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諭悲秋者南宋·樓鑰黃雲萬頃一時收,喜見高空風露秋。歲事及今將告畢,人生到老盍歸...

來源:國語幫 2.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諭悲秋者南宋·樓鑰黃雲萬頃一時收,喜見高空風露秋。歲事及今將告畢,人生到老盍歸...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

諭悲秋者

南宋·樓鑰

黃雲萬頃一時收,喜見高空風露秋。

歲事及今將告畢,人生到老盍歸休。

固知景物能與感,亦有痴人苦過憂。

胸次果然無一累,豈容秋月使人愁。

13.這首詩首聯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景象?有什麼作用?

1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

【回答】

13.詩歌首聯描繪了一幅天高氣爽的秋景圖。(2分)秋風吹過,天空明朗無雲,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喜悦之情,(2分)也為下文表達內心的感悟奠定了基調。(1分)

14.整首詩以勸諭悲秋者的語氣,表達了作者放達開朗的胸懷,展示出一種積極的生活觀。(2分)作者以“諭悲秋者”為題,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引出自己內心的感悟:人生到老,何不像秋天一樣,放下諸事來休息呢?很多人為秋天而感到傷感憂愁,然而,如果能夠放開胸懷,心無掛礙,那麼,秋天又怎能引發人的傷感呢?(4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景物形象和景物描寫的作用。概括描繪的情景的題目注意題乾的要求是“景象”,這裏就要有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徵,有些同學可能對景物的特徵概括的不夠準確,要重點區分是“喜”還是“哀”。分析詩句的作用要明確詩句的位置是開頭還是中間、結尾,開頭往往是做鋪墊、奠定情感基調、統領全詩,中間往往是承上啟下,結尾往往是以景結情、直抒胸臆、卒章顯志。答題時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本首詩歌的首聯描繪了一幅天高氣爽的秋景圖。(2分)秋風吹過,天空明朗無雲,表現出詩人內心的喜悦之情,(2分)也為下文表達內心的感悟奠定了基調。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中開頭或末尾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可以從這寫方面來考慮:

1)點明詩歌的基本信息,包括時間地點天氣季節人物等。如“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直接照應題目,點明時間“傍晚”地點“空山”季節“秋天”;再如“潯陽*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就點明瞭人物“我和客人”事情“送別”時間“晚上”地點“*邊”。

2)襯托人物*格。比如“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心秋月白”就從側面烘托出琵琶女的高超琴技從而使聽眾都沉浸在美妙的琵琶聲中以及琵琶女內心的淒涼。

3)營造一種氛圍和意境。比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開頭兩句“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就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淒冷*森的氛圍。

4)表達人物心情。這是景物描寫的終極與核心作用,所用的景物歸根結底是要為情感的含蓄與巧妙表達服務的。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正面襯托,即一般所説的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比如李白《夜泊牛渚懷古》最後一句以“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做結,進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悽清情懷。一是反面襯托,即一般所説的“以樂景寫哀情,一倍曾其哀樂”。如白居易《琵琶行》“春*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中即以美好的春天湧動的*水絢麗的花朵和明月夜來反襯作者內心的寂寥和愁苦。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鑑賞和評價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這是一道分析詩歌的情感的題目,是詩歌的必考的題目之一。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字詞語進行分析,此題注意注意抓住標題中的“諭”和詩中的“喜”“盍”“豈”帶有的情感**來分析。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