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都門秋思①(選一)黃景仁五劇②車聲隱若雷,北邙③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

來源:國語幫 2.7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都門秋思①(選一)黃景仁五劇②車聲隱若雷,北邙③惟見冢千堆。夕陽勸客...

閲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後面的題目。(8分)

都門秋思①(選一)

黃景仁

五劇②車聲隱若雷,北邙③惟見冢千堆。

夕陽勸客登樓去,山*將秋繞郭來。

寒甚更無修竹倚,愁多思買白楊栽。

全家都在風聲裏,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詩作於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時期。②五劇,交錯旁出的道路,此指*繁華喧鬧的街道。③北邙:洛陽名山,漢魏五侯的墳墓多聚集於此。

14.這首詩的前兩句主要採用了哪種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15.這首詩的頷聯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裏?請簡要賞析。(4分)

【回答】

14.這首詩的前兩句主要採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1分)通過四通八達的鬧市街道傳來轟隆隆的車聲和北邙荒野的墳地加以對比(1分),表達了作者認為存滅無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時也點出了盛世背後隱藏的危險,表達對繁華盛世終將過去的隱隱愁緒。(1分)

15.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①這首詩歌的頷聯採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1分)夕陽和山*是美好的景*(樂景)(1分)然而美好的景*卻擋不住作者對國家和自己深深的憂慮和感慨(哀情)(1分)夕陽和山*頗解人意,欲為主人排愁解憂。美麗的景*,反而使詩人倍感秋寒逼人,愁思鬱結,難以排遣。(1分)

②詩人又用擬人手法,(1分)一個“勸”、一個“將”字,寫出了景物的動態美(1分),把客觀的秋景與主觀的愁思有機地結合起來,造成一種沉鬱頓挫的幽遠意境。(1分)同時也表現了作者無法排解對國家和自身的愁緒。(1分)

注意:如果有學生對①②兩點都有涉及,可以依據“以樂景寫哀請”(1分),“擬人手法”(1分)

分析詩歌相關內容(1分),詩歌表現作者排解不了的愁緒(1分)這樣的標準給分。

【解析】

1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表現手法及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題,可結合着前兩句的具體詩句及關鍵詞來分析。由“五劇車若雷”“北邙冢千堆”可得出作者將二地的繁華與荒涼相比較,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對比的一般*作用為突出作用,故在情感方面,可從世事變化、存滅無常的角度概述作者的思想情感。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5.

試題分析:此題很明顯是從表現手法的角度來賞析頷聯“夕陽勸客登樓去,山*將秋繞郭來”的妙處。解答此題,可結合着常見的表現手法,結合着頷聯具體的詩句及關鍵詞來分析,“勸”“將”將夕陽和山*人格化,故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作者對國家和自身憂愁的無法排解之情。也可從景與情的角度分析,“夕陽”“山*”是景物描寫,“勸客登樓”表現了詩人的愁思之深,由此可得出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來表情達意。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