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各題。登九峯樓寄張祜杜牧百感衷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

來源:國語幫 1.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各題。登九峯樓寄張祜杜牧百感衷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各題。

登九峯樓寄張祜

杜牧

百感衷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户侯。

[注]據《云溪友議》載:白居易長慶(821-824)年間為杭州刺史時,張祜和徐凝同應貢舉而未能分出誰當首薦。白居易遂出試題命二人決賽。結果列徐第一,張第二。張以為恥,遂“行歌而返”。後杜牧頗為張祜抱不平,寫此詩寄贈張祜。

18.杜牧在詩中寫了“角聲”這一意象,請分析這一意象的特點及作用。

19.後人稱此詩“純乎寫情”,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杜牧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複雜情感。

【回答】

18.詩人登九峯樓,於黃昏時分聽到號角聲從城樓上響起,“角聲”這一意象在百感交集的詩人聽來是孤獨的、淒厲的。寫“角聲”意象的作用在於以寂靜曠漠處的號角聲渲染淒涼黯然的意境,烘托詩人岑寂悽惻的心境,引發下文複雜的情感。(答題時要抓住“孤起”與“百感衷來”分析“角聲”意象的特點,佔2分;意象的作用從意境、心境、情感三個角度答題,各佔1分。)

19.①詩歌描寫碧山芳草,寄寓了詩人對友人無盡的離思別恨;②杜牧以目不見睫喻指張祜不被人賞識,又稱道張祜詩藝高妙,有道在身,無須他求,寫出了對張祜的同情與安慰,更表達了讚賞之意;③詩人稱頌張祜清高豁達無人能及,以上千首詩篇蔑視權貴利祿,表達了詩人對其無限推崇與敬仰之心。(此題考查詩歌思想情感的理解與歸納。詩句內容是思想情感的依據,答題要包含詩句內容分析及詩人思想情感的歸納,每答對一點得2分。)

【解析】

18.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理解。詩人用“孤起”來形容“角聲”,“角聲”本無孤獨之説,但黃昏時分於空曠處聽到,卻也引起了詩人內心諸多感歎,因此答題時要抓住“孤起”與“百感衷來”分析“角聲”意象的特點;意象的作用在於營造意境、烘托心境、引發情感,因此要從意境、心境、情感三個角度答題。“角聲”句勢遒而意奇,為勾起偌多感歎的“誘因”。這一聯以先果後因的倒裝句式,造成突兀、*聳的藝術效果。“孤起”二字,*醒俊拔,高出時流甚遠。一樣的斜陽畫角,用它一點染,氣格便覺異樣,似有一種曠漠、悽咽的情緒汩汩從行間流出。角聲本無所謂孤獨,是岑寂的心境給它抹上了這種感**。行舊地,獨憑欄杆,自然要聯想到昔日同遊的歡樂,相形之下,更顯得獨遊的悽黯了。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對詩歌中意象的鑑賞,這類題目的設問方式一般為“詩中XX意象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作者為什麼要寫到XX?”“詩中寫了哪些意象?”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注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屬*(事物特徵)作為鑑賞的依據,以事物形象的社會屬*(作者藉此抒發的感情、表現的寓意等)作為鑑賞的角度。一般的鑑賞流程為:物的外形特徵——物的內在神韻、品格——詩人的理想情*。答題步驟是:①點明詩中所描繪的主要意象;②分析意象的特點,探求其象徵意義;③結合詩人自身的經歷、思想感情剖析所託之情。備考中要注意積累一些古詩詞中常見意象,如送別類:楊柳、長亭、南浦;思鄉類:月亮、鴻雁、杜鵑、斜陽;高潔品質類:菊花、梅花、竹、蘭、松柏;相思類:紅豆、蓮子、連理枝;邊塞戰爭類:長城、馬、樓蘭、柳營;閒適類:五柳、東籬、三徑、漁樵等。

19.

試題分析:這首詩純乎寫情,旁及景物,也無非為了映託感情。第一句用逆挽之筆,傾泄了滿腔感喟。眾多的感慨一齊湧上心頭,已經難於控制了。三、四句承上而來,抒發別情。對面的青山──前番是把臂同遊的處所;夾道的芳草──伴隨着友人遠去天涯。翠峯依舊,徒添知己之思;芳草連天,益增離別之恨。離思是無形的,把它寄寓在路遠山長的景物中,便顯得豐滿、具體,情深意長了。詩人正是利用這種具有多層意藴的詞語暗示讀者,引發出豐富的聯想來,思致活潑,宛轉關情。五、六兩句思筆俱換,由抽繹心中的懷想,轉為安慰對方。目不見睫,喻人之無識,這是對白居易的微詞。“道非身外”,稱頌張祜詩藝之高,有道在身,不必向別處追求。這是故作理趣語,來慰藉自傷淪落的詩友。自此,詩的境界為之一換,格調也迥然不同,可見作者筆姿的靈活多變。七、八句就此更作發揮。“誰人得似”即無人可比之意,推崇之高,無以復加。末句“千首詩輕萬户侯”補足“誰人得似”句意,大開大合,結構嚴謹。在杜牧看來,張祜把詩歌看得比*厚祿更重,沒有誰及得上他的清高豁達。此詩為抒情佳作,氣格清高俊爽,興寄深遠,情韻悠長,恰似倒捲簾櫳,一種如虹意氣照徹全篇,化盡涕洟,併成酣暢。這種旋折回蕩的藝術腕力,是很驚人的。它將對朋友的思念、同情、慰勉、敬重等意思,一一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含蓄婉轉而又*盪漾。一首詩裏表現出這麼複雜的感情,有紛挐的棖觸,綿渺的情思,氣類的感憤,理趣的闡發和名士所特具的灑脱與豪縱。風骨錚錚,窮極變化。喜怒言笑,都是杜牧的自家面目。小杜的俊邁、拗峭,深於感慨的詩風,於此也可略窺究竟了。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鑑賞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抓顯情語。指詩中最生動傳神的、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的詞語,一般是動詞或形容詞;最能概括詩歌思想內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或議論*的句子。②分析景語。鑑賞古代詩歌,把握情感態度,應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詩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結合註解,瞭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創作風格。要注意平時積累一些詩人的相關材料,特別是對一些影響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詩人更要留心。當然考試中對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題者都要作注,以便於考生把握詩歌的內容。④瞭解古代詩歌類別和常見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數詩歌表達的思想情並非單一,而是豐富複雜的。⑤注意積累古詩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詞語:歡快、愉悦、激動、哀傷、悲憤、沉痛、惜別、依戀、讚美、仰慕、豪邁、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激憤、堅守節*、憂國憂民等。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