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內*改編)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人有饋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為樑。”餘曰:“木小不堪也。”僮...

來源:國語幫 6.22K

問題詳情:

(2019·內*改編)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人有饋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為樑。”餘曰:“木小不堪也。”僮...

(2019·內*改編)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人有饋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為樑。”餘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為棟。”餘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餘曰:“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豈惟木哉?”

他日,為餘生炭滿爐,烘人。餘曰:“太多矣。”乃盡濕③之,留星星三二點,欲明欲滅。餘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餘曰:“小子聽之,情各有所適也,豈惟火哉?”

(節選自呂坤《呻吟錄》)

(註釋)①僮:未成年的僕人。②病:擔心,憂慮。③濕:形容詞活用作動詞,淋濕。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着重號的詞語。

(1)人有饋一木者   饋:        

(2)木小不堪也    堪:        

(3)為餘生炭滿爐   餘:        

(4)乃盡濕之     乃:        

2.翻譯下面句子。

(1)小子聽之,物各有宜用也,豈惟木哉?

(2)乃盡濕之,留星星三二點,欲明欲滅。

3.文中兩件事情分別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件: 

第二件: 

4.小明*格內向,媽媽常常為此擔心。請你從小明的角度,結合這篇文言文內容,給媽媽説幾句話,加以勸慰。

【回答】

1.(1)饋贈,贈送 (2)勝任,勝用 (3)我

(4)於是,就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詞語的能力。可以通過上下文推斷詞語的意思,也可以聯繫出現在課文中的這個詞的意思進行比較,推測其意思。“為餘生炭滿爐”的“餘”和“當餘之從師也”中的“餘”意思相同,都是“我”。“乃盡濕之”中的“乃”與“見漁人,乃大驚”中的“乃”意思相同,為“於是,就”。

2.(1)你聽我説這個道理,事物各自有適宜的用途,哪裏只是木頭才這樣呢?

(2)(他)於是把炭都淋濕了,只留下三兩個火星,將明將滅。

解析: 本題考查翻譯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首先要準確翻譯重點詞語的意思。(1)句“宜”的意思是“適宜、適合”,“惟”的意思是“只是”。(2)句“乃”是“於是,就”的意思,“濕”在文中活用作動詞,“淋濕”的意思。其次翻譯要做到“信、達、雅”的要求。

3.事物都自有它合適的用途 做事情要掌握好分寸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兩件事情藴含的道理,分別在兩段的段尾,即作者的話語“物各有宜用”和“情各有所適”,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即可。

4.示例一:事物各自有適宜的用途,我*格內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示例二:正如爐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會在*格上做一些改變的。

解析: 本題勸慰別人,考查口語能力。可以從選文“事物各自有適宜的用途”的道理分析小明*格內向也有一定的用武之地;還有,人的*格也是可以改變的,就像爐火可大可小一樣。

(參考譯文)

有人送來一根木料,家童説:“留下可以做成房樑。”我説:“木料太小,不能勝任(做房樑)。”家童説:“留下可以做棟。”我説:“木料太大,不適宜(做棟)。”家童笑着説:“木料是同一根,(你)忽而嫌棄它大,忽而又嫌棄它小。”我説:“小子你聽我説,物品各有它適宜的用處,哪裏只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童)為我生(爐子,裝了)滿爐子炭,熱得烘人。我説:“炭太多了。”(他)於是把炭都用水澆滅了,只留下三兩個火星,欲滅不滅。我説:“炭太少了。”小童抱怨説:“火是同一個,(你)既嫌火多,又嫌火少。”我説:“小子聽着,做事情各有它適宜的分寸,哪裏只是火呢?”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