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後面各題。除夕【唐】來鵠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元...

來源:國語幫 5.46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後面各題。除夕【唐】來鵠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元...

閲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後面各題。

除夕

【唐】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王安石:宋代*家、改革家、文學家,作此詩時身為宰相,正在大*闊斧地進行改革。屠蘇:*酒名。

19.同在除夕之夜,兩首詩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請結合兩首詩作簡要分析。

20.“又將憔悴見春風”和“春風送暖入屠蘇”在處理景與情的關係時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

【回答】

19.來詩表達的是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王詩通過對元日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樂觀自信的心態和喜悦的心情。

20.這兩句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又將憔悴見春風”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春風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了作者愉快的心情。

【解析】

試題分析:

19.題幹問的是“同在除夕之夜,兩首詩的作者的心境有何不同?請結合兩首詩作簡要分析”。此題的考點是分析評價詩歌的思想情感。考生可在整體感悟兩首詩歌的意境的基礎上,抓住描寫的關鍵詞來理解,要注意答題的方向,“不同”。來詩可以抓住“已成空”“萬里相思”“愁”“憔悴”等幾個詞語分析心境。王詩可以抓住“爆竹”“春風送暖”“瞳瞳日”“新桃換舊符”等內容分析心境。同時王詩還可以抓住註釋分析。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解答詩歌情感的答題方法如下:①從題材入手。同一類題材往往都表達這類似的情感。②從抒情議論的句子入手,這些句子是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地方。③從作者和創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論世。④從題目入手,題目往往交代了詩歌的主要內容,創作的緣由和主要表現的思想感情。⑤從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襯托或烘托詩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從用典入手,典故是將歷史和現實對照,含蓄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同時還要注意詩文前面的小序和詩文後面的註解。對於本題,考生可以抓住兩首詩歌中的意象、情感詞以及註釋分析。

20.題幹問的是“‘又將憔悴見春風’和‘春風送暖入屠蘇’在處理景與情的關係時有何異同”。這是考查詩歌的技巧。題幹已經指出了方向,“處理景與情的關係時有何異同”,考生應先找出詩句中的景,然後再分析情,最後分析景和情的關係。“又將憔悴見春風”,“憔悴”可見應為哀情,而“春風”則為樂景,這是樂景抒哀情;“春風送暖入屠蘇”,“春風”為樂景,情也為樂情,這是樂景寫樂情。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答此類題型的方法如下:①掌握常用的表現手法,表現手法,也就是藝術手法,即表達技巧,作家、藝術家在創作中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方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應從以下四方面考慮:表達方式—敍事,議論,描寫(細節、動靜、虛實、正側、白描、場景、襯托),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等;寫作手法—渲染、烘托、對比、襯托、象徵、聯想、想象、比興、化用典故、託物言志、借古諷今以及情景關係(觸景生情、以情馭景、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哀景襯哀情);結構技巧—抑揚、卒章顯志。②明確詩中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③結合詩句闡釋是如何使用這種表手法的。④闡明此種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即對塑造人物形象,表情達意的作用。對於本題,題幹已經指明瞭答題的方向,即景和情的關係,景情的關係一般有如下幾種:樂景襯哀情,樂景襯樂情,哀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