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文後小題。鄭孝子傳清·佚名鄭孝子立本,父相德,坐事戍西域。立本稍長,知痛哭,廢寢食。及...

來源:國語幫 6.68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文後小題。鄭孝子傳清·佚名鄭孝子立本,父相德,坐事戍西域。立本稍長,知痛哭,廢寢食。及...

閲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文後小題。

鄭孝子傳

清 · 佚名

鄭孝子立本,父相德,坐事戍西域。立本稍長,知痛哭,廢寢食。及年*,辭母尋父。母初止之,不聽,臨行哭而戒之曰,“汝父左手小指缺一節,中有橫紋,幸而相見,以此為驗也。”歷半年,行抵庫車,查*籍無父名。未知所往。邊徼人稀地廣,又無可乞食者,困甚。

會*將高魁元,聞立本*中土音,問之,具以告。魁元驚曰:“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綏來縣,雖然,別八年矣。去此三千里,中隔雪山,往大不易也。”饋貲而別。立本既知父耗,心益急,時張格爾餘黨未靖,官道梗塞,乃裹糧走小路。攀崖越嶺,誤入深山,前臨陡澗,深不見底,立本旁皇無策。黑夜探行,轉折至天明,氣息僅屬而已。

差官趙弁者,從山脊過,問而憐之曰:“我轉餉回,即赴綏來,當攜汝行。”託立本於回務主事奇氏家,奇禮遇之。居逾年,趙不至,乃復潛去。行入戈壁中,時夏日酷烈,掬路旁馬溺飲之而嘔,嘔而復飲,如是數日,憊極而僕。適番眾騎馬過,撫之未絕,負至泉飲之,逾時始蘇,又以餅餌食之。復起行數十里,見天山雪水,洶洶迎來。褰裳涉之,寒若層*,中挾砂石如碗如拳,擊脛骨痛不可忍。良久得岸,始達土魯番大道。

由是歷蒙古塔,至烏魯木齊,急奔綏來縣訪問,則父已病歿數年矣。立本長號過市,慟不欲生,瀕死者再。先時相德抵戍,西人筵請教讀,隸門牆者頗多,卒之日,共營葬焉。及聞立本至,告以墓所。他日啟墓,門人悉會。祭畢開棺,體膚悉化,惟左手獨存,缺指橫紋宛然,遠近駭異,以為天留隻手,以待孝子辨認也。立本益哀哭不能止。眾上其事於都統,沿途具伕役,給驛馬,護孝子負骨以歸。

立本抵家拜母,相持悲泣。葬之日,父老士女,奔走往觀,鹹呼為鄭孝子云。

(選自《名人軼事》)

13.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坐事戍西域       坐:因……犯罪      B.時張格爾餘黨未靖     靖:平定

C.奇禮遇之         遇:遇到            D.瀕死者再             再:兩次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臨行哭而戒之曰           漁父莞爾而笑

B.未知所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問之,具以告             思垂空文以自見

D.乃復潛去                 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15.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孝子名叫立本,他父親被髮配西域戍邊。立本長到*歲,就拜別母親去尋找父親。母親告訴立本,他父親左手小指缺掉一節,中間有道橫紋。

B.鄭立本從*將高魁元那裏知道父親的消息後,心裏更加着急,就帶着乾糧走小路攀山越嶺去尋找父親,走錯路進入深山,轉來轉去走到天亮,只剩下一絲氣息。

C.在差官趙弁的帶領下,鄭立本來到了戈壁沙漠中,夏天陽光酷熱,鄭立本只能喝馬尿,後來疲憊至極倒在了路上。幸好被一羣騎馬經過那裏的當地番民救起。

D.鄭立本到達綏來以後才知道父親已經病死多年,他揹着骨灰回到家中,母子倆抱頭痛哭。安葬那天,家鄉的父老鄉親奔走觀看,都稱呼他為鄭孝子。

1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汝父我友也。曩昔戍綏來縣,雖然,別八年矣。

(2)適番眾騎馬過,撫之未絕,負至泉飲之,逾時始蘇,又以餅餌食之。

(3)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回答】

13.C

14.A

15.C

16.(1)你父親是我的朋友。以前在烏魯木齊的綏來縣戍邊,雖然如此,但我們分別已經八年了。

(2)恰逢一羣當地番民騎馬經過那裏,輕撫他發現他還沒斷氣,把他背到泉水邊給他水喝,過了好一陣他才甦醒過來,番民們又拿大餅乾糧給他吃。(3)人的本*/人之常情沒有不貪生厭死,顧念父母妻子兒女的。至於被正義和真理所激勵的人就不是這樣,那是因為有不得已的緣故。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C項“奇禮遇之”置根據後面“之”可知應譯為動詞詞*,根據“禮”可知,選項“遇到”,明顯不合適,應該譯為“對待”。句意為“奇家對他很好”。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考查文言實詞字意,一看語法結構,二看與上下文的關聯。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如本題C項“奇禮遇之”置根據後面“之”可知應譯為動詞詞*,根據“禮”可知,選項“遇到”,明顯不合適,應該譯為“對待”。句意為“奇家對他很好”。

14.

