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

來源:國語幫 2.6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方欲發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後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衞律所將降者,*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衞律,常能為漢伏**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張勝許之,以貨物與常。

後月餘,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兵與戰。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衞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欲自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單于使衞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自刺。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武不應。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復欲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節選自《蘇武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

B.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

C.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

D.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閼氏,漢時匈奴單于配偶的稱號。

B.貨物,泛稱各種可買賣的物品。

C.相坐,一人犯法,有關的人連同治罪。

D.蠻夷,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3.下列對原文的敍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第一、二段寫由於蘇武副使張勝的唆使,匈奴產生內訌,從而也累及蘇武。

B.蘇武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匈奴的所有人,連單于也對他佩服不已。

C.從文章內容看,衞律原是漢朝官員,後投降匈奴,但一直有歸漢之心。

D.本文主要敍述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經過,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來刻畫蘇武的浩然正氣。

4.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加?宜皆降之。”

②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回答】

1.C

2.B

3.D

4.①左伊秩訾説:“假使謀殺單于,又該用什麼更重的處罰呢?應該讓他們都投降。”

②單于很欽佩蘇武的氣節,早晚都派人問候蘇武,而將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解析】

1.原文標點:衞律驚,自抱持武,馳召醫。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息。

點睛:斷句是考查文言文的傳統方式,是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讀,要綜合運用古漢語字詞句及古代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識,因而斷句能力高低,成了閲讀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對文言文斷句,最基本的在於對通篇文章的領會。所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切忌一邊看一邊點,這很可能產生誤讀、曲解。此外,斷句時,還應注意文章體裁、語言風格等。方法引導:一、讀文段,通文意——文段休問長與短,熟讀精思是關鍵。內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動手把句斷。二、標名(代)詞,定主賓。在閲讀中,要隨時標出文段中的名詞和代詞,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動物名、植物名、時間等。因為名詞一般為文章陳述、描寫、説明或議論的對象,名詞(代詞)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語和賓語,在它們的前後往往要進行斷句。因此,找出文中反覆出現的名詞或代詞,就基本上可以斷出句讀了。三、看虛詞,找位置——常用虛詞是標誌,更有規律供參看。四、明語法,辨句式。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結構莫拆散。詞*詞義要精研,語法結構幫助判。另外,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文語序基本相同,即主語在前,謂語、賓語在後,修飾語—般在中心詞前。如掌握了文言語序規律,就會為準確標點文言文奠定基礎。可見,語法分析能夠幫助準確斷句。

2.貨物,原指龜貝,古代用作貨*。

點睛:文言文中的文學常識注重平常的積累,在高中階段要注意下列六個方面的知識積累:一、與政事相關的常用詞;二、官職人物常用詞語;三、值得重視的特殊單音詞;四、值得了解的相關複音詞;五、相對穩定的通假字;六、表示時間的詞。

3.A.沒有唆使,適逢匈奴國內有人密謀反叛,密謀者主動找上張勝。B.“感動了匈奴的所有人”誇大其詞。C.衞律是個徹底*求榮者。

點睛:高考語文科考試大綱與大綱説明對此考點的要求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兩點均是文言文閲讀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它要求學生全面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並對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論述道理進行綜合*分析、判斷,進而推理概括評價。這種考查應用*、綜合*強。考查時,一般涉及以下幾點:(1)事件細節的表述; (2)整個事件的概括; (3)某件事發生的原因,發展所導致的結果; (4)某個人物的思想*格;(5)某個論點的依據;(6)對人物或事件的評述或爭議等等。“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指對文中信息進行提煉和綜合,對所述事件及其細節進行歸納,對主人公的品質進行推斷,或對所説的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與推理,要求考生某個論點的根據、某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某種發展導致的結果等等。這種考查經常採用多角度提問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較為全面的內容歸納和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指要求考生能夠分析概括在敍述某一事件或説明某一道理時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讀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單純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説道理本身的具體內容。文章中,作者的觀點、看法、態度有時表現得直露而顯明,有時卻表現得含蓄而曲折,因而這類題的難度也往往較大。它要求考生從閲讀材料中篩選出作者自己的看法,並進而進行較為準確的分析或概括。

