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煙台大學62歲保潔員吃學生剩飯:不缺錢怕浪費記者李謙劉穎超煙台台記者張斐斐【...

來源:國語幫 1.58W

問題詳情: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煙台大學62歲保潔員吃學生剩飯:不缺錢怕浪費記者李謙劉穎超煙台台記者張斐斐【...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煙台大學62歲保潔員吃學生剩飯:不缺錢怕浪費

記者 李謙 劉穎超 煙台台記者 張斐斐

【央廣網煙台11月19日消息】據*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10月20日,《新聞縱橫》關注了“煙台大學62歲的保潔員吳明華和他六位同事的故事”。這7位保潔員在學校食堂裏看到學生們吃剩下不要的饅頭和米飯,實在不忍心丟棄,就裝到塑料袋裏,留着自己晚上吃,生怕浪費了糧食。而這種做法,當時他們已經堅持了5個月了。

“*乾淨不丟人”是煙台大學4層食堂裏最新掛出的海報。下午5點半,記者和剛下課的學生們一起來到了生意紅火的窗口前。“煙台特*小吃,淄博特*小吃,*美食,韓國料理”,各個窗口都向外飄着香味,價格幾乎都不會超過15塊錢。62歲的保潔員吳明華,推着小推車穿梭在吃飯的學生中收拾餐具。把剩湯、剩飯倒進車上的泔水桶中,再把盤子摞好放進車裏,這些動作吳師傅做得熟練而又迅速。只是偶爾,他會把盤中看起來還不錯的主食留下,放進車上一個最小的塑料袋中。

晚上7點半,學生們陸續離開了餐廳,吳師傅看見工友羅師傅和其他幾個人已經坐下吃飯,便也帶着裝着剩米飯的塑料袋走了過去。雖然只有幾步路,但看到旁邊桌上還有一盤學生剛剛剩下、看起來還很完整的炒茄子,吳師傅順手拿起來,沒人疑問,沒人抬頭,甚至沒有任何停頓,大家夾起了還冒着熱氣的茄子,就着桌上的洋葱、豆腐、捲心菜,開始吃飯了。

第一個帶頭吃剩飯的吳明華是吉林省伊通縣人,曾經是村裏的小學教師。孩子定居煙台後,他也搬到了這裏。吳師傅説家裏並不缺錢,這麼做就是不想浪費。

吳明華:就是不掙錢孩子也給錢,他們不同意出來幹活。

煙大4層一共十多名保潔員中,陸續有6人開始效仿起吳師傅的做法。他們中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53歲,都來自農村,經歷過艱苦生活。他們中甚至有人的孩子就在這裏上班。比如,羅玉龍的兒子羅國勝從一開始就很反對爸爸吃剩飯。

羅國勝:他説怪可惜的,他説他們那些人都能吃,我也能吃,擔心老人吃涼的不好,這麼大歲數撿着吃也不好。

但孩子們的反對並沒有阻礙老人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現在食堂的剩菜剩飯和以前相比,顯然有了改觀。

食堂經理劉建新:通過他們這些工人的身體力行可能讓學生感觸很深,剩的比以前少很多。

老闆娘楊燕:改善多了,大學生過來要半碗米飯、半個饅頭,以前從來沒有這種情況。

煙台大學校長房紹坤介紹了這變化背後的新規定:現在學生可以買半份菜、買半份飯,以適應不同學生羣體的需求,保潔員為廣大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勤儉節約的課。

快要離開時,記者不經意間問了吳師傅一句:如果有一天沒有剩飯了會怎樣?

吳師傅的回答幾乎沒有任何思考:沒有剩飯那不是更好了嘛!但我想那是不可能的。

儘管認為浪費避免不了,但説起自己的行為,吳明華也絲毫不含糊。

吳明華:一粒糧食一滴汗,一個餐廳一天要節約幾斤糧食,一年呢?一個學校節約這麼多,一個省的呢?全國呢?就這麼尋思自己該這麼節約點。

從節目播出吳明華和他同事們的故事到現在,已經又過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了,這期間,很多同學在表示深受感動的同時,更加強了自我約束,也自發地對節約糧食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倡議。

除了在校學生,更多的年輕人也在網絡上發起了討論。現在的物質生活如此豐富,像吳明華那個歲數的人,他們經歷過的那種物資短缺甚至餓肚子的生活,現在的年輕人幾乎無法想象。像吳明華這樣的人、這樣的做法、這樣的觀念,現在是不是已經過時了?

微博上有位網友説:節約已經是傳統的、過時的觀念了,還有多少人願意“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呢?畢竟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認識也不同了。

微博用户“劉書禮1947”也是一位66歲的老人,他説,吳明華62歲,應該跟我一樣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經歷了,知道得深,體會得深。**向來是勤儉節約的,“食求果腹,衣求蔽體”的傳統一直保持了幾千年。現在改革開放了,物質生活是豐富了,但祖先的傳統美德不能丟。

微博用户“越看阿信越帥的小白”説,我們宿舍就會買了飯帶回來,大家一塊吃,不會剩。

“潮流人生韓董”説:作為一個城市孩子,從來沒有體會過農民伯伯的艱*,但父母從小就教育我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果實。

(1)下列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兩項是(  )

A.消息的開頭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介紹了這篇新聞的主要內容,煙台大學的7位保潔員在學校食堂裏吃學生剩下的饅頭、米飯。

B.消息中,寫62歲的保潔員吳明華,推着小推車穿梭在吃飯的學生中,是為了表現老人能及時發現學生丟棄的飯菜,表現老人的節儉。

C.作為第一個帶頭吃剩飯的吳明華老人,曾經是教師。他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家裏缺錢,而是要身體力行地向學生傳遞節儉的美德。

D.作者在文中採用正反對照的手法,寫老人的兒子對老人做法的反對,寫學生丟下的“還冒着熱氣的茄子”,很好地塑造了老人的形象。

E.從眾多網友對這件事的評價中可以看到,人們對7位老人的做法是一致稱讚的,這不僅豐富了新聞的內容,也顯示了這則新聞的價值。

(2)吳明華等保潔員吃剩飯的舉動促使學校和學生髮生了怎樣的轉變?

