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我的秦腔記憶在瓦溝裏的殘雪尚未融盡的古戲樓前,擁集着幾乎一律黑*棉襖棉褲的老...

來源:國語幫 7.27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我的秦腔記憶在瓦溝裏的殘雪尚未融盡的古戲樓前,擁集着幾乎一律黑*棉襖棉褲的老...

閲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題。

我的秦腔記憶

在瓦溝裏的殘雪尚未融盡的古戲樓前,擁集着幾乎一律黑*棉襖棉褲的老年壯年和青年男人,還有如我一樣不知子醜寅卯的男孩;伏天的戲台前,一片或新或舊的草帽遮擋着灼人的陽光,卻遮不住一條條淌着汗的紫黑*裸膀,汗腥味兒和旱煙味兒瀰漫到村巷裏。

我已記不得從幾歲開始跟父親去看戲,卻記着一個細節。在人頭攢動的戲台下,父親把我架在他的肩上,還從這個肩頭換到那個肩頭,讓我看那些我弄不清人物關係也聽不懂唱詞的古裝戲。我在這裏接受的音樂薰陶,是震天轟響的大銅鑼和酥脆的小銅鑼截然迥異的響聲,是間接許久才響一聲的沉悶的鼓聲,更有作為樂團指揮角*的扁鼓密不透風乾散利爽的敲擊聲。起初,我似乎對這些敲擊類和絃樂類的樂器音響沒有感覺,跟着父親看戲不過是逛熱鬧。

直到有一次,我跟父親走到白鹿原頂,聽到遠處樹叢籠罩着的那個村子傳來大銅鑼和小銅鑼的聲音,還有板胡和梆子以及扁鼓相間相錯的聲響,竟然一陣心跳,腳步不自覺地加快了,一種渴盼鑼鼓梆子扁鼓板胡二胡交織的旋律衝擊的慾望潮起了。自然還有唱腔,花臉和黑臉那種能傳到二里外的吼唱,曾經震得我捂住耳朵,這時也有接受的頗為急切的需要了;白鬚老生的蒼涼和黑鬚鬚生的激昂悲壯,在我太淺的閲世情感上銘刻下音符;小生和花旦的洋溢着陽光和花香的唱腔,是我最容易發生共鳴的妙音;還有丑角裏的醜漢和醜婆婆,把關中話裏最逗人的語言作最恰當的表述,從*到退場都被滿場子的鬨笑迎來送走……我後來才意識到,大約就從那一回的那一刻起,秦腔旋律在我並不特殊敏感的樂感神經裏,鑄成終生難以改易更難替代的戲曲欣賞傾向。

“*”結束後,被禁演多年的古裝戲重新上演了。各種看戲的人到傍晚時擁滿了道路。到處都能聽到這樣一句痛快的觀感:“這才是戲!”更有幽默表述的感慨:“秦腔到底又姓秦了!”這種痛快的感慨發自一個地域*羣體的心懷。“*”禁絕所有傳統劇目的同時,只推廣10個京劇“樣板戲”,關中的*劇團和鄉村的業餘演出班子,把京劇“樣板戲”改編移植成秦腔演出。我看過,卻總覺得不過癮,多了點什麼又缺失了點什麼——腔調是秦腔的,但內容卻與秦人生活無關。於是,就有了“秦腔不姓秦了”的調侃。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買回來一厚摞秦腔名家演出的錄音帶,不僅我把老藝術家的拿手好戲聽了個夠,我村子裏的老少鄉黨也都過足了戲癮。在寫作《白鹿原》的四年間,寫累了需要歇一會兒,我便端着茶杯坐到小院裏,打開錄音機聽一段兩段。久而久之,連我家東隔壁小賣部的掌櫃老太婆都聽上了戲癮,某一天該當放錄音機的時候,也許我一時寫得興起忘了時間,老太太隔牆大呼小叫我的名字,問我“今日咋還不放戲?”我便收住筆,趕緊打開錄音機。老太太哈哈笑着説她的耳朵每天到這個時候就癢癢了,非聽戲不行了……在諸多評説包括批評《白鹿原》的文章裏,不止一位評家説到《白鹿原》的語言,似可感受到一縷秦腔絃音。如果這話不是調侃,是真實感受,卻是我聽秦腔之時完全沒有預料得到的潛效能。

