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杜鵑花真山民①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來源:國語幫 3.2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杜鵑花真山民①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杜鵑花

真山民①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②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注】①真山民,宋朝遺民,真名不詳。宋亡後隱姓埋名,好題詠,自稱山民。②錦水:即錦*,在四川成都。

17.下列對這首詩思想內容與藝術特*的分析和鑑賞,不恰當的兩項是

A. 首句直寫巴蜀之地愁雲密佈之景,暗點蜀國望帝失國後魂化杜鵑的傳説,故國成空的濃重愁緒寓於眼前的愁雲形象地托出,妙合無垠,且定下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B. 第二句點題,由杜鵑鳥過渡到杜鵑花,失國的詩人和杜鵑鳥同病相憐,都空念故國卻無力迴天,只好把對往事的思念和滿腔遺恨寄予眼前的“芳叢”,聊以釋懷。

C. 頸聯承上而來,杜鵑鳥聲聲叫曰“不如歸去”,然而千年思歸的苦心無處表白,竟啼叫出血,染紅了萬山的杜鵑花,眷戀、怨恨之情表達至此,堪稱驚心動魄。

D. 頸聯動靜結合,前句寫枝的靜,深夜月*中杜鵑花的枝條在青霧籠罩下顯得朦朧靜美;後句寫花的動,錦水之濱的杜鵑花在徐徐的東風中婀娜招搖,動人心魄。

E. 尾聯明寫“行人”直言詩意,一個“染”字,使詩意由鳥到花再到行人自然貫穿,層層相扣。卒章表明詩意“懷鄉恨”,此恨化為滿山杜鵑,長掛望眼,永無絕期。

18.本詩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寫到杜鵑鳥,它們在詩中的作用有什麼不同?請具體説明。

【回答】

17.BD

18.①在抒情上:作者託物言志,借“望帝啼鵑”的典故,抒發了自己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

結構上:由杜鵑鳥引出杜鵑花,豐富了詩歌的內涵,杜鵑啼血不僅給杜鵑花染上了紅*,更抹上了一層哀怨悽美的**。②《琵琶行》中“杜鵑啼血猿哀鳴”的詩句,以杜鵑悲悽的啼鳴渲染謫居之地潯陽環境的惡劣,襯托詩人被貶後痛苦的心情。

【解析】

17.試題分析:B“聊以釋懷”不恰當。D動靜結合不當,應為虛實結合,且後句的意思是杜鵑的精魂早已乘着東風飛回到朝思暮想的錦水之濱。

點睛:詩歌鑑賞的雙選題,是綜合考查對詩歌內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賞析類的試題,考生在作答這類試題的時候要注意,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後仔細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這樣就能很好的作答這類試題。

18.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比閲讀類試題,考生要注意題幹中的要求,可以從以下角度作答本題,①在抒情上:作者託物言志,借“望帝啼鵑”的典故,抒發了自己的亡國之恨、故國之思。結構上:由杜鵑鳥引出杜鵑花,豐富了詩歌的內涵,杜鵑啼血不僅給杜鵑花染上了紅*,更抹上了一層哀怨悽美的**。②《琵琶行》中“杜鵑啼血猿哀鳴”的詩句,以杜鵑悲悽的啼鳴渲染謫居之地潯陽環境的惡劣,襯托詩人被貶後痛苦的心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