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霏樓記葉 適  *霏樓者,本西樓也。太守仲並更名之。餘自湖口渡*,沿淮北上至...

來源:國語幫 1.6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霏樓記葉 適  *霏樓者,本西樓也。太守仲並更名之。餘自湖口渡*,沿淮北上至...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霏樓記

葉  適

*霏樓者,本西樓也。太守仲並更名之。

餘自湖口渡*,沿淮北上至王潼州,燒葦夜行,投宿民舍。遲明,道上車伕與牙兵相詈擊,慰謝之,然後肯去。踐小楊湖,一步數陷,所過空堤絕岸,敗蘆衰莽而已。入灈港,乃見黃梅諸峯雄秀可喜。而百餘里之間,碎坡叢岫,靡迤連接,淺泉細石,經絡田畔,則蘄之士無不闢而居者相望矣。

然而州無城堞,市無廛肆,屋無樓觀,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簡陋。四方之集徙者,以欺誕苟且為生,促具衣食則止。其於絕埃煩,近清涼,理榛荒,致茂好,居高覽遠,以遂其生之樂,非惟不能,亦未之知也。故郡之涵暉、見山與超然觀之廢址,不散則逼,景蔽而意昏,皆不足以處。

*霏者,直通判廳直西。其下中洲隱士李之翰所居,稍有水竹花石之勝,四旁廬宅,以寬且遠,不見甚陋。鷗鷺之羽,雞犬之聲,飛走喧寂,各會其*。林樊間錯,晻靄西去,對靈虯、馬下等山,拱揖賓伏,*晴旦莫,天地之氣迭為降升,登之者亦如在吳、越綺麗之鄉,湖、湘清幽之濱,使吟者忘句而飲者忘酒也。蓋一州之觀,無以過此。

夫蘄,山澤之聚,淮之名城也,豈其天趣不足哉?特地力有未盡爾。以餘之不肖,忝長吏於是,不能疏滌其陋以安利之,徒品擇其美以自縱也,豈古人所謂富而教之者乎!顧今之吏有不可以此責者,故記其説以遺通判事朱君俉,刻之樓上,使蘄之人能盡其*之德以為材,盡其地之力以為利,生殖遂長而英發,器用堅實而久成,亦欲其知自茲遊者始也。

紹熙三年正月四日。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飛走喧寂,各會其*    會:符合,順應

B.促具衣食則止          促:倉促,急遽

C.以遂其生之樂          遂:遂順,滿足

D.忝長吏於是            忝:謙詞,愧,有愧於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非惟不能,亦未之知也           秦之遇將*,可謂深矣

B.盡其地之力以為利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其於絕埃煩                     故燕王欲結於君

D.入灈港,乃見黃梅諸峯雄秀可喜   臣乃敢上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寫蘄州的簡陋,直接從初來上任時沿途經歷敍述起,情致宛然,既避免平鋪直敍,又為下文要疏滌其陋作鋪墊。

    B.文章描寫登臨*霏樓的所見所聞時,採用動靜相間、虛實結合的手法,狀物生動,寫景工秀,讀來賞心悦目。

    C.文章從蘄州的簡陋和*霏樓的“小見其陋”的對比中,引發感慨,譴責了自己和同僚們沒有清除簡陋使民安居樂業。

    D.文章提到的“古人所謂富而教之”即先使*富有再進行禮樂教育的儒家*思想,體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崇高抱負。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遲明,道上車伕與牙兵相詈擊,慰謝之,然後肯去。(5分)

譯文:                                                               

(2)夫蘄,山澤之聚,淮之名城也,豈其天趣不足哉?特地力有未盡爾。(5分)

譯文:                                                               

