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一個小孩,幫媽媽檢查收回來的河蚌有沒有壞的。媽媽一...

來源:國語幫 5.35K

問題詳情:

20.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一個小孩,幫媽媽檢查收回來的河蚌有沒有壞的。媽媽一...

20.閲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一個小孩,幫媽媽檢查收回來的河蚌有沒有壞的。媽媽一邊講解一邊示範:檢查的方法是先從盆裏拿出一個河蚌,然後用它一個個地敲擊盆裏其他河蚌。如果碰撞發出的聲音是實的,則可以判斷這個河蚌是鮮活的;如果聲音是虛的,有點沙啞,就是壞了的河蚌。

遵照這個方法,孩子開始了鑑定工作。出乎意料的是,篩選以後,盆裏居然所有的河蚌都是“壞”的。他端着那一大盆河蚌去找媽媽,媽媽很驚訝:“怎麼會這樣呢?”於是親自動手檢驗,結果卻恰恰相反:—盆裏所有的河蚌都是好的,只有孩子抓在手裏的那隻河蚌是壞的。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脱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回答】

從“壞蚌”感悟教育評價的智慧

孩子幫媽媽檢查收回來的河蚌有沒有壞的故事,讓我們悟出一個道理:拿一個不科學的評價標準去衡量事物,結果不可能準確無誤。在教育的歷史上,類似糟糕的評價標準在*也出現過。“*”期間,一個“寧可要社會主義的草,也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評價標準,就使得整個教育界陷入一片混亂。時代發展到今天,這種評價標準已經成為歷史,但由於教育工作的複雜*,有瑕疵的評價標準,即評價過程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階段或某一細節是一隻壞“蚌”的情況,還是屢見不鮮。那麼,就我們普通教師而言,在對學生日常的教育評價中,如何避免出現偏頗呢?

在我看來,教育具有特殊*,其評價對象與流水線上生產的物件不同。“教育的目的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對生命的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當生命意識融化為教師的血液與氣息時,它就能自然而然地薰陶學生的生命。教師會自覺地關注學生的特*、意向和需求,從而使評價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的。

評價首先應尊重學生的個*差異。每顆種子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每個學生都是不可複製的“唯一”。因為有差異,所以評價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尺度和發展的眼光來衡量。美國國民教育的奠基人傑弗遜説:“再沒有比以相同的態度去對待不相同的人更不平等的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並不是絕對按同樣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評價來對待學生,也不是使得每個學生都取得同樣的學業進步。而是要承認和尊重學生個體的情商、智商以及能力、思維等方面的差異,滿足其個體發展訴求和全面發展需要,從而發掘學生自身的能力,促進其自我激勵、自我反思,在自我超越中實現最大的成功。

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人的成長規律告訴我們,一些*司空見慣的事情,對於正在成長期的學生來説卻往往意味着創造*的體驗。就個體心理髮展而言,每個學生都有自我尊重的需要,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渴望得到老師接納和肯定的願望會越來越強烈。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説:“人*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給以欣賞。”所以,教師在進行評價時,要適時鼓勵學生,並充分考慮學生不同成長背景與心理特點,正確地判斷其特點及其發展潛力,爭取為每一個學生提出適合其發展的、有針對*的具體評價。

教育中,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如果學生按你的評價標準衡量是“差”的,教師就有必要先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評價標準有問題了。

【解析】

試題分析:注意分析材料的內容,孩子幫媽媽檢查收回來的河蚌有沒有壞的這則材料,重點在於為什麼孩子在檢查的時候都是壞的河蚌,而母親檢查的時候卻都是好的河蚌呢?原來是他們評價衡量河蚌的標準不統一,所以從這得出“判斷或者評價事物(情)應該注意標準”這一作文立意。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名師點睛】材料作文區別於過去的話題的作文的一個關鍵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確立意”“選準角度”的説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這樣就給考生打開思維的空間。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則。但絕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還有“不要脱離材料的範圍”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尋求最佳,如是兩個對立的方面注意辯*的談二者之間的關係,不要只強調其中的一面。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