我在久居的日漸繁榮的城市裏,有時在夢境,有時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眼前會幻化出舊時儲存的一幅圖景,在剛剛割罷麥子的麥茬地裏,一個光着膀子握着鞭子扶着犁把兒吆牛翻耕土地的關中漢子,盡着嗓門兒吼着秦腔,那聲響融進剛剛翻耕過的濕土,也融進正待翻耕的被太陽曬得亮閃閃的麥茬子,融進台田邊沿坡坎上荊棘雜草叢中,也融進已搭着原頂的太陽的霞光裏。還有一幅幻象,一個坐在車轅上趕着騾馬往城裏送菜的車把式,旁若無人地唱着戲,嗓門兒一會兒高了,一會兒低了,甚至拉起很難掌握的“*腔”,在鄉村大道上朝城市一路唱過去……

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

                                               (取材自陳忠實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文章第一段寫到村裏人看戲的不同場景,説明了不管季節如何變化,秦地百姓看戲的熱情都不會減退。

B.在父親的點撥下,最初對秦腔音樂沒有感覺的作者逐漸找到欣賞門徑,進而形成自己的戲曲欣賞傾向。

C.作者認為,把京劇“樣板戲”改編移植成秦腔後,多了一些安靜少了點熱鬧,因此讓人覺得不夠過癮。

D.文中寫對秦腔名家演出錄音的欣賞,表現了作者對秦腔的迷戀,也反映出作者與秦地百姓的真摯情意。

E.作者創作長篇小説《白鹿原》的靈感,由欣賞秦腔名家錄音而激發,因此評論普遍反映其中有秦腔風韻。

17.通讀全文,回答下面問題。(7分)

(1)文章第三段詳盡描述了秦腔的音樂、唱腔、語言,有什麼作用?(3分)

(2)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秦腔到底又姓秦了”這句話的含意?(4分)

18.文章第六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兩個圖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的思想感情?(4分)

19.文章結尾説“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結合全文內容,聯繫你的生活積累和體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認識或感悟。不少於200字。(10分)

【回答】

16.(4分)A  D (本題考查對文本的綜合理解。B項中,“父親的點撥”於文無據;C項中“多了一些安靜少了點熱鬧”是對原文的曲解;E項中,作者創作長篇小説《白鹿原》的靈感,並非“由欣賞秦腔名家錄音而激發”,另也並非“評論普遍反映”,而是有“不止一位評家説到”)

        評分標準:答對一項,2分;兩項都對,4分。超出兩項,以前兩項為準。

17.(1)(3分)(本小題綜合考查對作者思想觀點的理解和對文本思路的梳理)

要點一:使讀者直觀感受秦腔的藝術特點。

要點二:形象表達了作者初聽秦腔時的感受。

要點三:説明秦腔對作者欣賞傾向的深刻影響。

要點四:照應上文寫出自己從看熱鬧到喜愛秦腔的變化過程。

要點五:為下文寫秦腔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影響作鋪墊。

評分標準:五個要點答出三個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2)(4分)(本小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釋)

    ①“*”中內容與秦人生活相去甚遠的秦腔,讓人覺得“秦腔不姓秦”;“秦腔到底又姓秦了”形象地傳遞了人們對秦腔恢復與秦人生活經驗和審美情趣的聯繫而感到的由衷喜悦;②表現出秦腔與秦人生活的密不可分,表達了作者對藝術迴歸生活的讚美之情。

要點①要點②各2分。意思對即可。

18.(4分)(本題考查對文學作品思想內容、作者情感的把握)

①作者首先通過這兩個幻景,形象地表現了秦腔帶給秦人秦地的幸福愉悦。②表達出作者對秦腔秦人以及秦地的真摯熱愛。

要點①要點②各2分。意思對即可。

19.(10分)(本題考查基於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對文本意藴的思考、領悟與闡釋)

評分標準:正確理解“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2分;提出明確合理的觀點或認識,2分;圍繞觀點或認識作分析,4分;語言表達,2分。

示例:“黃土在,秦人在,這腔兒便不會息聲”,是説黃土、秦人孕育了秦腔,以黃土、秦人為源,秦腔的生命力經久不衰。本文寫“*”中“秦腔不姓秦了”,就是針對秦腔脱離了秦人生活而言的。文章還寫到,飽含秦人生活*情與文化情感的秦腔滲透到文學作品的創作中,又形成了《白鹿原》這樣的新的文化結晶。秦腔與黃土、秦人關係的本質,便是藝術源於生活,藝術乃民族文化的結晶。無論是魯迅筆下阿Q永恆的魅力,還是余光中所説“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都表明一個道理:忠於生活,忠於民族文化,藝術才有長久的生命力。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