4.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準。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本題在解答時要重點關注這些字詞:“即”在文中解釋為“假使”;“謀”解釋為“謀殺”;“復加”解釋為“不可能再增加”;“降”解釋為“投降”;“壯”解釋為“欽佩”;“候問”解釋為“問候”;“收”解釋為“逮捕”;“系”解釋為“監禁”。

點睛: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2、補:補出省略成分。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和舒緩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4、換: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相應的古代詞彙。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按現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整過來。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注:直譯即逐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如該題翻譯兩句,第一句涉及三種句式,第二句有詞類活用。

參考譯文:

單于正要派使者護送蘇武等人歸漢,適逢緱王與長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內部謀反。緱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兒子,與昆邪王一起降漢,後來又跟隨浞野侯趙破奴重新陷胡地,在衞律統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同策劃*單于的母親閼氏歸漢。正好碰上蘇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漢的時候,一向與副使張勝有交往,私下拜訪張勝,説:“聽説漢天子很怨恨衞律,我虞常能為漢廷埋伏*弓將他*死。我的母親與弟弟都在漢,希望受到漢廷的照顧。”張勝許諾了他,把財物送給了虞常。

一個多月後,單于外出打獵,只有閼氏和單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餘人將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們的計劃報告了閼氏及其子弟。單于子弟發兵與他們交戰,緱王等都戰死;虞常被活捉。單于派衞律審處這一案件。張勝聽到這個消息,擔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説的那些話被揭發,便把事情經過告訴了蘇武。蘇武説:“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這樣一定會牽連到我們。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對不起國家!”因此想自殺。張勝、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張勝。單于大怒,召集許多貴族前來商議,想殺掉漢使者。左伊秩訾説:“假如是謀殺單于,又用什麼更嚴的刑法呢?應當都叫他們投降。”

單于派衞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説:“喪失氣節、玷辱使命,即使活着,還有什麼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説着拔出佩帶的*自刎,衞律大吃一驚,自己抱住、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生。醫生在地上挖一個坑,在坑中點燃微火,然後把蘇武臉朝下放在坑上,輕輕地敲打他的背部,讓淤血流出來。蘇武本來已經斷了氣,這樣過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車子把蘇武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禁起來。

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于派使者通知蘇武,一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劍斬虞常後,衞律説:“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親近的大臣,應當處死。單于招降的人,赦免他們的罪。”舉劍要擊殺張勝,張勝請求投降。衞律對蘇武説:“副使有罪,應該連坐到你。”蘇武説:“我本來就沒有參予謀劃,又不是他的親屬,怎麼談得上連坐?”衞律又舉劍對準蘇武,蘇武巋然不動。衞律説:“蘇君!我衞律以前背棄漢廷,歸順匈奴,幸運地受到單于的大恩,賜我爵號,讓我稱王;擁有奴隸數萬、馬和其他牲畜滿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這樣。白白地用身體給草地做肥料,又有誰知道你呢!”蘇武毫無反應。衞律説:“你順着我而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今天不聽我的安排,以後再想見我,還能得到機會嗎?” 蘇武痛罵衞律説:“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兒子,不顧及恩德義理,背叛皇上、拋棄親人,在異族那裏做投降的奴隸,我為什麼要見你!況且單于信任你,讓你決定別人的死活,而你卻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漢皇帝和匈奴單于二主相鬥,旁觀兩國的災禍和損失!南越王殺漢使者,結果九郡被平定。宛王殺漢使者,自己頭顱被懸掛在宮殿的北門。朝鮮王殺漢使者,隨即被討平。唯獨匈奴未受懲罰。你明知道我決不會投降,想要使漢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滅亡的災禍,將從我開始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