(3)這條新聞曾獲得第二十四屆“*新聞獎”,試結合文本,從新聞的社會價值角度分析它獲獎的原因。

(4)有人認為保潔員吃剩飯是一種“悲情教育”,不可取;也有人認為保潔員的行為在傳遞着正能量,值得讚賞。結合文本,説説你的看法。

【回答】

(1)AC

(2)①促使學校由原來漠視學生浪費糧食轉為*新規定創造條件讓學生節約糧食。②促使學生由原來隨意浪費糧食轉為加強自我約束,宣傳、倡議並踐行節約糧食。

(3)①勤儉節約永遠不會過時;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③管理要以人為本,要從實際需要制定制度;④要建立一種讓人向善的機制。

(4)一、認為不可取。①吃剩飯固然減少糧食浪費,但所發揮的作用還是有限的,靠幾個保潔員吃剩飯是無法杜絕浪費糧食的現象。②吃別人的剩飯,並不是衞生的事,一旦吃出病來,就不是小事。③教育大學生節約糧食最主要靠學校的老師,而讓大學生必須和能夠節約糧食靠的是學校制度的設計。二、值得讚賞。①保潔員吃剩飯的事情向學生傳遞着“節約也是一種習慣”的理念,充滿着正能量,令人感動,令人欽佩。②保潔員吃剩飯畢竟促使了學校和學生髮生了較大的改變,在一定範圍內發揮了作用。③保潔員吃剩飯還告訴人們,善行不論形式、不分大小,都是有意義的。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對文本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B項,“吳明華推着小推車穿梭在吃飯的學生中”是為了收拾餐具,是其工作;D項,“正反對照”説法不準確;E項,“一致稱讚”不當。

【考點定位】分析語言特*,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信息。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辯*法為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説。文章是傳記,傳記最重要就是真實*,時間、時間力求準。

(2)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吳明華等保潔員吃剩飯的舉動促使學校和學生髮生了怎樣的轉變?”此題可以從學校和學生兩個方面回答。學校方面,可以結合校長房紹坤的介紹概括;學生方面,可以結合老闆娘楊燕的話概括。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去粗取精。基本要點有二:一是切塊法,即在鎖定與*有關信息句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包圍圈,將目光鎖定在一段或幾段中的某一“塊”。可以依據寫作的角度切塊,也可以依據內容上的關鍵詞切塊,還可以依據語句上的連接詞(關聯詞、序數詞、*入語、介詞等)切塊。二  是抽條法,即在鎖定“塊”的基礎上,分出“條”來抽取*信息然後再提煉概括。有時候與*有關的信息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塊”,而是分佈在全文的各部分,這就要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點面結合,逐一摘取,避免遺漏。瞄準目標。目標語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語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語句或精要語句。瞄準目標語句,依題幹要求進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準確地解決問題的關鍵。

(3)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這條新聞曾獲得第二十四屆‘*新聞獎’,試結合文本,從新聞的社會價值角度分析它獲獎的原因。”解答這個題目,首先要看新聞當事人的情感態度,再結合當今的社會情況,挖掘新聞現象背後的意義,言之成理即可。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去粗取精。基本要點有二:一是切塊法,即在鎖定與*有關信息句段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包圍圈,將目光鎖定在一段或幾段中的某一“塊”。可以依據寫作的角度切塊,也可以依據內容上的關鍵詞切塊,還可以依據語句上的連接詞(關聯詞、序數詞、*入語、介詞等)切塊。二  是抽條法,即在鎖定“塊”的基礎上,分出“條”來抽取*信息然後再提煉概括。有時候與*有關的信息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塊”,而是分佈在全文的各部分,這就要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點面結合,逐一摘取,避免遺漏。瞄準目標。目標語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語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語句或精要語句。瞄準目標語句,依題幹要求進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準確地解決問題的關鍵。

(4)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有人認為保潔員吃剩飯是一種‘悲情教育’,不可取;也有人認為保潔員的行為在傳遞着正能量,值得讚賞。結合文本,説説你的看法。”從題乾的提問來看,這是一道探究題,在探討類似問題時,需要探討文本之中藴含的傳主的人生觀和人生價值,*不止一種,只要學生梳理出合理角度即。題目給出了兩個相反的角度,首先要選擇一個,不能兩者兼顧,確定自己的觀點,然後結合新聞的價值和自己的理解,對觀點進行論*,要注意嚴密、有條理,自圓其説。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探討文本反映得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尤其是我們這一代人和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遍價值影響,並對作者的觀點態度和藝術處理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探討類似問題時,需要探討文本之中藴含的傳主的人生觀和人生價值。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觀點:明白無誤地表明觀點。這是第一個得分點。引據:恰當引用論據,遵循“內引外聯”的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聯繫現實狀況。論述:即歸結回扣觀點,簡要作結。最後整合信息,分條陳述,(1)要點須全面;(2)陳述有條理。作為綜合闡述題,觀點明確,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是得分的關鍵點。具體步驟:第一句:應寫自己的觀點,句式是“我認為„„”或“我贊同„„”。接下來,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點羅列。最後,可加總結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數、超範圍,可不寫總結句。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