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結合材料及所學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古代監察官員一般稱為“憲官”或“法吏”,在行使監察權力...

來源:國語幫 3.21W

問題詳情:

 (25分)結合材料及所學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古代監察官員一般稱為“憲官”或“法吏”,在行使監察權力...

 (25分)結合材料及所學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古代監察官員一般稱為“憲官”或“法吏”,在行使監察權力之時,監察機關與監察官員以法律為準繩依法監察。歷朝對於嚴格監察官員的選任主要奉行三條原則:其一,注重監察官員的基本素質。其二,注重在具有實際*經驗和有良好治績的各級官吏中選拔監察官。其三,晉升從優,出將入相。御史台至東漢時已開始*行使職權,魏晉以後成為皇帝親自掌握的機構,台官的地位也相對*,往往不受台主牽制,而直接向皇帝上章*奏。唐玄宗規定*奏應先通過御史台副長官御史中丞,再通報中書、門下,然後方可*奏。唐中宗時又下令*劾官員必須先送奏章,有關部門批准後才可當庭*奏。宋朝規定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稱為“月課”,如果上任百日還無所糾*,就要被罷黜,或調任外官,或受罰俸減薪之處分。同時加大對失職者責任的追究,監察官員倘有濫用權力,除受到同行糾*之外,也常要負實際責任;如有案件長期積壓、定罪量刑錯誤、錢糧埋沒等項依律處理。清代“科道合併”,“台諫”進一步合一,*古代監察制度糾官與諫官的兩種職能也無形中變為一種職能即糾舉百官。康熙初年,乾脆廢除巡按御史制度,“事權盡歸地方的總督或巡撫”。雍正時,又將“六科給事中”改隸都察院。自此,歷史上封建監察制度的影響也不復存在。

    材料二 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指出,“*古時舉行考試和監察制度,也有很好的成績,像滿清的御史,唐朝的諫議大夫,都是很好的監察制度。舉行這種制度的大權就是監察權。監察權就是*劾權。”“*所有一切的災難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普遍的又是有系統的*。”“這樣就*了,用輸入物質文明的方法不能改良*,只有用根絕官吏*的辦法才行。”因此,*的前途“只有*”。

    孫中山指出:“政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就可以説是民權。治是管理眾人之事,*管理眾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權。所以*之中,包含有兩個力量:一個是*,一個是治權。這兩個力量,一個是管理*的力量,一個是*自身的力量。”孫中山認為:“將國外的規制和本國原有的規制,融合起來,較為完善。”“歐美對於民權問題的研究,還沒有徹底。因為不徹底,所以*和*日日相沖突。因為民權是新力量,*是舊機器,我們現在要解決民權問題,便要另造一架新機器,造成這種新機器的原理,是要分開權和能。*是要有權的,機器是要有能的。”“我們現在要*中外的精華,防止一切的流弊,便要採用外國的行*、立法權、司法權,加入*的考試權和監察權,建成一個很好的完璧,造成一個五權分立的*”。

    (1)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概括*古代監察制度的特點。(12分)

    (2)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歸納並評論孫中山有關權力監督的主張。(13分)

【回答】

(1)監察活動有法可依,重視監察官員的選任,監察權力*行使,監察官員的權力受到制約,嚴格考核監察官的政績,監察官員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每點2分,共12分。)

(2)主張:*古代曾有很好的監察制度;應通過“*”的辦法根絕**現象;將國家權力分為“*”和“治權”;建立有“能”新*以解決民權問題;建成五權分立的*。

(每點2分,答出其中四點即可,總分8分)

孫中山的主張,將*傳統的監察制度和西方的三權分立結合起來,滲透了民族主義思想;對*以後*法制建設的發展完善有一定的影響和借鑑作用;在當時特殊國情下,難以實施。

(每點2分,三點5分)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