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中進士第,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

來源:國語幫 3.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中進士第,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中進士第,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衝,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羣盜。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慄。加直集賢院。坐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歐陽修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待制,修遂知制誥。逾歲,概始代之。蘇舜欽等以羣飲逐,概言:“預會者皆館*名士,舉而棄之,①觖士大夫望,非國之福也。”不報。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擢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

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題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閲。”元豐六年薨,年八*。贈太子太師,諡曰康靖。

概秉心各平,與人無怨怒。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恤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獄,概獨②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

(《宋史·趙概傳》,有刪節)

注:①觖:jué 因不滿意而怨恨。②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11.文中劃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

B.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

C.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

D.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

1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居注是我國古代記錄帝王的言行錄,包括除了皇帝宮中私生活外的種種言行, 一般不外傳,僅作為撰修國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B.樞密使是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大臣擔任,宋以後改由宦官擔任,樞密院是管理*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

C.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稱,蓋指官員辭職歸家。

D.贈,是古代朝廷對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後追封爵位官職。有時朝廷還會根據各文臣武將的生前事蹟給予稱號以褒貶善惡,是為諡號。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概,年少時勤奮學習能自力,器量見識宏遠。秉*和平,與人沒有怨仇。考中進士後,因才幹突出,得到皇帝的賞賜。

B.趙概在洪州任上,解除了章*的水患,果斷地處理了把持郡裏事務,行不法之事的屬官鄭陶、饒奭,終因澠池縣令張誥的過失受牽連而被免職。

C.趙概對朝廷忠耿盡職,即使退居在家,一改一些官員因年老辭官回家後,唯恐自己的一些説辭、議論等傳到朝廷的做法,用編書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納諫。

D.趙概因張誥被貶職六年,但他對張誥念念不忘,張誥死後,趙概對他的家人照顧非常周到。連一向對他冷淡的歐陽修最終也為之折服。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

②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示天下?

【回答】

11.D

12.B

13.B

14.①有從容州駐地逃回而違禁夜行的士卒,趙概殺了這些士兵示眾,並趁機抓捕了陶、奭二人進行抵罪。(“定語後置”1分,“徇”1分,"因"1分,大意2分)②陛下當初還當面訓示郭申錫不要表面順從,現在要罷免他,(這樣的話,陛下)拿什麼來向天下人解釋呢?(“諭”1分,“黜”1分,“賓語前置”1分,大意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1.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前,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關係。也可藉助文段的一些特徵巧妙斷句,比如藉助虛詞(發語詞、句末語氣詞、時間詞等),藉助句式,藉助修辭(對偶、排比、頂針、反覆等),藉助對話詞“曰”、“雲”等,根據句子的結構成分等。如本句中的動詞“知”“為”“ 言”“去”。

【考點定位】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斷句,能力層級為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對淺易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有了一定的語感,讀到該停頓之處,就會自然而然地停頓,不必苦思。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

12.該題考核文學常識。B項,“唐時由大臣擔任,宋以後改由宦官擔任”錯,應為“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使一職始置於唐後期,以宦官充任,五代時改由士人充任,後又逐漸被武臣所掌握,辦事機構也日益完善。為適應連年戰爭的局面,樞密使把*政大權握於一己之手以便宜從事,樞密使的職掌範圍擴大到了極限,樞密使的地位迅速上升,“權侔於宰相”。但到了宋代,樞密使制又發生了變化,其任職者由五代時的武將逐漸轉為以文官擔任,職權範圍逐步縮小。)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易錯*示】*古代文化常識:一、人的稱謂;二、古代職官;三、天文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舉制度;六、風俗禮儀;七、飲食器用;八、音樂文娛;九、文史典籍;十、目錄辭書;十一 古代*制。該題幹中, A項考核“文史典籍”,B項、C項、D項考核“古代職官”。

13.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B項,“終因澠池縣令張誥的過失受牽連而被免職”是升任直集賢院後的事,而非洪州任上。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比如本題的B項,考生就應到文中找到相關內容,然後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即可發現,“洪州任上”錯。

14.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本題中,要掌握以下關鍵字詞的翻譯:第一句,“定語後置”1分,“徇”1分,"因"1分,大意2分。第二句,“諭”1分,“黜”1分,“賓語前置”1分,大意2分。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時勤奮學習能自力,器量見識宏遠。中進士,任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幹突出)仁宗當面獎賜他金銀錦帛。

趙概從京城到洪州任職,洪州西南靠近章*,有河水氾濫的憂患,趙概築河堤長二百丈,高五丈,用來阻擋河水的衝擊,章*水患得以解除。屬官鄭陶、饒奭把持郡裏事務,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們。洪州的歸順士兵,都是以前的強盜。饒奭編造流言説:“士兵得到的餉米都是陳舊腐爛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給更換好米,士兵將要生變。”趙概沒有搭理。有從容州駐地逃回而違禁夜行的士卒,趙概殺了這些士兵示眾,並趁機抓捕了陶、奭二人進行抵罪,(這樣以來)整個洪州府都為之驚懼。升任直集賢院。(趙概)因舉薦澠池縣令張誥之失而被免職,很長時間後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趙概編修起居注。歐陽修是後來(被召編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歐陽修,(但)難在不好超越次序(進行提拔)。趙概知道後,主動請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為章*待制,歐陽修於是任知制誥。一年多,趙概才取代歐陽修。蘇舜欽等人聚眾宴飲被罷逐,趙概説:“參加宴飲的都是館、*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們罷免,會讓士大夫們因不滿而生怨恨,這非國家之福。”(最終蘇舜欽等人)沒被上報朝廷。諫官郭申錫因議論有關事情違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於他,趙概説:“陛下當初還當面訓示郭申錫不要表面順從,現在要罷免他,(這樣的話,陛下)拿什麼來向天下人解釋呢?”皇上因此沒有對郭申錫治罪。任職鄆州、應天府,代韓絳任御史中丞。韓絳因奏議張茂實不應主持宿衞一職被罷職,趙概上任後,首先奏議這件事,張茂實最終沒能任宿衞一職。趙概被提拔為樞密使、參知政事。幾次借年老要求辭職。

熙寧初年,趙概任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任吏部尚書,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書,從來沒有(先例)。(後來趙概)以太子少師這一身份(或:職務)辭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諫爭之事,編寫《諫林》一百二十卷呈給皇上。神宗賜詔説:“因年老辭官回家的官員,一般都是以不讓自己的説辭、議論等傳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即使退處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當把這本書放在座右(指拿起來方便),不時地用來審視閲覽。”元豐六年去世,年八*。贈太子太師,諡康靖。

趙概秉*和平,與人沒有怨仇。雖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沒有説什麼,但暗地裏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們把他比作劉寬、婁師德。(趙概)因張誥被貶職六年,(但)他對張誥念念不忘,張誥死後,趙概對他的家人照顧非常周到。歐陽修對待趙概一向冷淡,(但)等歐陽修有了訟案,只有趙概一個人向皇帝上奏章認為他無罪,説歐陽修是被仇人誣陷,不能讓天下法律(因判罰不當而)被人報怨。歐陽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開始歎服趙概是一個長者。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