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題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

來源:國語幫 2.3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題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題

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日:“武等實在。”於是李陵置酒賀武曰:“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日:“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已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公田二頃,宅一區。常惠、徐聖、趙終根皆拜為中郎,賜帛各二百匹。其餘六人老,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常惠後至右將*,封列侯,自有傳。武留匈奴幾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武子男元與安有謀,坐死。初桀、安與大將*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又言蘇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大將*長史無功勞,為搜粟都尉,光顓權自恣。及燕王等反誅,窮治黨與,武素與桀、弘羊有舊,數為燕王所訟,子又在謀中,廷尉奏請逮捕武。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數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户。久之,衞將*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為遺言。宣帝即時召武待詔宦者署。數進見,復為右曹典屬國。以武著節老臣,令朝朔望,號稱祭酒,甚優寵之。武所得賞賜,盡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餘財。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樂昌侯、車騎將*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吉,皆敬重武。

武年八十餘,神爵二年病卒。   

(節選《漢書·李廣蘇建傳》)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讓:責備

B.拜為典屬國,秩中二千石      秩:有條理

C.霍光寢其奏,免武官          寢:擱置不理

D.以武著節老臣,令朝朔望,    朝:入朝

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今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B.陵泣下數行,因與武決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

C.不降,還,乃為典屬國           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D.武以故二千石與計謀立宣帝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日:“武等實在。”

B.歸家,賜錢人十萬,復終身。

C.武來歸明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

D.衞將*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

4.下列對文段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單于在匈奴和漢達成和議後,漢廷尋求蘇武等人,還撒謊説蘇武已死,直到漢使者使用計謀説收到大雁傳書,才承認並道歉,可見單于的狡詐。

B.李陵得知蘇武將回漢,安排酒筵向蘇武祝賀,起舞淚別的一番話,説明他對漢朝還有感情,對投降匈奴也深感羞愧,體現了他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堅定。

C.大將*霍光明知蘇武的兒子參與了謀反,他屬下主管刑獄的長史官又上書請求逮捕蘇武,卻置若罔聞,只免去了蘇武的官職,可見他對蘇武的敬重。

D.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同歸故國時已是“鬚髮盡白”,可見他以國家的利益為先,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確實令人敬佩。

5.請把下面課文中的文言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

(1)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過秦論》)

(2)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師説》)

【回答】

1.B

2.D

3.B

4.C

5.(1)秦人沒有破費一支箭桿失去一支箭的耗費,可是天下的諸侯已經疲憊不堪了。

(2)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

【分析】

1.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解答本題,考生可以根據實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斷它的詞*,根據詞*進而推斷它的詞義。B項,“秩:有條理”錯。“秩中二千石”的“秩”意思為:俸祿。故選B。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然後根據虛詞在句中的位置辨析用法。

A項,“揚名於匈奴”中“於”是介詞,譯為“在”;“而青於藍”的“於”是介詞,譯為“比”。

B項,“因與武決”的“因”是連詞,譯為“於是”;“因擊沛公於坐”的“因”是介詞,譯為“趁機”。

C項,“還,乃為典屬國”的“乃”是連詞,譯為“於是”;“臣乃敢上璧”的“乃”是副詞,譯為 “才”。

D項,兩句中“以”都是介詞,都譯為“憑藉”。

故選D。

3.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的古今異義。解答本題,考生可以根據實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斷它的詞*,根據詞*進而推斷它的詞義,再分析它的現代含義。

A項,“武等實在”中的“實在”在古文中譯為“確實還活着”;今意為“1紮實、地道。2誠實。3的確。4其實。”

B項,“復終身”中的“終身”古今含義相同,都譯為“一生;終生”。

C項,“武來歸明年”中的“明年”譯為“第二年”;今意為“下一年”。

D項,“衞將*張安世薦武明習故事”中的“故事”譯為“典章舊例”,今意為“1.真實的或虛構的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有連貫*,富吸引力,能感染人。2.文藝作品中用來體現主題的情節,故事梗概。3.之前的事。”

故選B。

4.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解答本題,要求考生認真審題,提幹要求“下列對文段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考生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對選項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即可得出*。本題C項“可見他對蘇武的敬重”錯誤,無中生有。文中未體現“敬重”。故選C。

5.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

本題(1)中“亡”譯為“破費”,“矢”譯為“箭”,“遺”譯為“失去”“鏃”,“困”譯為“疲憊”。

(2)“師”譯為“學習”,“道”譯為“道理”,“夫庸知……乎”譯為“哪裏用知道……呢”。

【點睛】

參考譯文:

漢昭帝登位,幾年後,匈奴和漢達成和議。漢廷尋求蘇武等人,匈奴撒謊説蘇武已死。後來漢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請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見到了漢使,原原本本地述説了幾年來在匈奴的情況。告訴漢使者要他對單于説:“天子在上林苑中*獵,*得一隻大雁,腳上繫着帛書,上面説蘇武等人在北海。”漢使者萬分高興,按照常惠所教的話去責問單于。單于看着身邊的人十分驚訝,向漢使道歉説:“蘇武等人的確還活着。”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單于召集蘇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經投降和死亡的,總共跟隨蘇武回來的有九人。

蘇武於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長安。蘇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當初壯年出使,等到回來,鬍鬚頭髮全都白了。

蘇武歸漢第二年,上官桀、子安與桑弘羊及燕王、蓋主謀反,蘇武的兒子蘇元因參與上官安的*謀,而被處死。起初,上官桀、上官安與大將*霍光爭權,上官桀父子屢次把霍光的過失記下交給燕王,使燕王上書給皇帝,告發霍光。又説蘇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漢廷後,只做典屬國。而大將*屬下的長史官並無功勞,卻被提升為搜粟都尉,霍光專權放肆。等到燕王等人謀反,被殺,追查處治同謀的人,蘇武一向與上官桀、桑弘羊有舊交,燕王又因蘇武功高而官小數次上書,替他抱不平,他的兒子又參與了謀反,主管刑獄的官員上書請求逮捕蘇武。霍光把刑獄官的奏章擱置起來,只免去了蘇武的官職。

過了幾年,昭帝死了。蘇武以從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參與了謀立宣帝的計劃,賜封爵位關內侯,食邑 三百户。過了很久,衞將*張安世推薦説蘇武通達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遺言曾講到蘇武的這兩點長處。宣帝召來蘇武在宦者令的衙門聽候宣召。多次進見,又做了右曹典屬國。因蘇武是節*顯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兩日入朝,尊稱他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優寵他。蘇武把所得的賞賜,全部施送給弟弟蘇賢和過去的鄰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點財物。皇后的父親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樂昌侯、車騎將*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吉,都很敬重蘇武。

蘇武年齡八十多,神爵二年病逝。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