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石門巖上宿【南朝】謝靈運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烏嗚識夜...

來源:國語幫 1.6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石門巖上宿【南朝】謝靈運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烏嗚識夜...

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石門巖上宿

【南朝】謝靈運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

烏嗚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至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①?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唏發②。

【注】①芳醑(xu):芳香的美酒。伐:讚美。②“美人”二句:屈原《九歌·少司命》:“與汝沐兮成池,唏汝發兮陽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陽阿,古代神話傳説中的山名。唏發,曬乾頭髮。

20.本詩前四句用了怎樣的描寫手法?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21.本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內容加以分析。

【回答】

20.本詩前四句通過運用“搴”“弄”等動作描寫和“畏”等心理描寫的手法,塑造了一個酷愛蘭花、賞玩秋月、歸宿雲間的高潔閒適、超凡脱俗的隱士形象。

21.“朝”一“暝”表明詩人整日徜徉於山中,表達了詩人對山中超越塵世的悠閒隱逸生活的喜愛;“搴蘭”“宿雲際”“弄石上月”表現了詩人的高潔情懷;中間四句表現詩人對山中夜景的欣賞和感悟;“誰與伐”“徒唏發”表明無人和自己一起欣賞此種美景,因而詩人內心充滿了孤獨與遺憾。(答對3點給4分)

【解析】

20.

試題分析:分析詩歌所用的藝術手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①描寫手法:包括虛實相生(作用是拓展了詞的意境,豐富了畫面內容)、動靜結合、白描、工筆、點面結合、襯托、渲染、觸覺和視覺等多種感覺描寫等。②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包括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樂景寫樂情、以哀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借古諷今、用典抒情。襯托(襯托有兩種,一是正襯、二是反襯,反襯有以聲襯靜和以動襯靜)、渲染、象徵、託物言志、抑揚、以小見大。③結構方式,包括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景結情、伏筆照應、鋪墊。④修辭手法:誇張、比喻、比擬、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對比、反覆、雙關、用典、互文等。明確了以上內容,結合具體詩句對號入座即可。詩歌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主要是通過人物的言行、神態、心理等描寫,分析時抓住細節“搴”“弄”“畏”等,還有意象“蘭”“雲”“月”等,蘭是美好事物的象徵,作者恐怕它在霜露中凋殘,而採摘把玩;“雲際宿”略帶誇張地寫出石門別墅所在之高;“弄此石上月”,寫出了作者的高潔。即可分析出詩人是一個愛花、賞月的隱士。

考點: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鑑賞詩歌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1.

試題分析:解答該題,前四句從作者的行為表現可分析出作者陶醉於悠閒飄逸的隱士生活;中間四句借景抒情,對夜景的欣賞,不以目治,而以耳治,是夜宿神理。山夜的氣氛沉靜,體現山夜的情趣,體現萬物在根本的虛寂中運化的節律。最後四句直接抒情,“美人”,指情意投合的佳侶。“陽阿”,向陽的山阿。心中盼望的“美人”終究不會來到,我只是白白地等待,直到太陽出來,曬乾我的頭髮罷了。一方面,詩人確實希望有志同道合、情趣相通的朋友與自己共賞這秋夜景*;另一方面,絕景獨遊,無人為侶,恰恰顯示了自己不與凡俗同流的品格,表達出孤獨高傲、睥睨一世的心情。

考點: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