【回答】

【*】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B。

【解析】促:勉強。

【*】D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能力層級B。

【解析】A代詞,這些/助詞,取消句子**;B連詞,表目的/連詞,表修飾;C介詞,對、對於/介詞,和;D副詞,才。

【*】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層級C。

【解析】“譴責了自己和同僚們”錯。一是自己感到慚愧,而非譴責;二是原文有“顧今之吏有不可以此責者”,説明沒有譴責同僚之意。

【*】(1)黎明,路上車伕與官兵互相謾罵毆打,我安撫他們並道了歉,這樣之後官兵才肯離開。(2)蘄州,是山水聚集的地方,是淮河上的名城,難道是它的天然的情趣不夠嗎?只不過是地力尚未能全部發揮罷了。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B。

【解析】翻譯時儘量以直譯為主,要關注重點詞語、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強調字字落實,力求表達通順。第一句得分點是“遲明”“詈”“謝”“去”;第二句得分點是“判斷句式”“天趣”“特”“盡”。

【舉一反三】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參考譯文】

*霏樓,本名西樓。太守仲並給它改了名字。

    我從湖口渡過長*,沿淮河北上到了潼州,點起蘆葦(扎的火把)走夜路,投宿在老百姓的家裏。黎明,路上車伕與官兵互相謾罵毆打,我安撫他們並道了歉,這樣之後官兵才肯離開。走小楊湖時,走一步陷入泥中幾次,經過的地方只有空曠的堤岸,(以及)衰敗的蘆花和草莽而已,進入濯港,才看見黃梅等幾座山峯雄秀可喜。然而在這百餘里之間,零碎分佈的山坡和叢集的山巒,綿延不斷的連接着,清淺的山泉和細小的溪石,像經絡那樣貫穿在田邊,這兒是蘄州的士人都到此開闢田地居住的地方,廬舍到處可見。

    然而州城沒有城牆,市場沒有店鋪,沒有高樓台榭,佳卉良木不栽植,官家和黎民的住宅等一切都很簡陋。從四面八方遷徙聚集到這裏來的人,依靠欺騙別人苟且謀生,他們只要勉強有衣食就行。至於遠離塵世的煩惱,接近清涼的世界,整理出荒草雜樹,創造佳木清涼的好環境,居高望遠,來滿足人生的樂趣,他們不只是不能夠做到,也不知道有這回事啊。所以郡中的涵暉樓、見山亭與超然觀的舊址,不是太分散就是太緊逼,風景遮蔽而看不清,都不值得遊處觀賞。

*霏樓,正對着通判廳的西面。它下面是中州隱士李之翰的住處,稍為具備流水、翠竹、花卉、泉石的美景,周圍的廬舍宅院,既寬敞又深遠,看山去並不是很簡陋。鷗鷺之類的飛鳥,雞、犬之類的禽畜,或飛翔或奔走,是喧鬧是寂靜,各自都隨順着自然的習*。籬笆錯雜相間,夕陽西下時,對着靈虯,馬下等山,好像打拱作揖匍匐在下那樣。天有*晴、早晚,天地之氣起起落落。登樓遠望,觀者覺得自己猶如在吳、越綺麗之鄉,湖、湘清幽之濱一樣,景*使吟詩的人忘記了詞句而飲酒的人忘了喝酒。大概一州的景緻,沒有超過此地的了。

蘄州,是山水聚集的地方,是淮河上的名城,難道是它的天然的情趣不夠嗎?只不過是地力尚未能全部發揮罷了。像我這樣無能之人,慚愧做了一州之長,不能清除滌盪它的簡陋以使*安居樂業,卻只是品評選擇此地美景來自己縱情取樂。這難道符合所説的“富而教之”精神嗎?不過,現在的官吏,是不能這樣去要求的,所以記下這些話送給通判事朱君俁,並刻在*霏樓上,希望蘄州的人們能通過教化充分發揚他們本*中的美德而成為有用之材,充分發掘這裏土地的潛力來謀利,牲畜順利成長而健壯,器物堅固而耐用,也希望這些人知道是從這次遊覽的人開始做起的。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