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葉嘉瑩:*古典文化的傳燈人大學時的詩詞習作已被老師顧隨驚歎“青年有...

來源:國語幫 3.11W

問題詳情:

8.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葉嘉瑩:*古典文化的傳燈人大學時的詩詞習作已被老師顧隨驚歎“青年有...

8.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葉嘉瑩:*古典文化的傳燈人

大學時的詩詞習作已被老師顧隨驚歎“青年有清才若此”,到得中年,更獲得文史大家繆鉞“實大聲宏,厚積薄發,迥異於前代諸女詩人者矣”的揄揚;至於學術成就,顧隨在她23歲時已經斷定“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鼓勵自立門派,而她將西方理論引入古典詩詞研究的大膽嘗試,引得繆鉞主動來信盛讚“繼《人間詞話》後,對*詞學之又一次值得重視的開拓”。她,就是*古典文化的傳燈人葉嘉瑩。

倡導以吟誦為主、對兒童進行古詩教學成為這位自感“老之已至”的學者的重點工作,她為兒童編寫古詩讀本,親自讀誦吟唱,乃至上電視親身示範,“只希望在傳承的長流中,盡到我自己應盡的一份力量。”

葉嘉瑩認為,古詩詞教育能使孩子們與古典文化相通:“關鍵在於選入教材的是不是精華之作,老師能不能把其中的精華講解清楚。選的是糟粕的話也沒什麼用。選的是精華,老師能把精華講出來,才算達到目的。”“好的老師應該把詩詞裏的生命教出來,讓詩詞有一種興發感動。”葉嘉瑩説。

詩教是古代的教育傳統,而這個時代的詩教,對她而言,就是讓詩從抽象變為具體,使今人也能體會當時詩人的感情、心智、意念、理想等,使詩詞活起來。

她曾在加拿大為幼兒園的孩子們講古詩詞,一出手就用杜甫的絕句:“遲日*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學界往往以為杜詩沉鬱頓挫、意藴豐富,非經人世者難解其中況味,乃至歷代對其的闡釋、集註都有上百種。但葉嘉瑩認為,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讓他們讀淺近的詩歌,“要選擇真正好的作品,只要老師講的明白,他們一樣會理解,一樣能背下來。讓小孩子學駱賓王的《鵝》並不合適,這不能算一首好詩,只是駱賓王小時候的習作,對孩子們學詩、作詩沒有意義。”

葉嘉瑩先用了杜甫的畫像讓孩子們認識這名詩人,再用地圖讓孩子瞭解杜甫顛沛流離的生活境況,最後回到詩歌本身,向孩子們講解這首詩是杜甫出外散步,看見春天的美景而作。葉嘉瑩講完一句,就畫一幅圖以加深孩子們理解,全詩講完後,再帶領他們背誦、吟唱,孩子們由此對古詩饒有興味,學得非常快。

當時她給孩子們留了兩句詩 “門前小松鼠,來往不驚人”當作業。有一個小朋友續出了“松鼠愛松果,小松家白雲”這樣饒有意趣的句子。

“詩不是抽象的東西,”葉嘉瑩説,“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詩是感情的活動,情動於中而形於言。小孩子學詩,就是讓他們對天地草木鳥獸、對人生的聚散離合都有關懷的愛心。”

但現在的一些做人方式令她不能理解。生於“燕京之舊家”,葉嘉瑩“提倡弱德之美,要求自己在艱難困苦中亦能持守;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也就是待己嚴待人寬;日三省吾身……這樣的*格是我從小受到的教育使然,在這種文化裏強調人的弱德,而非當一個強取豪奪、不擇手段的強者。”

現在的“讀經”讓她有點看不懂。她看到報紙上説,一些讀經班單讓小孩背書,老師不講解內容,唱歌一樣帶着孩子們背,孩子連字都認不全,只能跟着老師唱。“誤人子弟。”葉嘉瑩評價,“讀書當從識字始,字都不認、道理都不懂,背來有什麼用?”

葉嘉瑩認為,應該以“興道諷誦”的方式,老師先讓孩子認字,告訴他詩裏寫了什麼,讓他明白詩人的感動何在。而“道”,則在於以講解來引領.“教小孩是要一步一步來,現在的情況是老師都不懂,學生亂背,錯字別字都不通,背得再多有什麼用?”葉嘉瑩反問。

在古與今、中與西、傳統與現代之間,作為一名學者,葉嘉瑩以辯*眼光觀之。近體詩與現代詩,在她看來“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與劣作。但與古典詩歌強調內心的興發感動不同,現代詩更側重於機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製造痕跡,它的根基與美感更來自西方,“接受外國傳統、受到外國詩歌影響。”

“胡適的白話詩如果用白話説出來,就沒有詩的意思了,所以只能變個花樣、加入技巧,製造一些艱難。而古詩用古詩的方法説有意味,用白話説,同樣也有意味。”葉嘉瑩説。在她看來,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去用它尋找光明”)是很靈巧的句子,但如果用於兒童教育,“小孩不見得有什麼體會”。

