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閲讀(19分)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樑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少聰慧,有至*,其...

來源:國語幫 1.11W

問題詳情:

(一)文言文閲讀(19分)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樑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少聰慧,有至*,其...

(一)文言文閲讀(19分)

一、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樑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也。少聰慧,有至*,其父每謂所親曰:“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入太學,略涉經史,有規檢,造次必以禮。解褐祕書郎,時年十七。

及高祖受禪,以為岐州刺史,兼領岐州宮監,甚有惠政。開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詔曰:“彥光*履平直,識用凝遠,佈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譽,聞於天下。三載之後,自當遷陟。”後數歲,轉相州刺史。彥光前在岐州,其俗頗質,以靜鎮之,合境大化,奏課連最,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鄴都雜俗,人多變詐,為之作歌,稱其不能理化。上聞而譴之,竟坐免。

歲餘,拜趙州刺史,彥光言於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為戴帽餳。臣自分廢黜,無復衣冠之望,不謂天恩復垂收採。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上從之,復為相州刺史。

豪猾者聞彥光自請而來,莫不嗤笑。彥光下車,發摘奸隱,有若神明,於是狡猾之徒,莫不潛竄,合境大駭。初,齊亡後,衣冠士人多遷關內,唯技巧、商販及樂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險詖,妄起風謠,萬端千變。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有勤學異等、聰令有聞者,升堂設饌,其餘並坐廊下。有好諍訟、惰業無成者,坐之庭中,設以草具。於是人皆克勵,風俗大改。有滏陽人焦通,*酗酒,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彥光弗之罪,將至州學,令觀於孔子廟。於時廟中有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對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無自容。彥光訓諭而遣之。後改過勵行,卒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類也。後數歲,卒官,時年六十。              (節選自《隋書》卷七十三,有刪節)

注:鄴都:北齊都城,即相州。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

B.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

C.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

D.彥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東/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親臨策試/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太學,始創於西漢武帝時期,鼎盛於東漢,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第一所國立*大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教育史上的奇葩。 

B.年號是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後世常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C. 古代官制中,一般會用遷、陟、拔、擢等來表示提升官職,用左遷、罷、黜、貶、謫、除等來表示降級免職。

D.古代官吏初到任稱為“下車”;官吏任期屆滿稱為“秩滿”;交還官職,即退休稱為“致仕”;辭官還鄉稱為“歸田”;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稱為“乞骸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樑彥光小時候就顯露出卓越的品*,父親認為他能夠使家族興旺。進入太學之後更注意遵循規矩法度,十七歲就開始當官。

B. 樑彥光在擔任岐州刺史的時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給予他很高的評價,希望他堅持這種品*,成為天下效仿的楷模。

C. 樑彥光第一次擔任相州刺史,仍然採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當地,沒有收到成效,最終被皇帝免職。

D. 樑彥光第二次擔任相州刺史期間,根據當地風俗,不再採取強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開辦學校,以儒家思想教化當地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5分)

譯文:                                                                        

(2)有滏陽人焦通,*酗酒,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5分)

譯文:  

【回答】

B                  11、C                   12、D

(1)請求再次治理相州,改變方法,希望有用來改變當地風俗的方法。向上報答皇上深厚的恩典。(5分)(“為”:管理、治理,1分;“庶”:但願、希望,1分;“有以”:有用來……的方法,1分;“上”: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上,1分;句意1分)

 (2)有叫焦通的滏陽人,喜歡酗酒,侍奉親長的禮節缺少,被堂弟訴訟。(5分)(“事”:侍奉,1分;“闕”: 缺少,1分;“為……所”:被動句,1分;“從弟”:堂弟,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樑彥光,字修芝,安定烏氏人。樑彥光幼年聰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親常常對所親近的人説:“這個孩子有剛正的氣概,一定會使我們家族興旺。”進入太學,開始涉獵經史,遵循規矩法度,即使匆忙的時候,也一定按照禮儀做事。脱去布衣擔任祕書郎,當時年僅十七歲。

等到隋高祖接受禪位,讓他作岐州刺史,兼任岐州宮監,做了很多對民有利的政事。開皇二年,皇帝巡幸岐州,為他的能力感到高興,於是下詔説:“樑彥光*守公平正直,見識才能凝重深遠,在岐州施政,威信恩惠遍及百姓,清廉謹慎的美譽,在天下聞名。三年之後,自然應當升遷。”後來又過了幾年,轉任相州刺史。樑彥光先前在岐州的時候,風俗非常質樸,用“靜”的方法治理,全境教化很好,朝廷考評接連最好,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職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相州是北齊舊都,風俗雜亂,當地人詭變多詐,為他們寫作詩歌,稱他們不能用道理教化。皇帝聽説之後責備他,最終因此被免職。

一年多後,又拜為趙州刺史。樑彥光給皇上上書説:“臣之前在相州獲罪,百姓稱呼我為‘戴帽餳’。臣自己料想罷免之後,沒有恢復官職的希望,沒想到天恩又垂青錄用我。請求再次治理相州,改變方法,希望有用來改變當地風俗的方法。向上報答皇上深厚的恩典。”皇帝答應了他,又讓他擔任相州刺史。

強橫狡詐不守法紀的人聽説樑彥光自己請求前來,沒有人不嘲笑他的。樑彥光到任,揭露隱蔽潛伏的壞人或壞事,好像神明一般,於是狡猾的人,沒有不潛逃的,全境都非常驚異。當初,北齊滅亡後,士紳大多遷往關內,只有手工業者、商人以及樂户移居在州城外城。因此人們都很*險狡詐,隨便就會有謠言產生,情況非常多變複雜。樑彥光想要革除弊病,於是用俸祿,招納崤山以東的有名氣的儒生,在每一個鄉設立學堂,不是聖哲的書籍不能教授。經常在季月召集學生,親自出題考試。有特別勤奮好學、聰明聞名的,在廳堂設宴席,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下。有喜歡爭辯是非、懶惰學業無成的,坐到庭院中,用草具設坐。於是人們都剋制自勵,風俗有了很大改變。有叫焦通的滏陽人,喜歡酗酒,侍奉親長的禮節缺少,被堂弟訴訟。樑彥光沒有處罰他,而是把他帶到州學,讓他在孔子廟觀看。當時廟中有韓伯瑜母親打他不痛,他為母親力氣衰弱而悲哀,對着母親哭泣的塑像,焦通就有所感悟,又悲傷又慚愧,無地自容。樑彥光訓誡之後讓他回去。後來焦通改過自新,勉力培養良好的品行,最終成為善良的人士。以德感化人,都是這樣的做法。後來又過了幾年,死在任上,當時六十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