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某3歲小女孩洋洋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

來源:國語幫 2.27W

問題詳情: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某3歲小女孩洋洋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

22.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某3歲小女孩洋洋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高興,稱讚幼兒園的雙語教學真好,到處稱讚自己孩子很聰明,3歲就認識了字母“O”,並希望幼兒園儘快教會26個字母。

某3歲小女孩文文告訴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這位媽媽非常吃驚,問她怎麼認識的。文文説:“幼兒園教的。”這位母親一紙訴狀把文文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因為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説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3個月後,此案法院開庭,幼兒園敗訴。

對於上述事件,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讓教育迴歸原點

曾有一位教育局長這樣説:辦教育很簡單,管好3個數,即“考試的分數、升學率的人數和基於分數、人數的獎金數”就行了。試問,當教育淪為用“人數、分數、錢數”來衡量,讓教育回到原點,怎能不難?

有個男孩去農村過暑假,見一個老農把牛拴在一根又細又矮的木樁上。男孩着急地説:“爺爺,不行,牛會跑掉的!”老農呵呵一笑,説:“放心吧,不會的。”男孩説:“這麼小的木樁怎麼能拴住這麼高大的牛?”老農對男孩説:“這頭牛還是小牛犢的時候就被拴在這根小木樁上了。剛開始的時候,它不肯老老實實地呆着,刨蹄子、打噴鼻,不斷地撒野,企圖把小木樁拔起來。可是,那時候牛的力氣小,折騰了一陣子還是在原地打轉,不久它就不再折騰了。後來,它長大了,個子高了,力氣大了,可是它已經不想再去拔這小木樁了。”試問,當我們的孩子被用這樣的方式來教養,讓教育回到原點,怎能不難?

一些有識的教育家努力探索素質教育的推進、努力嘗試打破“唯分數論”的現行評價模式,卻遭遇家長的不解,“耽誤了我們孩子的升學,你來負責啊?”遭遇了同行“善意”的勸解:“別冒險了,應試教育是老路,輕車熟路,風險小。”試問,失去了迴歸的土壤,讓教育回到原點,怎能不難?

有這樣一句話説了無數遍:決定一個人最終“勝負”的,不是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人生的境界與視野,信仰與責任,以及自由的心靈。

錢學森之問,問出了我們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事實。中華民族的復興,有賴於對我們最豐富的資源——13億人的想象力資源的開發。這一切,取決於我們的教育,取決於我們是否能讓教育迴歸釋放人自由心靈的原點。

可喜的是,《教育規劃綱要》傳遞出這樣的氣息:鼓勵全面發展和個*發展相結合,鼓勵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鼓勵大膽創新、鋭意改革……

那麼,讓我們一起期待吧,期待教育重新承擔起這樣的任務:發現孩子並解放孩子。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努力促成教育迴歸育人原點,實現教育覺醒,尋找讓教育回家的路!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講述了兩位媽媽對待孩子的不同的教育態度,第一種是贊同孩子早教,這是*父母當前普遍的態度,第二種是不贊同孩子早教,認為這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對於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態度,你可以發表自己的態度與看法。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技巧點撥】這是一則材料作文。應審材料,確定立意。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點:單則材料要從整體上把握其主旨;多則材料應弄清它們的異同,從而把握中心;比喻*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義;含哲理*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謂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傾向和感情傾向)。第二步,選擇角度,準確立意主旨單一的材料據材料立意即可。藴涵豐富的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即發散思維多向立意。一般説來,一則材料至少可從肯定與否定兩個角度審視:“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幾個“人”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幾個“因”往往就有幾個審視角度。一個事件,針對其背景、寫作目的的不同,就產生了幾個不同的審視角度。比如本則作文,屬於新聞型材料作文,材料中涉及到兩個對象,考生可以分別從兩者的表現角度立意。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