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戴敦元,字金溪,浙*開化人。幼有異稟,過外家,一月盡讀其室中書。十歲舉神童,學政彭...

來源:國語幫 2.7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戴敦元,字金溪,浙*開化人。幼有異稟,過外家,一月盡讀其室中書。十歲舉神童,學政彭...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戴敦元,字金溪,浙*開化人。幼有異稟,過外家,一月盡讀其室中書。十歲舉神童,學政彭元瑞試以文,如老宿;面問經義,答如流。歎曰:“子異日必為國器!”年十五,舉鄉試。乾隆五十五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禮部主事,銓授刑部主事,典山西鄉試。累遷郎中。嘉慶二十四年,出為廣東高廉道。道光元年,擢*西按察使。

敦元初外任,以情形非素習,蘇州多粵商,過訪風土利弊,久之始去,盡得要領。至*西,無幕客,延屬吏諳刑名者以助,數月清積牘四千餘事。道光二年遷山西布政使單車之任輿夫館人莫知為達官籓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取給敦元革之曰:“官有養廉,僕御官所豢,何贏餘之有?”調湖南,護理巡撫。三年,召授刑部侍郎,自此歷十年,未遷他部,專治刑獄,剖析律意,於條例有罅漏,及因時制宜者,數奏請更定。每日部事畢,歸坐一室,謝絕賓客。十二年,擢刑部尚書,典會試。十四年,卒,優詔賜卹,稱其清介自持,克盡職守,贈太子太保,諡簡恪。

敦元博聞強識,目近視,觀書與面相磨,過輒不忘。每至一官,積牘覽一過,他日吏偶誤,輒摘正之,無敢欺者。奏對有所諮詢,援引律例,誦故牘一字無舛誤,宣宗深重之。及暮,或問僻事;指某書某卷,百不一爽。嘗曰:“書籍浩如煙海,人生豈能盡閲?天下惟此義理,古今人所談,往往雷同。當世以為獨得者,大抵昔人唾餘。”罕自為文,僅傳詩數卷。喜天文、律算,討論有年,亦未自立一説。卒之日,笥無餘衣,囷無餘粟,庀其貲不及百金,廉潔蓋*成雲。

(《清史稿·列傳一百六十一》)

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 道光二年/遷山西布政使/單車之任/輿夫館人莫知為達官/籓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取給/敦元革之

B. 道光二年/遷山西佈政/使單車之任/輿夫館人/莫知為達官/籓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取給/敦元革之

C. 道光二年/遷山西布政使/單車之任/輿夫館人莫知為達官/籓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取給/敦元革之

D. 道光二年/遷山西佈政/使單車之任/輿夫館人莫知為達官/籓署有陋規曰釐頭/銀上下取給/敦元革之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鄉試,*古代科舉考試之一,明清兩代的鄉試分省舉行,每三年舉行一次,各省主、副考官均由皇帝欽派,考中者為舉人。

B. 禮部,*古代官署名,隋唐為六部之一,歷代相沿,主管朝廷中的禮儀、祭祀、宴餐、學校、科舉等,長官為禮部尚書。

C. 卒,就是“死”,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對於“死”也有多種説法: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D. 諡,古代帝王、后妃、諸侯、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其生平事蹟及品德修養給予的一種帶有評定*質的寓含善意的稱號。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戴敦元對法律條文爛熟於心。在刑部任職長達十餘年,他本人也喜歡鑽研法律條文,修改了多條有漏洞或者不合時宜的律法。

B. 戴敦元能過目不忘。他眼睛雖近視但記憶力很好,回答皇帝詢問時,能一字不錯地背誦過去的法律條文,深得皇帝倚重。

C. 戴敦元為官清廉。他去世時,箱子中沒有多餘的衣服,糧囤裏沒有多餘的糧食,所有財產加起來連一百兩銀子都不到。

D. 戴敦元很少寫文章。只有幾卷詩流傳下來,他認為天下的義理,古人和今人所説大致相同,今天所謂獨到見解往往是古人説過的。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至*西,無幕客,延屬吏諳刑名者以助,數月清積牘四千餘事。

