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李士謙傳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

來源:國語幫 2.4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李士謙傳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

閲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李士謙傳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也。髫齔喪父,事母以孝聞。母曾嘔吐,疑為中毒,因跪而嘗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瑒,深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年十二,魏廣平王贊闢開府參*事。後丁母憂,居喪骨立。趙郡王睿舉德行,稱疾不就。和士開亦重其名,將諷朝廷,擢為國子祭酒。士謙知而固辭,得免。

家富於財,躬處節儉,每以振施為務。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士謙聞而出財,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兄弟愧懼,更相推讓,卒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謙牽置涼處飼之,過於本主。望見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嘗執盜粟者,士謙慰諭之曰:“窮困所致,義無相責。”遽令放之。其奴嘗與鄉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斃於手下。震惶懼請罪,士謙謂之曰:“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然可遠去,無為吏之所拘。”*寬厚,皆此類也。

其後出粟數千石,以貸鄉人,值年穀不登,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士謙曰:“吾家餘粟,本圖振贍,豈求利哉!”於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各令罷去。明年大熟,債家爭來償謙,謙拒之,一無所受。他年又大飢,多有死者,士謙罄竭家資,為之糜粥,賴以全活者將萬計。收埋骸骨,所見無遺。至春,又出糧種,分給貧乏。趙郡農民德之,撫其子孫曰:“此乃李參*遺惠也。”或謂士謙曰:“子多*德。”士謙曰:“所謂*德者何?猶耳鳴,已獨聞之,人無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德之有!”

開皇八年,終於家,時年六十六。趙郡士女聞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參*死乎!”會葬者萬餘人。鄉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詣尚書省請先生之諡,事寢不行,遂相與樹碑於墓。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補其少者,令與多者相埒     埒:相等

B.其奴嘗與鄉人董震因醉角力   角力:較量力氣大小

C.有兄弟分財不均,至相鬩訟   鬩:不和,爭吵   

D.鄉人李景伯等以士謙道著丘園,條其行狀   行狀:輪廓、式樣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事母以孝聞

每以振施為務

B.卿本無殺心,何為相謝

債家無以償,皆來致謝

C.無為吏之所拘

為設酒食,對之燔契

D.趙郡農民德之

何*德之有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士謙是一個大孝子。他幼年喪父,侍奉母親以孝順聞名。他曾經為弄清母親嘔吐的原因,嘗食她的嘔吐物,孝順之舉深得伯父讚賞。

B.李士謙*格寬厚。別人的牛毀壞了他的田地,他反而*好好喂着;有人偷割他的禾苗,他卻不加阻攔;甚至放走被家僕抓住的盜粟者。

C.李士謙有樂善好施的品德。他賙濟鄉里無錢辦喪事的人家,又曾拿出錢財來化解兄弟間因分財不均而起的糾紛。

D.李士謙的德行深得同鄉人的愛戴。他死後,人們為他舉行萬人葬禮,樹碑立傳,並聯名請求朝廷給了他一個諡號。

16.⑴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①州里有喪事不辦者,士謙輒奔走赴之,隨乏供濟。(3分)

②於是悉召債家,為設酒食,對之燔契,曰:“債了矣,幸勿為念也。”(4分)

17.給文中無標點的句子斷句(用/線即可)(3分)

夫君子之所取遠者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回答】

【*】

13.D

14.B

15.D

16.①(家鄉)州里有人家裏有喪事而沒有能力去辦理的,李士謙總是奔走(及時)趕到那裏,依據缺少的提供賙濟。(一句一分,共三句)②於是召集了所有的借債人,為他們擺設酒食,當着大家的面燒了借契,説:“債了結啦,請不要放在心上了。”(一句一分,共四句)

17.夫君子之所取遠者︱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古之賢人︱皆負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未必皆其時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解析】

13.

試題分析:德行事蹟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請罪,動詞。A因為,介詞;把,介詞。   C被,介詞;替,介詞。D他,代詞;不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樹碑立傳,並聯名請求朝廷給了他一個諡號”有誤,朝廷並沒有給他諡號。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6.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1)“輒”“乏”,每句一分,共3分(2)“悉”“燔”, 每句一分,共3分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7.

試題分析:君子要想達到長遠的目標,則一定要等待時機;要想成就偉大的功業,則一定要能夠忍耐。古代的賢能之士,都有建功立業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終未能施展其才能於萬一,未必都是當時君王的過錯,也許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李士謙,字子約,是趙郡平棘人。幼年喪父,因侍奉母親孝順而聞名。他的母親有一次嘔吐,他懷疑是食物中毒,於是跪在地下嘗嘔吐物。在北魏岐州擔任刺史的伯父李瑒,對他特別讚賞,經常稱讚説:“士謙這孩子是我們李家的顏淵。”十二歲時,北魏廣平王元贊徵召為開府參*事。後來母親去世,服喪時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後來)趙郡王高睿以德行科舉薦他,他藉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開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勸説朝廷把他提拔為國子祭酒。士謙知道後,竭力推辭,得以作罷。

李士謙家裏十分富有,但自己卻處處節儉,常常把救濟別人作為自己的事情。在家鄉,有人家裏有喪事而無財力去辦理的,李士謙總是及時趕到,缺多少供應多少。有兄弟間分財產不均,以致互相訴訟的,士謙聽説後,就拿出自己的財產,補給那個分得少的人,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倆都慚愧恐懼,相互推讓,最後他們都變成了善人。有一次別人的牛闖進他家田裏去,士謙把它牽到蔭涼處飼養,比主人飼養得還好。遠遠看見有人偷割他家的莊稼,他就不出聲地躲開。他家的僮僕曾經捉住偷他糧食的人,士謙安慰那人説:“(你們這樣做,)都是因為家裏太貧困的緣故,本來就不應該受到指責。”馬上叫僕人將其放了。他的一個家僕因喝醉酒後與同鄉人董震比力氣的大小,董震扼住其家僕的喉嚨,因用力過猛,家僕被掐死了。董震於是惶恐不安,膽戰心驚地來向李士謙請罪,李士謙卻對他説:“你本來就沒有殺害他的想法,為什麼要請罪呢?不過你要遠離這個地方,以免被官吏拘捕。”李士謙*情寬厚,都是像這樣。

之後他拿出自家的數千石糧食,借貸給同鄉人。正趕上收成不好,借貸人家無法償還,都來表示道歉。士謙説:“我家的餘糧,本來就是打算救濟用的,難道是為了求利嗎?”於是叫來所有的借債人,為他們擺設酒食,當着大家燒了借契,説:“債了結啦,請不要放在心上了。”讓大家放心離開。第二年大豐收,借債人家爭着來償還,士謙拒絕了,一點也沒收下。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飢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以萬計。李士謙還將那些餓死人的屍骨收集起來埋葬好,沒有漏掉一個。到春天,又拿出糧種,分給貧窮人家。趙郡的農民感激他,撫摩自己的子孫説:“這是李參*留下來的恩惠啊。”有人對李士謙説:“您集有很多*德。”士謙説:“所謂*德是什麼?就像耳鳴,只有自己聽到,別人都不知道。現在我所做的,你們都知道了,哪裏還有什麼*德!”

開皇八年,士謙死在家中,當時六十六歲。趙郡的男男女女聽説了,無不流着淚説:“我們這些人不死,反而讓李參*死了!”參加葬禮的有一萬多人,同鄉人李景伯等人認為李士謙道德高尚聞名於鄉間,就將其一生的事蹟整理成文書,到尚書省請求給他一個“先生”的諡號。事情最後沒有辦成,於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樹了碑。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