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温順,地實寒微。豺狼成*,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

來源:國語幫 2.5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温順,地實寒微。豺狼成*,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

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偽臨朝武氏者,人非温順,地實寒微。豺狼成*,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窺竊神器。      ——摘自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曌檄》

    材料二  不拘資歷,不問門第,鋭意選拔人才;任何人可以推薦人,自己也可以推薦自己;經過考試,有才者立即錄用,不合格者立即罷免。

                          ——摘編自郭沫若《我怎樣寫武則天》

(1)根據材料一、二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駱賓王、郭沫若對武則天的不同態度及其原因。(6分)

    材料三  在武則天執政時期,雖然爆發過徐敬業和宗室諸王發動的叛亂,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穩定,使廣大農民得以休養生息,因而社會生產有發展,墾田和户口數字大幅度的增長。可見武則天執政時期唐朝國勢仍在持續上升,是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她是把唐朝國勢推向極盛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歷史人物。武則天一生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點和錯誤。晚年時期,她逐漸走向奢侈腐化,大修宮殿、佛寺,在*反對勢力的過程中,信用一些貪贓枉法的酷吏,大肆羅織株連,濫殺了一些無辜臣民。儘管如此,同她主要的治績相比,還是功大於過的。

                               ——摘編自白壽彝《*通史》

(2)結合所學知識評述材料三對武則天的看法。(4分)

    利瑪竇於1552年出生於意大利,九歲時進入耶穌會學校學習。十六歲時到羅馬學習法律,十九歲時加入耶穌會,繼續在耶穌會舉辦的學校學習哲學和神學。並師從著名數學家丁先生學習天算,二十五歲時參加一個學術中心,二十六歲時乘船前往東方傳教,並於1582年8月抵達*,從此,他便在*傳教、工作和生活,足跡踏遍*南北,於1610年死於*。

利瑪竇對*古代文化有直接的知識,是第一個直接掌握*語文並對*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對*的科學技術也表示稱讚,對中醫也很感興趣。同時,他第一次正式向*介紹了大量的宗教和科學技術知識。

    利瑪竇對明末官僚體制的臃腫無能和吏治敗壞,也有詳細的描寫。他説:“大臣們作威作福達到這種地步,以致簡直沒有一個人可以説自己的財產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膽,唯恐受到誣告而被剝奪自己所有的一切。”“有時候,被告送給大臣一筆鉅款,就可以違反法律和正義而得活命。”……而利瑪竇和其他傳教士正是通過向皇帝、大臣和大吏們贈送禮品才逐漸取得立足之地的。

                    ——摘編自《<利瑪竇*札記>中譯者序言》

(3)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利瑪竇來*傳教,並且長期在*停留的原因。(5分)

(4)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利瑪竇對*官場情況的描寫。(5分)

【回答】

(1)態度:駱賓王:抨擊;郭沫若:讚賞。(2分)

原因:駱賓王:從道德的角度抨擊武則天,為徐敬業叛亂提供輿論準備。

郭沫若:從用人的角度評價武則天,肯定武則天的政績,糾正男尊女卑思想影響下對武則天的故意貶低。(4分)

(2)材料三認為武則天功大於過。(1分)體現了唯物史觀,採用了辯*分析的方法,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加以評價,堅持對*和社會發展的歷史貢獻這一標準。(3分)

(3)原因:新航路開闢使經由海路到達*成為可能;(1分)利瑪竇對*的語言文化知識和主流思想有比較深的瞭解,與*人交流的障礙基本上消除;(2分)利瑪竇與*的士大夫的交往比較密切,其豐富的知識得到了*部分知識分子的認同。(2分)

(4)利瑪竇對當時*官場*狀況的描寫不僅符合王 朝衰敗時期的基本規律,而且與明朝*的事實高度吻合。(2分)利瑪竇信仰基督教,棄惡揚善、反對極度自私,是基督教的基本思想;歐洲的世俗封建勢力並不強大,歐洲人覺得*官場的*情況是不可思議的;利瑪竇接受了比較高層次的教育,直接影響到利瑪竇的價值判斷。(3分)

知識點:古代希臘 羅馬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