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劉長卿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人少,雲峯水隔深。夕陽依...

來源:國語幫 2.9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劉長卿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人少,雲峯水隔深。夕陽依...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劉長卿

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人少,雲峯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獨至今。

註釋:安史之亂爆發後,劉長卿長期居住的洛陽落入亂*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蘇揚州一帶,秋日登高,到吳公台,寫下這首詩。

20.詩的中間兩聯,主要用了哪兩種手法,描寫了怎樣的景物?(5分)

答:                                                                                          

                                                                                    

21.詩人表達了哪些情感,是如何表達的,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6分)

答:                                                                                        

                                                                                         

【回答】

20.手法:遠近結合,襯托,(視聽結合或以動襯靜也可)(第二聯一寫近景,一寫遠景,第三聯以夕陽襯舊壘,以寒磬襯空林)中間兩聯寫登台所見之景:荒涼無人的野寺,隔水幽深的雲峯,西下的殘陽,破敗的古台和空曠的山林。

21.抒情手法:觸景生情或者借景抒情,弔古傷今,表達了流離之感,故鄉之思,古今興廢的感歎,憂國憂民的情懷。此詩將憑弔古蹟和寫景思鄉融為一體。對古今興廢的詠歎蒼涼深邃。全詩寫“遠眺”,而主導情緒則是“悲秋”。通過對深秋景象的描繪,熔鑄了詩人對人生、社會、時代的淒涼感受。此詩文筆簡淡,意境深遠,乃“五言長城”的上乘之作。

【解析】

20.

試題分析:第二聯一寫近景,一寫遠景,第三聯以夕陽襯舊壘,以寒磬襯空林,舊日輝煌的場所如今是衰草寒*,十分淒涼。此兩聯承前,寫登台所見之景。詩的門牌首聯,以古台搖落和秋日望鄉對舉,既切題旨,也烈*屬出了登台思歸的寂寞情緒。接着的一聯承古台而來,野寺無人的荒涼,雲峯隔水的幽深,層次井然,盡收眼底。第三聯寫古台野寺的破敗景象,冷寂悽清。那西下的殘陽正依戀舊時的*壘,而空疏的林中在迴盪着晚暮的鐘聲。無論是看到的和聽到的,都給人落寞蕭索的感覺,它強烈地表明,當年征戰疆場的英雄事業,早已成了歷史的遺蹟。而詩人的無限傷感,亦寓其中。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1.

試題分析:這是一首弔古詩,觀賞前朝古蹟的零落,不禁感慨萬端。首聯敍事,是寫因觀南朝古蹟吳公台而發感慨,即景生情,點出時間、地點,扣實題目中的“秋日登吳公台”幾字。“搖落”一詞既切合“秋日”,又有肅殺蕭條之氣,為全詩定下感情基調;中間兩聯寫古蹟零落,遊人罕至之悲涼。末聯以“惆悵南朝事,長*獨至今”作結,寄慨遙深。這兩句大意是説,南朝舊事,如過眼*雲,徒然令人惆悵而已;只有那台外長*,從古流到今,這才是永恆的。由於劉長卿累遭貶謫,心境悲涼,弔古傷今,表達了自己對仕途的厭倦而思歸的抑鬱怨憤的情緒。*山依舊,人物不同。“獨至今”三字,悲涼慷慨,道出詩的神韻。最後兩句有“大*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氣韻。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