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

來源:國語幫 1.33W

問題詳情: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有刪改)

(二)

太史公曰: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怒”。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節選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道既通/遊事齊宜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B.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C.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D.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11.下列對文中加粗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後也借指孤單無伴之人。

B.河內,泛指今山西、河北及河南黃河以北地區,有時特指今河南黃河以北地區。

C.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後亦泛稱學校。

D.天子,古代人認為君權受命於天,故稱帝王為天子,後亦用來指有資格繼承君位的人。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梁惠王面對盡心於國而“民不加多”的現實,內心很茫然,迫切想知道原因,這是他信服孟

子的主張,而實施仁政的心理基礎。

B.從選文看,孟子的仁政學説,是由“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部分組成的,孟子更強調後者,因為這樣,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

C.太史公認同孔子的“一味根據自己的利益行事,會招致多方面的怨恨”的觀點,並認為天子和庶人喜好利的弊端有所不同。

D.孟子的主張不符合所到之國的需要,是因為各國正致力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能,而他卻

稱述唐堯、虞舜和夏、商、週三代的德政。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                                                                             

(2)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

答:                                                                             

14.面對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問,孟子從哪些角度提出了使民加多的辦法?

【回答】

10.A

【解析】“用”的意思是“任用”,動作的發出者是“宣王”;而“適”的意思是“到……去”,動作的發出者是“孟子”,故“用”和“適”之間應斷開,據此排除B、C兩項。“所言”是所字結構,指“孟子的主張”,作“果”的賓語,故應在“所言”後斷開,據此排除D項。

11.D

【解析】“後亦用來指有資格繼承君位的人”錯誤,天子專指國王或皇帝。

12.D

【解析】A.“這是他信服孟子的主張,而實施仁政的心理基礎”無中生有,且與文中“梁惠王不果所言”矛盾,“不果所言”的意思是“不實行他的主張”。B.“孟子更強調後者”無中生有,“因為這樣,老百姓就能‘衣帛食肉’”邏輯錯誤,文中説的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可知,應該先是百姓“衣帛食肉”“不飢不寒”,之後才是“王道之成”。C“天子和庶人喜好利的弊端有所不同”錯誤,原文“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獒何以異哉”的意思是“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有好利的弊病,有什麼區別呢”。

13.(1)百姓不捱餓、不受凍,這樣卻不能使天下百姓歸順,沒有這樣的事。

(2)孔夫子極少談論利,就是為了時常防範禍亂的根源。

【解析】1)“然而”,這樣卻。“王”,名詞作動詞,稱王,使天下百姓歸順。“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應為“未有之也”。(2)“罕”,少。“防”,防範。“原”,根源。

14.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從保民、教民等角度提出了七條措施。

【解析】“王道之始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是“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具體措施有“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參考譯文】

(一)

梁惠王説:“我對國家,(算是)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裏的百姓遷到黃河以東的地方,把黃河以東的糧食運到河內;黃河以東的地方收成不好,也是這樣。看看鄰國的政務,沒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沒有更少,我的百姓沒有更多,為什麼呢?”

……

“不耽誤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吃不完;細網不進池塘,魚鼈吃不完;砍伐樹木按一定的季節,木材用不完。糧食與魚鼈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樣就能讓百姓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麼不滿意的,這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五畝住宅的場地,把桑樹種植(在五畝大小的宅院裏),五十歲的人可以憑藉它穿上絲織品做的衣服了;畜養雞、*、豬,不要錯過繁殖的季節,七十歲的人可以憑藉它吃上肉了;百畝的田地,不要侵佔耕種的時間,幾口之家可以憑藉它沒有飢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覆講給百姓聽,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揹着或頂着東西了。七十歲的人穿上絲織品做的衣服、吃上肉,百姓不捱餓、不受凍,這樣卻不能使天下百姓歸順,沒有這樣的事。

“(諸侯貴族家)豬*吃人所吃的東西卻不加制止,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知道打開糧倉賑濟百姓,人死了,卻説:‘不是我的過錯,是年成不好。’這與刺人把人殺死後説‘不是我殺的,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咎於年成,那麼,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

(二)

太史公説:我讀《孟子》一書,每當讀到梁惠王問“怎樣才有利於我的國家”時,總免不了放下書感歎一番。説:唉,利的確是一切禍亂的開始啊!孔夫子極少談論利,就是為了時常防範禍亂的根源。因此他説“依據個人的利益來行事會帶來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都有好利的弊病,有什麼區別呢?

孟軻是鄒國人。他曾師從子思的弟子。通曉道之後便去遊説以求侍奉齊宣王,宣王不能任用他,於是他就到了樑,梁惠王不實行他的主張,認為其主張不切實際。當時,(各諸侯國都在實行變革,)秦國任用商鞅,使國富兵強;楚國和魏國也都任用過吳起,戰勝了一些國家,使強敵削弱;齊威王和宣王用孫臏、田忌等人,使國力強盛,各諸侯國紛紛東來朝拜齊國。當時各諸侯國正致力於“合縱連橫”的攻伐謀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賢能,孟子卻稱頌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的德政,因而與他所遊説的那些國家的需要不符。於是他回到家鄉與萬章等人整理《詩》《書》,闡發孔丘的思想學説,寫成《孟子》一書,共七篇。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