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

來源:國語幫 2.34W

問題詳情:

18.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

18.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小女孩有很多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頭與小女孩的糖果做個交換,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頭藏了起來,把剩下的給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則如她允諾的那樣,把所有的糖果都給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卻輾轉難眠。他始終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樣,藏起了很多糖果。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良知,歸來

何謂良知?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學習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經考慮就知道的,人的良知。

為何要提良知呢?明代王守仁文治武功,戎馬倥惚,仍不忘講學,講的就是良知。有一次一個鄉紳請他講學,問他:“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説的?”他用原話回答説: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説的!”説的多好啊!良知乃個人行走於世間的道德基礎,沒有良知,人同物就沒有什麼差異了;良知乃社會發展的要義,沒有良知的社會只有一條出路,即消失,良知乃民族的黏合劑,沒有良知的民族必會走向滅亡。

良知是個人行為的道德準繩,2009年5月7日晚25歲浙*大學畢業生譚卓在過斑馬線的時候被快速行駛的跑車撞死,肇事的胡斌是杭州某高校的學生,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時並不諱言常和朋友飆車。時隔不久,在8月4日晚上,杭州莫干山路浙*廣電集團門口,一輛保時捷奪走了17歲女孩芳芳的生命,相比胡斌案,肇事者魏志剛同樣是開着名貴的汽車在鬧市狂飆。

縱觀前後兩個肇事者,無一例外都是“富二代”。擁有優越經濟條件的他們是不是缺少了什麼?是良知!試想,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為了尋求生理上的刺激而將他人的生命安全置於不顧嗎?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前赴後繼”地“爭當”馬路殺手嗎?祖輩父輩創造的經濟條件給他們帶來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可與此同時,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導是不是就匱乏了許多呢?殊不知,優越的生活環境究竟是保*他們前程錦繡,還是讓他們連“良知”這樣做人的根本都拋在了車輪之下。

與個人相比,良知對於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有一句“笑話”如是説道:“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人喝牛奶,結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這句話想必都笑不出來。近些年來,孔雀綠、蘇丹紅、落日黃等化工原料頻頻“走進”食品,而三鹿的“毒奶粉”更是讓國人心寒。作為一名消費者,我不禁要問:企業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哪兒去了?!

再看看那些撿變質菜來賣的小商販,那些説違心話的記者,那些不以正義而以利益為目的的律師,每個人立足於這個社會,都有其特定的社會責任,而履行這種責任的動力往往就是良知的推動。由此,良知的重要*可見一斑。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文明與時俱進的社會,筆者不禁呼籲:歸來吧,良知!

【解析】

試題分析:這道題的材料是一個小故事,兩個小孩玩一次石頭交換糖果的遊戲,小男孩有私心,把最大最好看的石頭藏了起來,而小女孩則毫無保留地交出了所有的糖果。事情的結果變得很有意思:小男孩徹夜難眠,小女孩睡得很香。為什麼會這樣?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懷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樣藏起了最好吃的糖果,而小女孩卻相信自己換來了最好看的石頭。這樣自然可以引出“懷疑與信任”的話題,這也是本材料中最核心的立意方向。順着這個立意方向繼續追問:為什麼小男孩會懷疑,而小女孩卻充滿信任?因為小男孩有私心,或者説很有“心計”,小女孩卻保持着淳樸的童真,這又引出了另一個話題——“心計與童真”。這則材料還可以這樣追問:交換中明明是小男孩佔了便宜,小女孩吃了虧,可得到的結果卻恰恰相反,這樣我們又可以把它和“得到與失去”話題聯繫起來。以上立意無論是哪一方面,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都需要與複雜的人*和社會現實聯繫起來。不管是“懷疑與信任”“心計與童真”,還是“得到與失去”,其實都有着深刻的社會因素。物化的、功利的、競爭的社會環境已經使得人的自然本*變形、扭曲。這也就要求大家反過來思考:面對這樣嚴酷的社會環境,我們該如何救贖?*可能是人*的覺醒和良知的叩問。平時寫作時,如果大家都能像這樣來回地思索和詰問,文章一定會發散出理*思辨的智慧之光。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題目,材料很簡單。這則材料作文題不僅僅是一個很有寓意的故事,更是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處可能遇到的尷尬。我們可用因果追溯法審題。小男孩輾轉難眠,小女孩睡得很香,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懷疑小女孩跟他一樣藏起了很多糖果,而小女孩卻相信自己換來了最好看的石頭。這就可以引出“懷疑與信任”的話題,這是材料的最核心立意。追溯小男孩的懷疑,小女孩充滿信任的原因,可發現小男孩的私心即“心計”以及小女孩的純樸天真,由此可想到“心計與童真”。在交往中看似小男孩佔了便宜,小女孩吃了虧,可實際結果卻恰恰相反,這就可以引出“得到與失去”的話題。如果我們更進一步,就可以把複雜的人*和社會現實聯繫起來。在現實中,物化的、功利的、競爭的社會環境已經使人的自然本*變形、扭曲。由此反思:面對這樣殘酷的社會環境,我們該如何救贖那個輾轉難眠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在物慾橫流的年代,人們自私自利,以至於惡被無限放大,使得人*的底線不斷遭到踐踏。“良知的叩問”已是當今社會完成自我救贖的最佳手段。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