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夜坐有感何夢桂①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洞龍睡熟雲歸岫②,枝鵲啼幹月滿...

來源:國語幫 1.8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夜坐有感何夢桂①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洞龍睡熟雲歸岫②,枝鵲啼幹月滿...

閲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文後各題。

夜坐有感

何夢桂①

銀漢無聲玉漏沉,樓高風露入衣襟。洞龍睡熟雲歸岫②,枝鵲啼幹月滿林。

甕裏故書前世夢,匣中孤劍少年心。徵鴻目斷闌干角,吹盡參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夢桂,淳安人,南宋遺民詩人。元至元中,屢召不起,築室湖南小酉源。②“雲”“龍”:君臣風雲際會。③參差:排簫,古樂器名。

13.本詩頷聯為人稱道,詩人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列舉兩種並作簡要賞析。

14.本詩的頸聯和尾聯抒發了哪些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作簡要分析。

【回答】

13.①頷聯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手法。“洞龍睡熟”比喻南宋*早已不存在。“雲歸岫”比喻作為遺民的詩人和他的同志者遠居巖藪,埋名隱姓。“枝鵲啼幹”隱喻詩人悼念故國故君之淚已枯,也體現了詩人不屈服於元朝的決心。這些比喻都抒發了詩人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之情。②頷聯寓情於景。把自己對國滅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悽清幽靜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14.頸聯,寫書不能讀、劍不能舞,直抒胸臆,抒發了不甘現狀而又無可奈何的孤寂與憤激之情。尾聯,借目斷徵鴻,抒發宋朝復興無望的鬱悶悲涼心情;借深夜吹簫,寄託對故國故君的悼念之情。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的表現手法。大宋*山早已淪入敵手,多少遺民像雲歸深山,隱姓埋名。我的淚水已灑盡,只能以枯乾的眼,空對滿林月明。①頷聯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手法。“洞龍睡熟”比喻南宋*早已不存在。“雲歸岫”比喻作為遺民的詩人和他的同志者遠居巖藪,埋名隱姓。“枝鵲啼幹”隱喻詩人悼念故國故君之淚已枯,也體現了詩人不屈服於元朝的決心。這些比喻都抒發了詩人眷懷故國故君的悲痛之情。②頷聯寓情於景。把自己對國滅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悽清幽靜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③頷聯化用典故。化用曹*《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詩意,表明自己決不屈服於元朝和眷懷故國故君的情懷。④頷聯在寫景上遠近結合,虛實相生。“洞龍睡熟雲歸岫”寫得虛而遠,“枝鵲啼幹月滿林”寫得實而近,突出了夜景的悽清幽靜,烘托了詩人隱居的孤寂和亡國的悲痛心情。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首先應瞭解詩歌的表現手法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表現手法有: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三大類。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就是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託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詠物詩;託物寓理,如“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般是哲理詩。描寫手法主要有:(1)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靜襯,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聲寂襯,如“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隔葉黃鸝空好音”等。(2)聯想和想像,又叫虛實結合,如“野花留寶靨,碧草見羅裙”。(3)對比。(4)白描。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野無閒田,農夫皆餓死”。修辭手法在古詩中經常出現的有:(1)比興。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2)比喻。(3)擬人。(4)誇張。(5)雙關。如“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猶唱《*花》”。此外還有設問、反問、反語等。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解答此題,要在整體感知詩歌內容大意的基礎上,結合着關鍵詩句來體會,頸聯和尾聯:閉門讀書的生涯變成了前世的夢,深鎖匣中的孤劍正象徵着我少年時的壯心。倚着欄杆的一角,遙望徵鴻逐漸飛盡,只有吹幽怨的排簫來打發這長夜沉沉。頸聯,寫書不能讀、劍不能舞,直抒胸臆,抒發了不甘現狀而又無可奈何的孤寂與憤激之情。尾聯,借目斷徵鴻,抒發宋朝復興無望的鬱悶悲涼心情;借深夜吹簫,寄託對故國故君的悼念之情。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詩歌的情感。對於此類題目,首先應注意審題,從題幹中明確答題的方向以及涉及的範圍,然後要掌握思考的角度,體悟情感一般從如下幾方面入手,一是詩歌的標題,標題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題材,而這些內容都與詩歌情感有關;二是作者、朝代、註釋;三是要把握情語,即顯*的情感詞;四是要把握詩歌中意象的特徵。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