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勸...

來源:國語幫 1.21W

問題詳情:

 (23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勸...

 (23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國之俗,貪狼強力,寡義而趨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勸以賞,而不可厲以名。被險而帶河,四塞以為固,地利形便,畜積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淮南子·要略》

    材料二  孝文帝(公元467年-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諡號孝文皇帝。485年馮太后、孝文帝頒佈了均田令,495年正式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採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材料三  王安石變法,指北宋時期,大臣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國以來積弊的一場改革。新法立意雖好,但並未處理好具體實行的問題以及與反對者的關係,於是與反對者長期反覆地爭鬥,導致處於被批評的局面,但是一些具體措施還是保留了下來。

請回答:

(1)材料一從哪四個方面概述商鞅變法的條件?(4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變法的共同點是什麼?(4分)

(3)依據材料二和材料三並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變法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處。(4分)從內容上看,二者的側重點各是什麼?(2分)

(4)簡述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變法在土地改革上採取了哪些措施,各有什麼積極作用?(9分)

【回答】

26.*:

(1)民風民俗;地理環境;物質基礎;統治者的抱負。(4分)

(2)都獲得了成功;都順應歷史發展潮流;都改變了原有的生產關係;都觸動了舊貴族的利益。(4分)

(3)都是在社會矛盾尖鋭和激化的情況下進行的;目的都是維護其統治。(4分)

     側重點:前者是漢化政策;後者是理財策略。(2分)[(2分)]

(4)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土地可以買賣。從法律上確定了土地私有制。(3分)

孝文帝改革:頒佈均田令,實行均田制。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有利於北方社會經濟的回覆和發展。(3分)

王安石變法:實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打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勢力,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3分)

 

知識點: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商鞅變法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