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文言文閲讀,完成後面小題。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

來源:國語幫 3.35W

問題詳情:

課內文言文閲讀,完成後面小題。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

課內文言文閲讀,完成後面小題。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節選自《廉頗藺相如列傳》)

11.下列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口舌:能言善變

B.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去:離開

C.公之視廉將*孰與秦王         孰:熟悉   

D.鄙賤之人,不知將*寬之至此也 鄙賤:見識淺薄

12.下面對選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澠池之會”後,廉頗對於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稱要羞辱相如,這表現出了他為人魯莽、妄自尊大、胸襟狹窄、斤斤計較於名位之爭的缺點。

B.藺相如在知道廉頗要羞辱自己的時候,採取的是退讓迴避的態度,或稱病不朝,或隱車避匿,表現了明大義、識大體和不計私怨,以國家前途為重的品質。

C.廉頗在聽到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的話後,大為感動,也很慚愧,立即負荊請罪,表現出*格坦率、忠心愛國、勇於改錯等*格上的優點。

D.選文主要記述了廉藺之間的矛盾從激化到解決的過程,作者對廉頗的忠於國家和勇於改過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對藺相如的懦弱有些許的不滿。

13.把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以曾參之賢,與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則慈母不能信也。

(2)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回答】

11.C

12.D

13.(1)憑藉曾參的賢德,以及(他)母親(對他的)信任,三個人懷疑他(殺人),那他的母親(都對他產生了懷疑)而不信任(他)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把國家的急務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頭啊。

【解析】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能力。思考時,要靠平時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在課外文言文閲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C項,孰:誰。故選C。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解釋,要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並且要根據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的解釋,以使句子前後語氣通暢、意義明白正確為標準。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

12.

試題分析:本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D項,“但對藺相如的懦弱有些許的不滿”這一説法有誤。故選D。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內容歸納題的答題技巧: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敍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蹟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格陳述是否恰當。

13.

試題分析: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翻譯時需重點翻譯的詞語:以、而、則、信、所以、私仇。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