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曾經去過的,唐朝低眉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這渴望,薄薄涼涼的,...

來源:國語幫 2.8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曾經去過的,唐朝低眉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這渴望,薄薄涼涼的,...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後各題。

曾經去過的,唐朝

低眉

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這渴望,薄薄涼涼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在唐朝,他們隱居山林,屋子四周遍植芳竹。一推門就可以看見西嶺含着千秋雪。在月光燦爛的夜晚聽得見蟲鳴。豆花嫵媚的香味固執地侵到人們的夢境。溪水,潺潺流淌,就在家不遠的山坡上。

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也沒有住在山林的福報,就只好在唐詩裏避暑,把一本唐朝詩集置放在我那明式的案頭,手撫案几上樹木的花紋,耳朵裏一條洞簫的河流淌過。唐詩,這是古時候的爺爺給我們講過的童話呀。我在爺爺給我講的童話裏臆想隱居山林的清氣,看見空山明月苔花如米,竹林喧譁浣女歸。蓮花弄影。草木幽香。人與天合一。有誰能夠回到古時候?我不能。我們住在鋼筋水泥的屋頂,密不透風,結實,而沉悶。聽不見風聲,也聽不見雨。老了以後我是一定要隱居山林的。在一個舉頭可以望見青山隱隱的地方,築一間矮舍。四周遍植竹林。屋檐下就長點青苔吧,它總是在幽暗的地方開一米白花,不會嚇到你。月亮大了的時候我就啜一口小露水,喝一口清風明月。你要相信,有些人是需要喝露水的。月亮很小的時候,我可以在地面上等待,和遙望。而云朵這樣東西,我是不會捉它的。它是天上的蓮花呀。輪廓天真,無邪。來自古時候。就讓它一直在天空中開放吧。

除了在唐詩裏避暑,也常常在聲音裏避暑。每天枕着一種禪意的聲音入睡,人清如竹。簫。巴烏。笛子橫吹。古箏淙淙。這些,就是竹子們的古時候,我們的童年。竹子們身體裏的禪意通過聲音慢慢地滲入體內,在內心滴翠。呀,我們每天都像疾嘯的箭,*入那遙遠的荒漠。清秀的聲音讓我們淬火,慢下來,停留。種點竹子吧,就在心田。不僅心有古意,而且心有翡翠。

夏天的午後醒來,會聽見空調嗡嗡的聲響。唉,可憐的人類。總是在透支我們的未來,依靠物質而生活。在古時候,如果你睡醒。聽得見雨聲淅瀝,敲在屋頂,就像春天在呼喚種子。古時候,人們做出來的夢,像一支印度檀香伸出來的懶腰。裊裊娜娜,向上,到達那住着仙女的天際。

還沒老去的時候,讓聲音在我的體內隱居吧。我也可以在我的新居窗前,種一叢竹子,風吹來,會沙沙響。晴好的天氣,把蔭涼投在我的牀上。有月亮的晚上,把影子映在我的窗上。我可以在月亮很大和很小的時候,走在通往竹林的路上。躺在一片湖水的邊上,仰望星空,聽微風響。

還沒老去的時候,讓聲音在我的體內隱居吧。我也可以在我的新居窗前,種一叢竹子,風吹來,會沙沙響。晴好的天氣,把蔭涼投在我的牀上。有月亮的晚上,把影子映在我的窗上。我可以在月亮很大和很小的時候,走在通往竹林的路上。躺在一片湖水的邊上,仰望星空,聽微風響。

這時我就能聽到那些久遠的呼喚。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

6.為什麼作者“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

7.這篇文章在語言上有什麼特*?請簡要分析。

8.作者説“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又説“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這是否矛盾?請簡述理由。

9.請結合文章內容,探究本文所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回答】

6.①在唐詩裏避暑,享受一份清涼;②在禪意的聲音中入睡,享受一份古意。(每點2分)

7.①想象生動。如“這渴望,薄薄涼涼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渴望”描寫得具體可感。

②優美抒情。如“運用多個抒情意象,充滿詩情畫意。”

③簡潔明快。如“簫、巴烏、笛子橫吹,古箏淙淙。”運用短句,簡潔凝練,節奏明快。

④含蓄藴藉。如“竹子們身體裏的禪意通過聲音慢慢地滲入體內,在內心滴翠。”語言含義豐富,從而具有了多重思想感情。

⑤化用唐詩。如“看見空山明月苔花如米,竹林喧譁浣女歸,蓮花弄影,草木幽香。”多處化用唐人詩句,使文章內容豐富。

(答出三點或類似意思,並分析得當即可得6分。)

