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康熙鬆*府志》記載“農暇之時,(鬆*)所出布匹,日以萬計,以織助耕...

來源:國語幫 2.79W

問題詳情:

(2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康熙鬆*府志》記載“農暇之時,(鬆*)所出布匹,日以萬計,以織助耕...

(24分)閲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康熙鬆*府志》記載“農暇之時,(鬆*)所出布匹,日以萬計,以織助耕,女紅有力焉”。

材料二 《蘇州風俗考》記載明代蘇州紡織業情況是“郡城之東,皆習機業,工匠各有專能,匠有常主(機户),計日受值。……若機户工作減,此輩衣食無所矣”。

材料三  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妊,多治麻絲葛緒捆布黲,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四 清雍正帝説:“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勸導,使民知本業為貴。”

材料五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認為:“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本妄議抑之。夫工固聖王之所欲來(想要的),商又使其願出於途者(指流通),善皆本者”。

(1)材料三反映出的現象與材料二反映的現象是否相同?為什麼?它對材料二反映出的社會現象會造成什麼影響?(3分)

 (2)材料二反映出蘇州紡織業的哪些社會現象?這些現象表明的本質是什麼?簡述促進這些新現象出現的有利因素。(10分)

 (3)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出現的原因是什麼?這種生產方式有何特點?(5分)

 (4)材料五黃宗羲的觀念相比於材料四的觀點發生了什麼變化? 簡單評價黃宗羲的這一觀念.(6分)

【回答】

 (1)不同。(1分)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經濟下男耕女織的生產方式,不是資本主義萌芽。(1分)

 影響:起阻礙作用。(1分)

(2)現象:紡織業發達;工匠與機户之間存在僱傭關係;工匠無生產、生活資料。(3分)

本質:資本主義萌芽產生。(2分)

有利因素: 高產農作物的引進,經濟作物種植區域的擴大; 區域間的長途販運興盛: 工商業市鎮的大量興起,國內市場的擴大等; 勞動力市場的出現;一條鞭法的實施。(5分)

(3)反映了我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1分)

生產工具和耕作技術的進步是其出現的原因。(2分)

特點:男耕女織、自給自足。(2分)

(4)黃宗羲認為工商為本。(2分)

評價: 黃宗薯的觀點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在思想領域的反映,代表了新興市民當時社會發展的進步觀點。(4分)

知識點:古代*的經濟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