試題分析:A項“而”都表修飾;B項“所”分別譯為“……的地方”、不譯;C項“以”分別譯為“把”“來”;D項“乃”分別譯為“又”“才”。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閲讀重點考核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如此題的選項B的“所”,“未知所往”和“往”搭配,可知譯為“……的地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所”是助詞,不譯。此外還需要注意是否合語境,感**等。文言詞語大部分對應的是現代漢語的一個詞語,但也有詞義轉移的現象,答題時應該重點注意。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根據文本第三節“差官趙弁者,從山脊過,問而憐之曰:‘我轉餉回,即赴綏來,當攜汝行。’託立本於回務主事奇氏家,奇禮遇之”可知,趙弁並沒有帶領鄭立本前去戈壁。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如本題選項C項根據文本第三節“差官趙弁者,從山脊過,問而憐之曰:‘我轉餉回,即赴綏來,當攜汝行。’託立本於回務主事奇氏家,奇禮遇之”可知,趙弁並沒有帶領鄭立本前去戈壁。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16.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注意保留地名“綏”,“汝父我友也”判斷句式,“曩昔戍綏來縣”狀語後置句,“雖然”譯為雖然如此。第二句“適”譯為恰逢,“飲”譯為喝水,“食”譯為喂,吃。第三句,“莫”譯為沒有,“念”譯為顧念,“妻子”譯為妻子兒女(古今異義詞),“義理”譯為正義和真理。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如本題“綏”;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如“妻子”;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有些詞類活用,翻譯時要體現。特殊句式要注意調整語序,如“汝父我友也”判斷句式,“曩昔戍綏來縣”狀語後置句。

【參考譯文】

鄭孝子名立本,父親叫鄭祖德,因為犯事被髮配西域戍邊。立本漸漸長大,知道這事後痛哭流涕,不思寢食。等長到*歲,他就拜別母親去尋找父親。母親一開始阻止他,他不聽,臨行時母親哭着告誡他説:“你父親左手小指缺掉一節,中間有道橫紋,你如果幸運能見到他,用這一點去檢驗。”經過半年,鄭孝子到達庫車,查找*中的登記簿沒有父親名字。邊疆地廣人稀,又沒有乞討飯食的辦法,鄭立本十分困苦。

恰好高魁元*將聽見鄭立本説的是中原口音,盤問他,鄭立本把事情全部告訴了他。高奎元吃驚説:“你父親是我的朋友。以前在烏魯木齊的綏來縣戍邊,雖然如此,但我和他分別已經八年了。綏來距這裏有三千里路,中間隔着一座雪山,到那裏很不容易啊。”於是送了鄭立本一些錢財就分別了。鄭立本知道父親的消息後,心裏更加着急。當時叛黨還未平定,官道阻塞不通,鄭立本就帶着乾糧走小路。路上攀山越嶺,走錯路進入深山,前面是陡峭的山澗,鄭立本彷徨着無計可施。忽然有頭野獸從南邊來,像閃電一樣走得很快,眨眼之間向北去了。他據此想到這野獸走來之處,一定有路。他在黑夜中摸索前進,轉來轉去走到天亮,只剩下一絲氣息。

有個叫趙弁的差官從山脊經過,問了情況後同情地説:“我送了糧餉後回來,就要到綏來去,一定帶你一同前往。”他把鄭立本託付給一個姓奇的回務主事家,奇家對他很好。鄭立本在那裏住了一年多,趙差官沒有回來,鄭立本又悄悄地離開奇家。走到戈壁沙漠中,當時夏天陽光酷熱,鄭立本捧着路邊的馬尿喝,因噁心而嘔出來,嘔了又喝,像這樣過了幾天,鄭立本疲憊至極倒在了路上。剛好碰到一羣當地番民騎馬經過那裏,輕撫他發現他還沒斷氣,把他背到泉水邊給他水喝,過了好一陣他才甦醒過來,番民們又拿大餅乾糧給他吃。他又起來繼續走了幾十里路,看見從天山積雪融化而來的水,澎湃洶湧奔來。他提起衣褲徒步渡河,河水冷得像*一樣,中間還夾帶着像碗和拳頭般大小的砂石,撞擊在脛骨上疼痛難忍。好久好久才上了岸,到了去吐魯番的大道。

由此他經過蒙古塔,到了烏魯木齊,趕緊跑到綏來去訪察,他的父親卻已經病死多年了。立本放聲大哭經過街市,痛不欲生,兩次瀕臨死去。從前他父親鄭相德到達戍邊之地時,西域的人請他當家庭教師,教過的學生很多,他死之時,學生們共同為他安排喪事。到現在聽説他兒子鄭立本來了,就把鄭相德的墳墓所在告訴了鄭立本。打開墳墓那天,鄭相德的學生們全都到了。祭掃完畢打開棺木,鄭相德的身體皮膚全都腐爛掉了,只有左手還存在,缺掉的那節手指和指上的橫紋還像從前一樣,遠遠近近的人們都十分驚駭詫異,認為是上天有意留下這隻手,用來等待孝子的辨認啊。鄭立本更加悲哀地哭泣,不能停止。人們把這件事上報給都統,沿路給鄭立本準備僕伕,供給驛馬,保護他揹着骨灰回家。

鄭立本回到家後拜見母親,母子倆抱頭痛哭。安葬那天,家鄉的父老鄉親、男女老少,奔走觀看,都稱呼他為鄭孝子。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