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①《清史稿·儒林傳》凡四卷,前三捲入傳學...

來源:國語幫 1.32W

問題詳情: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①《清史稿·儒林傳》凡四卷,前三捲入傳學...

(一)論述類文本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清史稿·儒林傳》凡四卷,前三捲入傳學者共284人,第四卷依《明史》舊規,為襲封衍聖公之孔子後裔11人。前三卷為全傳主體,以學術好尚而區分類聚,大致第一卷為理學,第二、三卷為經學、小學。入傳學者上起清初孫奇逢、黃宗羲,下迄晚清王先謙、孫詒讓,一代學人,已見大體。各傳行文皆有所依據,或史館舊文,或碑誌傳狀,大致可信。因此,數十年來,幾輩學人研究清代學術史,凡論及學者學行,《清史稿·儒林傳》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②然而,由於歷史和認識的侷限,加以書成眾手,完稿有期,故而其間的疏失、漏略、訛誤又在所難免,從而嚴重影響了該傳的信史價值。僅舉數例,以見大概。

③卷一《陸世儀傳》,稱傳主“少從劉宗周講學”。據考,陸氏雖於所著《論學酬答》中表示,劉宗周為“今海內之可仰以為宗師者”,卻並無追隨其講學的實際經歷。正因如此,乾隆年間全祖望為陸世儀立傳,説陸氏因未得師從劉氏而“終身以為恨”。又傳末記陸世儀從祀文廟,時間也不準確。傳稱:“同治十一年,從祀文廟。”其實,陸氏從祀,事在同治十三年四月,五月十六日飭下禮部議復,從祀獲准已是光緒元年二月十五日。

④又如同卷《顏元傳》,稱“明末,父戍遼東,歿於關外”。“戍”字不實。據考,顏元父至遼東,系明崇禎十一年為入關清*所挾,非為明廷戍邊。一字之訛,足疑撰傳者之立足點所在。

⑤再如同卷《唐鑑傳》,記傳主“咸豐二年,還鄉”亦不確。此傳源出曾國藩為傳主所撰《墓誌銘》,曾文記唐氏由*蘇還鄉,作咸豐三年。而傳主嗣子爾藻撰《行述》,於唐氏還鄉事記之甚詳。雲三年正月,“由蘇至浙,意欲回楚”,因南昌道阻,遂“僑居武陵,暫為息足”。四年正月啟程,又應友人邀,逗留*西白鹿洞書院,“冬月始抵長沙”。可見,唐鑑晚年返鄉,當依《行述》作咸豐四年十一月。

⑥戴震為乾隆間大儒,影響一時學風甚巨。在《清史稿·儒林傳》中,戴氏本傳舉足輕重,不可輕率下筆。然而此傳則疏於考核,不惟於傳主著述題名、卷數每多不確,而且於重要學行亦似是而非。傳稱“年二*補諸生”,不確。據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洪榜《戴先生行狀》、王昶《戴東原先生墓誌銘》,均作乾隆十六年補諸生,時年29。此其一。其二,傳稱“與吳縣惠棟、吳*沈彤為忘年友”,亦不確。惠棟、戴震相識於乾隆二十二年,戴少惠27歲,確為忘年之交。而沈彤已於乾隆十七年故世,終身未曾與戴震謀面,“忘年友”云云,無從談起。疑係張冠李戴,將沈大成誤作沈彤。其三,緊接“忘年友”後,傳文雲“以避仇入都”。倘依此行文順序,則先有與惠、沈訂交,隨後傳主才避仇北上。其實大謬不然。戴震避仇入都,事在乾隆十九年,三年後南旋,始在揚州結識惠棟、沈大成。於此,戴震事後所撰《題惠定宇先生授經圖》、《沈學子文集序》,説得非常清楚。

⑦他如於呂留良、譚嗣同、梁啟超、章太炎等人視而不見,拒不入傳,則已非疏失可言,而是腐朽的歷史觀使然。

⑧有鑑於此,清理《清史稿·儒林傳》之訛誤,爬梳史料,結撰信史,已是今日學人須認真去做的一樁事情。

(節選自陳祖武《漫談清代學術》

1. 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清史稿·儒林傳》對有清一代近300位學者所作記述都有依據,總體上是可信的,因此受到清史專家的普遍重視。

B. 陸世儀傳記中存在的錯誤,從*質上看,應該是傳記編撰者疏失大意所致,倘能加以精核,這類過失可以避免。

C. 戴震本與惠東、沈大成是忘年之交,但在戴氏傳中沈大成卻被誤作沈彤,實際上沈彤和戴震二人素未謀面。

D. 唐鑑傳中還鄉時期出現錯誤,這與曾國藩的疏忽有一定關係,曾國藩誤記作咸豐三年,傳本於曾文又訛為二年。

2. 以下對文章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 第①~②段提出文章討論的對象,總領全文。

B. 第③~⑥段用具體實例論*《清史稿·儒林傳》存在的問題。

C. 第⑦段指出《清史稿·儒林傳》更嚴重的問題及其深層次的原因。

D. 第⑧段提出策略,建議另起爐灶,重寫清代儒林傳。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清史稿·儒林傳》用專卷為孔子11位後裔作傳,這種體例雖非《清史稿》編撰者首創,卻體現了學不忘本的精神。

B. 《清史稿·儒林傳》傳主履歷上的疏失錯漏,其因有二、一是客觀上集體創作,、時間倉促,二是主觀上腐朽的歷史觀念。

C. 顏元的父親本來是為清*裹挾到關外,而卻被記為戍守遼東,這是作傳者有意為顏元隱諱,這就是所謂的為尊者諱。

D. 《清史稿•儒林傳》的錯訛雖然很多都無傷宏旨,比如進學年齡一歲之誤,但畢竟有違信史的真實*,不容小視。

【回答】

1.C

【解析】原文是“疑係張冠李戴,將沈成大誤作沈彤”,選項把推測轉述成了事實。

2.D

【解析】原文是“清理《清史稿·儒林傳》之訛誤”,並沒有説要“另起爐灶”“重寫”。

3. B

【解析】腐朽的歷史觀念是呂留良等人不被入傳的原因,而非入傳諸人學術履歷上出現錯漏的原因。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