(2)及暮,或問僻事;指某書某卷,百不一爽。

【回答】

13.A

14.D

15.A

16.(1)到*西任職時沒有幕賓,聘請熟悉刑律的下屬小吏來幫助自己,幾個月就清理了積壓的公文所涉及的四千多件事。

(2)等到戴敦元老年時,有人問他很冷僻的事情,他都能指出(這件事)在哪本書哪一卷,一百次中沒有一次錯誤。

【解析】

13.試題分析: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點睛: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然後再注意常見的句末語氣詞“者、也、矣、乎、歟”和句首語氣詞“故、夫、蓋、惟”,同時還需注意陳述主語的變化和事件的切分。

14.試題分析:D. “諡”分官諡和私諡兩種,私諡是由親朋、門人給予的諡號,另諡號也並非都寓含善意,隋煬帝的“煬”就不含善意。

15.試題分析:A項將原文中的“數奏請更定”理解為戴敦元自己修改了法律條文。

16.試題分析:得分點:(1)“延”“諳”,定語後置,“牘”;(2)“暮”“或”“僻”“爽”.

參考譯文:

戴敦元,字金溪,是浙*開化人。自幼就顯示出過人的天賦,在外祖父家借住時,一個月時間就讀完了外祖父書房裏的藏書。十歲被推舉參加神童試,學政彭元瑞用寫文章的方式考他,他的文章就像上年紀的讀書人一樣老道;當面提問他經義,對答如流。彭元瑞讚歎道:“這個孩子將來定會成為治國之才。”十五歲時,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乾隆五十五年中了進士,又被選為庶吉士,庶吉士學習期滿後改任禮部主事,後又被任命為刑部主事,主持山西鄉試,多次升遷後官至郎中。嘉慶二十四年,戴敦元被外派為廣東高廉道道員。

戴敦元剛接到去廣東高廉道任職的命令時,因為對那裏的情況很不熟悉,而蘇州有很多廣東客商,他路過蘇州時去拜訪這些客商,瞭解廣東的風土人情和當地事務中的利弊。在蘇州待了很長時間才離去,獲得了治理廣東的全部要領。到*西任職時,沒有幕賓,就聘請熟悉刑律的下屬官吏來幫助自己,到任後幾個月就清理了積壓的公文所涉及到的四千餘件事。道光二年,升為山西布政使,他乘單車前往赴任,車伕和館舍接待人員都不知道他是一位*。布政使衙門有不好的慣例叫“釐頭錢”,衙門上下大小官吏都從中得到好處。戴敦元革除了這一慣例。他説:“官員都是有養廉銀的,僕人車伕這些服務人員都是官員僱傭的,為何還要索取多餘的收入?”後來調到湖南擔任護理巡撫。道光三年被召回*擔任刑部侍郎,自此後十年沒有調動到其他部門,專門分析辨別法律的含義。對有疏漏以及應該因時制宜的法律條文多次上奏請求修訂。他每天結束公務回家後,就自己坐在書房裏,謝絕賓客來訪。道光十二年,被提升為刑部尚書,主持會議。道光十四年去世,皇帝下褒獎的詔書對他的家屬優加撫卹,詔書稱讚他耿直,能自我約束,恪盡職守,追贈他為太子太保榮銜,諡號為簡恪。

戴敦元博聞強識,眼睛近視,看書時幾乎要將書貼到臉上,但過目不忘。每到新的官任上,將累積的文件瀏覽一遍。日後,如果小吏偶然有失誤,總能指出來並加以改正,沒有人敢欺騙他。當面回答皇帝詢問時,援引律例條文,背誦過去的條文一字不錯,道光皇帝非常看重他。戴敦元老年時,有人問他很冷僻的事情,他都能指出(這件事)在哪本書哪一卷,一百次中沒有一次錯誤。他曾經説:“書籍浩如煙海,人一生怎能看完呢?天下只有這麼些義理,古人和今人所説大致相同。當代人自以為是獨到見解的,其實不過是古人説過的話罷了。”他很少寫文章,只有幾卷詩流傳下來。戴敦元喜歡天文和律算,但研究論*了多年,也沒能自立一説。他去世的時候,箱子中沒有多餘的衣服,糧囤裏沒有多餘的糧食,整理他的財產連一百兩銀子都不到,他的廉潔大概是天*生成的。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