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

來源:國語幫 1.69W

問題詳情:

三、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

三、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15分)

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年*,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父病綿歷十旬,玄齡盡心*膳,未嘗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於*門,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記室參*。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為。賊寇每平,眾人競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皆與之潛相申結,各盡其死力。高祖嘗謂侍臣曰:“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

隱太子以玄齡、如晦為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之於高祖,由是與如晦並被驅斥。及太宗入春宮,擢拜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貞觀元年,代蕭瑀為中書令。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户。

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明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左僕*,改封魏國公,監修國史。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敍,無隔卑賤。論者稱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宮,加玄齡太子太傅,仍知門下省事,監修國史如故。尋以撰《高祖、太宗實錄》成,降璽書褒美,賜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齡丁繼母憂去職,特敕賜以昭陵葬地。太宗親征遼東,命玄齡京城留守,手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之憂矣。”

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詔令卧總留台。及漸篤,追赴宮所,乘擔輿入殿,將至御座乃下。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敕遣名醫救療,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如聞增劇,便為改容悽愴。後疾增劇,遂鑿苑牆開門,累遣中使候問。上又親臨,握手敍別,悲不自勝。皇太子亦就之與之訣。尋薨,年七十。廢朝三日。          

(《舊唐書·房玄齡傳》)

注:①杜如晦。②王圭。③魏徵。④李世勣 ⑤李靖。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及漸篤,追赴宮所   病重     B. 太宗徇地渭北     曲從、偏私

C. 攝太子詹事            代理      D. 罄竭心力         用盡、竭盡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

B.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

C.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

D.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房玄齡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齡從小就很聰明,博覽經史,書法、文章俱佳;父親生病時間很長,他盡心服侍,就連睡覺都顧不上。

B.房玄齡與唐太宗李世民一見如故。房玄齡盡心盡力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延攬人才;如遇到謀士、將才,他就暗中結交他們,並讓他們甘心為太宗出力。

C.房玄齡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齡一度因為被人中傷,被太宗驅斥,後召回。貞觀三年,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户,拜太子少師。

D.房玄齡與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將房玄齡比之於漢高祖的蕭何。房玄齡病重之際,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為方便派人探視,鑿開宮牆開門,還親自登門,握着他的手問候。

12.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賊寇每平,眾人競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3分)

                                                                                         

(2)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敍,無隔卑賤。(3分)

【回答】

A卷   9..*:B巡行

10*:C

11*:C(應為被“高祖驅斥”)

12.*:(1)每次平定賊寇,眾人爭着去尋找珍寶古玩,只有玄齡先接受傑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競求”,爭着尋找;“獨”,只是,唯獨;“致”,使……到,安置。各1分,大意對2分。共5分)

(2)他不以求全來選人,不用自己的長處來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排斥那些地位卑賤的人。(“格物”,要求他人;“收敍”,任用;“隔”,排斥。各1分,大意對2分。共5分)

B卷  9.A  故老:年長而有功德的舊臣。

11.D  D項,“毫無出仕之心”無此意。

12.(1)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並不顧惜名聲節*。

(2)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正是因為這種感情讓我實在不忍心廢止奉養祖母而遠離。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