【相關鏈接】

①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於*書香世家。從1945年輔仁大學國文系畢業擔任中學教師開始,葉嘉瑩至今未中斷過她的古詩詞教學。11950年代起在*大學、淡*大學、輔仁大學任教,1960年*始擔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也是加拿大皇家學會唯一華裔院士。1979年開始每年利用假期回國講授古詩詞。

②作為一個承習“新知識,舊道德”家教的女子,葉嘉瑩站在通往詩詞王國的道路上,誨人不倦,度人無數。葉嘉瑩歷經喪亂,晚年喪女,詩詞給她力量,葉嘉瑩借詩度過憂患,獲得療愈。

⑴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葉嘉瑩出名很早,大學時她的老師顧隨對其詩詞習作有 “青年有清才若此” 的驚歎,到中年,更獲得文史大家繆鉞“實大聲宏,厚積薄發”的稱賞。

B.葉嘉瑩因為自感“老之已至”,所以有一種傳承*文化的緊迫感,她把對兒童進行古詩教學當作重點工作,她為兒童編寫古詩讀本,親自讀誦吟唱,乃至上電視親身示範。

C.葉嘉瑩對一些讓小孩背書,老師不講解內容,唱歌一樣帶着孩子們背,孩子連字都認不全,只能跟着老師唱的“讀經”方式頗有微詞,並説這樣會“誤人子弟”。

D.作為一名學者,葉嘉瑩以辯*眼光看待古與今、中與西、傳統與現代之間的關係,在她看來近體詩與現代詩“各有所得,各有所失”,都有上品與劣作,但古典詩歌更強調內心的興發感動。

E.在葉嘉瑩看來,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的眼睛,我去用它尋找光明”)用白話説出來,就沒有詩的意思了,如果用於兒童教育,小孩不見得有什麼體會。

⑵從葉嘉瑩的人生經歷和古詩詞教學實踐來看,閲讀*古典詩詞、領會*傳統文化有什麼意義和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⑶葉嘉瑩是詩詞研究者、鑑賞者,但本文卻不寫其詩詞造詣。本文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回答。

⑷葉嘉瑩認為應該怎樣對兒童進行詩歌教育教學?你是否同意她的觀點?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回答】

(1)(5分)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A給1分;答B.E不給分。

(2)①閲讀*古典詩詞會讓人有對自然、人生都有關懷的愛心;②詩詞給人以力量,葉嘉瑩借詩度過憂患,獲得療愈;③領會傳統文化中的弱德,在艱難困苦中亦能持守,養成待己嚴待人寬的心*。(每點2分)

(3)①內容選材上,偏重葉嘉瑩傳承詩歌,主要寫葉嘉瑩對兒童進行古詩教學;②主旨上,寫兒童詩歌教育與寫她的對*古典詩歌的認識二者交融,突出其對*古典詩歌以及*古代文化的熱愛;③語言表達上,文中有大量引用,表現傳主的*格、思想,增強了傳記真實*、可信度。(每點2分)

(4)①對兒童進行古詩詞教學,不能看低小孩的智能而讓他們讀淺近的詩歌,應該將精華之作選入教材。②倡導以吟誦為主,但絕不能唱歌一樣帶着孩子們背,孩子連字都認不全,只能跟着老師唱。③老師給孩子講詩歌,也要讓孩子瞭解作者生平、時代背景,老師先讓孩子認字,告訴他詩裏寫了什麼,讓他明白詩人的感動何在,以講解來引領孩子理解詩中的“道”,這樣能把其中的精華講解清楚(答“好的老師應該把詩詞裏的生命教出來,讓詩詞有一種興發感動”可酌情給分);④現代詩更側重於機智、技巧、安排、造作,看得出製造痕跡,它的根基與美感更來自西方,並不適合用於兒童教育。(每點2分)(表明態度很有必要,但不是得分點)

【解析】

(1)試題分析:A項中“葉嘉瑩出名很早”並無根據,受老師讚賞與“出名”並不是一回事。B項強加因果。C項中“用白話説出來,就沒有詩的意思了”是她評價胡適詩歌的評語。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閲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對讀選項和原文的細微差別。試題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為絕對、不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徵。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閲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審清題幹,然後鎖定區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題是綜合篩選的題目,要立足原文,找到“閲讀*古典詩詞、領會*傳統文化的意義和作用”,應該在文中有相關的詞語。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答題的方向,“傲”的表現,應該是一些具體的有代表*的事件。通過分析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後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此題屬於綜合信息篩選。

(3)試題分析:通過的題幹中“不寫其詩詞造詣”自然會想到“寫什麼”,如何組織,這些是如何表現傳主的*格特徵的,然後再從語言的角度進行分析。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選材上的特徵的題目,做要從文章選取哪些材料,如何組織材料,反應傳主的哪些品質和文章的語言特徵的角度進行分析。重點抓住材料的的組織和如何反應傳主的*格。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分析傳主的觀點的題目,首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後結合全文進行分析。注意要用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不要拋離原文。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目主要是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或品質的成因,答題時首先概括,然後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説明,不要脱離文本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此題屬於前者,首先答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列舉事件詮釋。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