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

來源:國語幫 1.08W

問題詳情:

(4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

(4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

                                        ——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聖王之慾來,商又使其願出於途者(指流通),蓋皆本也。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1)閲讀材料一,説明黃宗羲與商鞅思想相比,發生了什麼變化?(4分)結合時代背景分析變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與1894年*茶葉產銷量統計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1894年

數量(萬擔)

比例(%)

數量(萬擔)

比例(%)

內銷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銷

50

23.22

215.44

55.68

產量

215.29

100

386.92

100

(2)材料二反映了什麼現象?(4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現象的成因以及對*經濟結構的影響。(12分)

材料三:1953年2月,**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農民在分散經營中所發生的困難,要使廣大貧困的農民能夠迅速地增加生產而走上豐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國家得到比現在多得多的商品糧及其他工業原料,同時也能提高農民的購買力,使國家的工業品得到廣大的市場,就必須提倡‘組織起來’。”    ——《農村政策文件選編》(一)

(3)根據材料三指出,**提出將農民“組織起來”的理由,(12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50年代*將農民“組織起來”的得與失。(8分)

【回答】

(1)由重農抑商到工商皆本。(4分)原因: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市民工商階層壯大,經世致用思想興起。(4分,任意一點)

(2)現象:產生擴大,外銷增長,比例超過內銷。(4分)原因:列強侵略,*被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4分)影響:小農經濟逐步瓦解(4分),有利於商業發展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髮展。(4分)

(3)理由: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不能滿足國家工業化所需要的糧食和原料(4分)擴大工業品市場(4分)幫助農民走上富裕道路(4分)。得:1953年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社會主義*,推動生產力發展。(4分)失:1958年在農村開展*公社化運動,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是導致國民經濟嚴重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4分)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