8.不矛盾。作者本人無法回到唐朝,但可以從唐詩中,從唐人的詩意生活中感受到唐朝的魅力。

9.對唐人詩意生活的渴望與嚮往,對喧囂、浮躁的物質文明的排斥與反感,對無法改變現實生活的無奈與感傷。(答出三點或類似意思,並分析得當即可得6分。)

【解析】

6.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為什麼作者‘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這是考查學生的篩選和概括能力。文章第二段説“也沒有住在山林的福報,就只好在唐詩裏避暑,把一本唐朝詩集置放在我那明式的案頭,手撫案几上樹木的花紋,耳朵裏一條洞簫的河流淌過”,第三段説“除了在唐詩裏避暑,也常常在聲音裏避暑。每天枕着一種禪意的聲音入睡,人清如竹”,結合這兩處內容進行概括即可。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屬於信息的篩選概括題。解答此類題目要注意如下幾點,一是審題,從題幹中明確篩選的方向,並以此到文中確定區域,比如本題中,“為什麼作者‘在每一個夏天,都生出一層回到唐朝的渴望’”,應結合夏天的特點找到作者在唐詩中獲得的感受;二是確定區域,從題幹來看,本題的*主要應在第二三兩段。

7.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這篇文章在語言上有什麼特*?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文章的語言特*。首先要了解散文的語言一般有哪些特*,再結合文章的具體語言進行分析。從修辭上來看,比如第一段中,“這渴望,薄薄涼涼的,像抹在蛋糕上的蜜”,把抽象的“渴望”寫成了可以感知的“薄薄涼涼”的蜜,化無形為有形,化虛為實。從句式上來看,文中長句短句交錯,句式多變。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語言技巧(特*)的答題術語:遣詞技巧, ①句子長短相間,整散交錯,既有整齊勻稱之美,又有流動變化之美,使行文自然流暢,音韻*,極富藝術感染力。  ②善於運用……修辭(排比、對偶、反覆、反問、設問) 句,……地表現了(突出了)……(句子的主要內容)。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比擬,擬人親切感人,感情鮮明;擬物新穎別緻。生動形象 ;借代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形象代抽象,委婉含蓄又生動形象;誇張,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對比,揭示好同壞,善同惡,美同醜的對立,使人們在比較中得到鑑別;使所表現的事物特徵或所 闡述的道理觀點更鮮明、更突出。鑑賞用語:①善用疊詞或擬聲詞,既有形象美,又富音韻美,讀起來琅琅上口;②十分注重煉字(或推敲字詞),有力地表現了…… 中段 末段。 

8.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作者説‘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又説‘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這是否矛盾?請簡述理由”。此類題目應先回答“不矛盾”,然後結合兩句話分析其意思,體現其不矛盾之處。“我沒有辦法回到唐朝”,這句是説人無法回到唐朝;“這呼喚,來自我曾去過的唐朝”,此處説的“去過的唐朝”,是説藉助唐詩體味到唐朝人的詩意生活,感受到他們的生活狀態。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理解句子的含義,必須聯繫具體語境,透過詞句的表面義,體味其內涵。對使用了修辭方法的句子,一般先分説(關鍵詞的本義),再總説(整句話的意思);對含蓄雋永的句子一般先表層(句子本身強調的內容),再深層(作者思想感情、觀點態度)。把握中心,整體領悟;瞻前顧後,審讀語境;抓關鍵詞,揣摩句意;辨析修辭,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比如本題中,應結合具體的語境來分析兩句話的含義,要特別體會“沒有辦法回到”和“我曾去過”這兩處所指的不同,明確其不矛盾的原因所在。

9.

試題分析:題幹問“請結合文章內容,探究本文所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是一道探究思想感情的題目。首先從審題中明確探究的方向——感情,然後明確答題的模式——對……(對象)的……(情感詞),接着應從文中找出所寫的對象,比如唐朝的詩意生活、現實生活中的喧囂浮躁的物質文明等等,最後分析作者對這些對象的情感。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本考點是對閲讀作品的較高的要求。它需要讀者有正確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為“價值判斷”是指作品本身反映出來的作者對人生價值、時代精神、人文情懷、道德情*等方面的評價尺度,“審美取向”是指作品中表現出來的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醜”的摒棄;對正義光明的歌頌讚美,對黑暗邪惡的鞭撻批駁;對弱小者的悲憫,對恃強者的憎惡等藝術美感的取向,等等。比如本題中,考生應找出作者在文本中流露出的對唐朝生活和現今生活的態度,然後再依據具體的模式進行答題。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