有對人生價值的把握。

2. 下列對原文論*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旨在闡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當代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富有民族特*的文化軟實力的重要*。

B. 文章兼用事例論*和對比論*,將中西方傳統文化作比較,論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特*應是以人為本。

C. 文章通過剖析中西方傳統文化差異,即人的精神崇拜、道德準則等源自人還是神,闡明中華文化的先進*。

D. 文章比較論述儒、道兩家均以人為本,其思想同中有異而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化是一個民族自身的烙印,孔子從文化的角度來認同周王朝,支持了這一歷史觀。

B. 中西方傳統文化的精神差異表現在諸多方面,火種來源認知的不同表現得最為典型。

C. 中華先民從日常人倫中追求仁愛心幸福感,與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心理有很大關係。

D. 需要我們繼承的中華傳統文化中五個方面的寶貴遺產,其核心應是人生價值的把握。

【回答】

1. D    2. C    3. B

【解析】

1. 試題分析:A.偷換概念。據原文,中華傳統文化“能隨着時代進步而不斷獲得新生”,此“新生”是傳承意義上的創新;説“最終獲得了新生”,此“新生”則有煥然重獲新生的意思。B.外加信息。據原文,“地緣、血緣因素都不如文化來得重要”,並無“加起來”的意思。C.過於絕對。據原文,“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人類自身創造力的民族”,是説“認識最早”,即便是“對生命的認知”,也沒説“完全不同”。

2. 試題分析:C外加信息。據原文,“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人類自身創造力的民族”,不能借此説“中華文化的先進*”。

3. 試題分析:B曲解文意。據原文,古希臘人認為火種是普羅米修斯從天庭盜來饋贈給人類的,而中華民族的先民則認為取火方法是燧人氏發明的,“這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傳統文化的精神差異”,而説“火種來源認知的不同表現得最為典型”是曲解文意。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