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相州晝錦①堂記歐陽修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

來源:國語幫 8.69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相州晝錦①堂記歐陽修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相州晝錦①堂記

歐陽修

仕宦而至將相,富貴而歸故鄉,此人情之所榮,而今昔之所同也。蓋士方窮時,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禮於其嫂,買臣見棄於其妻。一旦高車駟馬,旗旄導前,而騎卒擁後,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諮嗟;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於車塵馬足之間。此一介之士,得志於當時,而意氣之盛,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

惟大丞相魏國公(韓琦)則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自公少時,已擢高科,登顯仕。海內之士,聞下風而望餘光者,蓋亦有年矣。所謂將相而富貴,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窮厄之人,僥倖得志於一時,出於庸夫愚婦之不意,以驚駭而誇耀之也。然則高牙大纛②,不足為公榮;桓圭袞裳③,不足為公貴。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聲詩以耀後世而垂無窮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哉?

公在至和中,嘗以武康之節來治於相,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既又刻詩於石,以遺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譽為可薄,蓋不以昔人所誇者為榮,而以為戒。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故能出入將相,勤勞王家,而夷險一節。至於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矣。其豐功盛烈,所以銘彝鼎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閭里之榮也。

餘雖不獲登公之堂,幸嘗竊誦公之詩,樂公之志有成,而喜為天下道也。於是乎書。

[注]①晝錦:據《漢書》載,項羽曾經説過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後以衣錦還鄉為榮耀的事情。韓琦以武康*節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鄉,所以取項羽的話改“夜”為“晝”命名廳堂,以示榮耀。

②大纛:古代*隊或儀仗隊的大旗。③桓圭:古代公爵所執的禮器,用於朝聘、祭祀、喪葬等場合。袞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禮服。

14.對下列句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相與駢肩累跡                  累:重疊

B.豈止誇一時而榮一鄉            榮:榮耀

C.以遺相人                      遺:贈送

D.所以銘彝鼎而被絃歌者          銘:銘記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富貴而歸故鄉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買臣見棄於其妻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C.此人情之所榮               多於南畝之農夫

D.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         度我至*中,公乃入

16.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借魏國公韓琦回家鄉相州為官時興建“晝錦堂”一事,旌揚韓琦有高風亮節。

B.文章首先從人情之所榮,從古今之所同入筆,極寫衣錦還鄉的意氣之盛,為下文作鋪墊。

C.文章開頭寫季子和朱買臣,是為了拿他們的驕矜自誇反襯韓琦的謙遜和不事張揚。

D.韓琦回家興建晝錦堂,是反其意而用之,其輕富貴的品格節*,其遠大的志向,非一般誇榮顯富者可比。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惟 德 被 生 民 而 功 施 社 稷 勒 之 金 石 播 之 聲 詩 以 耀 後 世 而 垂 無 窮 此 公 之 志而 士 亦 以 此 望 於 公 也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蓋士方窮時,困厄閭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2)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為何如,而其志豈易量哉!

【回答】

14.D

15.B

16.C

17.(3分)惟德被生民/ 而功施社稷/ 勒之金石/ 播之聲詩/ 以耀後世//而垂無窮/ 此公之志/ 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

18.(1)大概讀書人在處境困厄的時候,在鄉里受苦,那些平庸的人和小孩都可以輕視他,欺侮他。(2)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魏國公對富貴持怎樣的看法了,他的志向哪裏能輕易估量呢!

【解析】

試題解析:

14.銘:銘刻

15.A  連詞,表順承/遞進;B均作介詞,表被動;C助詞,取消句子**/結構助詞;D副詞,於是/才

16.文章並未寫季子和朱買臣驕矜自誇,只是為了借他們衣錦還鄉乃人之常情,來襯托韓琦的品質之高貴

17.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惟德被生民,是主謂結構,需斷開。而功施社稷,而垂無窮,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而是斷句的標誌。 勒之金石與 播之聲詩,是並列結構, 以耀後世,是介賓結構。 此公之志,是主謂結構。

18.文言文翻譯的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同時堅持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同時還要注意借代、比喻、互文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要注意詞類活用、通假字這些文言現象。要善於調動已學知識進行比較,辨析異同。特別是要注意對一詞多義在句子中的具體用法和含義。

關鍵詞:

(1)窮:出境困厄。閭:鄉里。易:輕視。

(2)何如:怎麼樣。易:輕易。

參考譯文:

做官做到將相,富貴之後返回故鄉,這從人情上説是光榮的,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啊。

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時候,困居鄉里,那些平庸之輩甚至小孩,都能夠輕視欺侮他。就像蘇季子不被他的嫂嫂以禮相待,朱買臣被他的妻子嫌棄一樣。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馬拉的高大車子,旗幟在前面導引,而騎兵在後面簇擁,街道兩旁的人們,一齊並肩接踵,一邊瞻望一邊稱羨,而那些庸夫愚婦,恐懼奔跑,汗水淋漓,羞愧地跪在地上,面對車輪馬足揚起的灰塵,十分後悔,暗自認罪。這麼個小小的士人,在當世得志,那意氣的壯盛,以前的人們就將他比作穿着錦繡衣裳的榮耀。

只有大丞相魏國公卻不是如此,魏國公,是相州人士。先祖世代有美德,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官。魏國公年輕時就已考取高等的科第,當了大官。全國的士人們,聽聞他傳下的風貌,仰望他餘下的光*,大概也有好多年了。所謂出將入相,富貴榮耀,都是魏國公平素就應有的。而不像那些困厄的士人,靠着僥倖得志於一時一事,出乎庸夫愚婦的意料之外,為了使他們害怕而誇耀自己。如此説來,高大的旗幟,不足以顯示魏國公的光榮,玉圭官服,也不足以顯示魏國公的富貴。只有用恩德施於百姓,使功勛延及國家,讓這些都鐫刻在金石之上,讚美的詩歌傳播在四面八方,使榮耀傳於後世而無窮無盡,這才是魏國公的大志所在,而士人們也把這些寄希望於他。難道只是為了誇耀一時,榮耀一鄉嗎?

魏國公在至和年間,曾經以武康節度使的身份來治理過相州,便在官府的後園建造了一座“晝錦堂”。後來又在石碑上刻詩,贈送給相州百姓。詩中認為,那種以計較恩仇為快事,以沽名釣譽而自豪的行為是可恥的。不把前人所誇耀的東西當作光榮,卻以此為鑑戒。從中可見魏國公是怎樣來看待富貴的,而他的志向難道能輕易地衡量嗎?因此能夠出將入相,*勤勞苦地為皇家辦事,而不論平安艱險氣節始終如一。至於面臨重大事件,決定重大問題,都能衣帶齊整,執笏端正,不動聲*,把天下國家置放得如泰山般的安穩,真可稱得上是國家的重臣啊。他的豐功偉績,因此而被銘刻在鼎彝之上,流傳於絃歌之中,這是國家的光榮,而不是一鄉一里的光榮啊。

我雖然沒有獲得登上晝錦堂的機會,卻榮幸地曾經私下誦讀了他的詩歌,為他的大志實現而高興,並且樂於向天下宣傳敍述,於是寫了這篇文章。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