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0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代科舉取士,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

來源:國語幫 2.6W

問題詳情:

31.(20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代科舉取士,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

31.(20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代科舉取士,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大抵眾科之目,進士尤為貴,其得人亦最為盛焉。” 唐代明經、進士兩科的考試內容 :

初 試

二 試

三 試

明 經

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孝經》《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

口答諸經大義十條

答時務策三道

進 士

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爾雅》,每經帖十條

作詩、賦、文各一篇

作時務策五道

                                                ——摘自陳茂同《*歷代選官制度》等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北宋汪洙編的《神童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宋真宗趙恆《勵學篇》

材料三 “古往今來科舉考試一再起死回生的歷史説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情社會,人情與關係在社會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為了防止人情的泛濫,使社會不至於陷入無序的狀態,*人發明了考試,以考試作為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秩序的調節閥。悠久的科舉歷史與普遍的考試現實一再雄辯地*,考試選才具有恆久的價值。”

 ——劉海峯《科舉學導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朝科舉取士考查士人的哪幾方面能力?(3分)

(2)到了宋朝,在科舉制影響下,產生怎樣的社會風氣和社會觀念?(4分)

(3)材料三中“*就是一個人情社會”的歷史根源是什麼?材料中認為“一再起死回生”的原因是什麼?(3分)

(4)根據上述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評價科舉制。(10分)

【回答】

(1)熟練掌握經典的能力;文學能力;對時事的分析解決能力。(3分)

(2)風氣:重視讀書和教育,重視文化。觀念:讀書高貴,讀書是進身之階,讀書可以改變命運。(4分)

(3)宗法制;(1分)科舉制具有公平、公正,調節社會秩序的特點。(2分)

(4)打破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擴大統治基礎;將選拔人才權力收歸*,加強*集權;保*了官員的來源和文化素質,為行政效率的提高創造了條件;促成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於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以嚴格的考試作為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產生影響;明清科舉制實行八股取士,禁錮了人們思想。(10分,任五點即可)

知識點:古代*的*制度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