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學生學習不好或犯了錯誤被“叫家長”,這在中小學並不少...

來源:國語幫 3.15W

問題詳情: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學生學習不好或犯了錯誤被“叫家長”,這在中小學並不少...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學生學習不好或犯了錯誤被“叫家長”,這在中小學並不少見。日前,西安某學院的學生在網上曝出,掛科的同學被強制叫家長,“凡是有不及格課程的同學現在通知父母來學校,每個班統一由班長統計父母來學校的時間。”網上這篇文章質疑:“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掛科叫家長合適嗎?”

從該學院一名負責人的介紹看,學院有一個學業預*機制,根據課程不合格的情況,學業預*分為紅、橙、黃三個等級。學生出現掛科並在重考後仍不及格的學生,學院將向家長寄發《學業預*通知書》。達到最高的紅*預*時,除了寄發通知書,還會電話溝通,邀請有條件到校的家長來校就學生學業問題面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不能讓孩子放任自流

曾有人把大學稱為“三不管地帶”,從高三進入高等學堂的學子因學習無人監督、生活無人照顧,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的例子並不鮮見,甚至有的學生在大學第一學期所有科目“全掛”。

很多大學生對“掛科要請家長到校”這件事表示反對,認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認為,這件事並不是沒有可行之處。雖然大學生在法律意義上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他們僅僅是在年齡上邁進了成年的門檻。從心智上來看,還需要經歷一段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和引導,雙方要共同陪伴學生平穩地度過從大學到社會的中間地帶。很多學生認為高中學業過於緊張,上了大學要好好放鬆一陣,對自己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對掛科滿不在乎。到最後,不僅不能完成學業,甚至走上歧途。如果學校對於學生的這種行為坐視不理,才是真正的悲哀。

大學要求掛科的學生叫家長,是對家長的最基本的尊重。除非大學生自願把情況告訴家長,並承諾對自己的行為和後果負責,且家長也諒解孩子和學校,大學可以放其一馬,或者靈活處理,否則,必須叫家長。如果學生不主動請家長來,甚至與學校叫板,學校要通過合法方式通知家長到學校,通報相關情況,滿足家長的知情權,共同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和學習態度問題。

大學要求學生叫家長,也是對學生的安全和對家庭、對社會負責。在這個較少受到挫折教育的時代,很多學生不能正確對待人生當中的溝溝坎坎,遇事不能正確對待,覺得無臉見,容易走極端,或者惹事生非,製造事端,比如出走、跳樓、燒碳自殺等,既傷害自己,也給老師、學校帶來巨大的壓力,更嚴重的是家也坍塌了。因此,為了安全和穩妥起見,對於不能因掛科而不能按期畢業的大學生,叫家長不可或缺。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承擔的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責任,還有學生畢業後能否順利適應社會的責任。我們不能期望大學生剛上大學就有很強的自我約束能力,這需要一段時間去培養和鍛鍊,學校與家長協同配合,共同監督,引導孩子順利完成學業。當然,校方也不能僅侷限於學生掛科時才想到通知家長,應該更頻繁地與家長溝通,讓家庭教育在大學期間也能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監督。多一份敦促的力量,便少一份失控的風險,這對於業已成年的大學生來説,同樣適用。

【解析】

試題分析:話題1:請掛科學生家長到校這種做法是否合適。觀點A:合適。理由:從學校對這一機制的介紹來看,已到紅*預*才會“請家長”,這一舉動並不輕率,體現了學校為學生負責的精神;在學生心理年齡普遍低幼化的時代,這樣的做法有現實的合理*;只要學生處在受教育階段,家長都不能完全擺脱教育之責;大學生一般仍在靠父母供養,父母有權利和學校充分溝通,瞭解學生在學校的真實情況……

觀點B:不合適。理由:大學生一般已成年,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請家長來校,對家庭來説付出了額外的經濟或時間成本,給學生家庭增加了負擔;請家長來校,不利於維護學生的自尊……

話題2:大學生的成長是否還應該由家長高度介入。

觀點A:應該。理由:被“叫家長”的學生,學業已出現了嚴重問題,單靠學校和學生個人已無法完全解決問題,需要家長也發揮作用;大學生雖已在法律上成年,但出現嚴重問題的學生,心理上仍未成年,需要更多的成年人來幫助;大學生求學依然要靠家庭供養,學業面臨失敗,家長及時介入,更有利於及時挽救,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問題。觀點B:不應該。

理由:大學生一般已經成年,從法律上説,完全應該自己對自己負責;如果依然延續中小學階段“叫家長”的做法,會使他們的心理成熟更加延遲;在家長不介入的情況下,大學生可能會更快地意識到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有其他立意,只要能扣住材料,也應視為符合題意。)

【考點定位】

【技巧點撥】這是一篇時評類作文,時評的主要特徵是“評”,就事評事,就事説理。時評通常以時事為評論對象,針對着一件具體的事來評説。

一、引述事件,簡明扼要——扣材是第一要點。時評類文章,在開端處必先引述新聞事件,這是寫作的根源所在,立論所在。相當於材料作文的引述材料,在材料作文中,引——就是引述材料作話題,揭示論點或提出問題。它屬於“引論”的部分。最好從提出論點的需要出發,抓住材料要旨,用簡潔的語言,準確地引述。一般説來,材料不同,引述方式各異:文字多的敍述*材料應概述,精闢的名言*句要複述,寓意深刻內藴豐富的文字要闡述,漫畫型材料要對畫面作簡潔介紹和扼要闡述。對時評而言,引述的事件應該有出處和來源。 引,一般寫在第一自然段,要求從事件中引出恰當的中心論點。近年的高考,幾乎都是材料作文。而材料本身就寫了一種現象或一件事情。尤其要認真讀懂材料,深刻領悟材料。三言兩語,擊中要害,乾脆利落,恰當而迅速地引出中心論點。

二、分析原因,透析根源——圍繞材料議論的最佳手法。探因分析法,也叫因果分析法。這種分析法就是從因果關係上把論點與論據聯繫起來。具體地説,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和結果,沿着“為什麼”這條思路,探其根源,發現其本質,使內容逐步深化。 探因分析法的好處是,一可以緊緊圍繞材料進行議論,絕不會發生越扯越遠的偏離題意現象,二是完全符合“不偏離材料的中心”這個高考作文的考點;第三,增強了材料作文的思辨*。

三、探源本質,哲理思辨延伸拓展議論空間。從根本上説,議論文的主體就是在回答 一個“為什麼”的問題。當我們在論*某個論點時,應該開動思維,多追問幾個 “為什麼”。換句話説,就是把中心論點作為結論去追溯這個結論產生的條件和原因,或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或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形成分論點。在這一段落中,考生可以引經據典,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知識面,深挖根源,以及社會影響,對材料和觀點進行拓展延伸,使觀點深化。

四、聯繫現實,旗幟鮮明——以小見大,廣泛涉獵。聯繫現實部分往往在文章的中間或後半部分;也可用於全篇。我們中學生寫的議論文,也可以在全篇都聯繫現實中鮮活的事例,而不涉及歷史,這種情況很少;多數都是在文章的後半部分,即在旁徵博引古代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名人名句之後,又聯繫到當今社會中鮮活的事例;還有的僅僅在文章的結尾之前,聯繫當前現實情況或自己的實際情況,論*中心觀點,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與時代感。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