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嚐從*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

來源:國語幫 2.1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嚐從*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嚐從*有功,封會稽陽亭。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農桑為業。世祖勇任氣,卒鹹不揆於人。歲凶,橫道傷殺,怨仇眾多。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擒,祖父汎舉家擔載,就安會稽,留錢唐縣,以賈販為事。生子二人,長曰蒙,少曰誦,誦即充父。祖世任氣,至蒙、誦滋甚, 故蒙、誦在錢唐,勇勢凌人。末復與豪家丁伯等結怨,舉家徙處上虞。

建武三年,充生。為小兒,與儕倫遨戲,不好狎侮。儕倫好掩雀、捕蟬、戲錢、林熙,充獨不肯,誦奇之。六歲教書,恭願仁順,禮敬具備,矜莊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嘗笞,母未嘗非,閭里未嘗讓。八歲出於書館,書倌小僮百人以 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充書日進,又無過失。手書既成,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經明德就,謝師而專門,援筆而眾奇,所讀文書,亦曰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辯而不好談對,非其人,終日不言。其論説始若詭於眾,極聽其終,眾乃是之。以筆著文,亦如此焉;*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傲名於世,不為利害見將。常言人長,希言人短。能釋人之大過,亦悲夫人之細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為基,恥以材能為名。眾會乎坐,不問不言; 賜見君將,不及不對。見污傷,不肯自明;位不進,亦不懷恨。貧無一畝庇身,志佚於王公;賤無鬥石之秩,意若食萬鍾。得官不欣,失位不恨。處逸樂而欲不放,居貧苦而志不倦。淫讀古文,甘聞異言。世書俗説,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

充為人清重,遊必擇友,不好苟交。所友位雖微卑,年雖幼稚,行苟離俗,必與之友。好傑友雅徒,不泛結俗材。俗材因其微過,蜚條陷之,然終不自明,亦不非怨其人。

(王充《論衡等自紀篇》,有刪節)

1.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歲凶,橫道殺傷 兇:兇險

B.閭里未嘗讓讓:責備

C.辭師受《論語》《尚書》,日諷千字 諷:背誦

D.遊必擇友,不好苟交 苟:草率,隨便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

B.或以書醜得鞭 勉以行*為基

C.處逸樂而欲不放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D.俗材因其微過其孰能譏之乎

3.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其中全都表現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組是( )

①與儕倫遨戲,不好狎侮

②禮敬具備,矜莊寂寥

③以筆著文,亦如此焉

④賤無鬥石之秩,意若食萬鍾

⑤幽處獨居,考論實虛

⑥行苟離俗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王充極少説別人的短處,而願意説別人的長處。他為人清高自重,被人誣陷,也不加辯白。

B.王充幼年時恭順仁厚,未曾受父母責備鞭打。他追求好名聲,喜歡結交傑出高雅的朋友。

C.王充做官時不計較俸祿的多少和官位的高低,國君和將領召見時他考慮不周到就不對答。

D.文章從生活、讀書、做官等多方面來寫王充的為人處事,多采用對偶句式,既使人物形象鮮明,又言簡意賅,富有節奏感。

5.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會世擾亂,恐為怨仇所掄。

(2)淫讀古文,甘聞異言。

【回答】

1.A

2.C

3.A

4.B

5.(1)又趕上兵荒馬亂,怕被仇人捉住。

(2)(王充)愛廣泛地閲讀古書,喜歡聽不同於流俗的言論。

【分析】

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時,首先應審題,明確選擇的要求,如本題“對下列各句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然後應結合具體的語境,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辨析。本題中,A項,“歲凶,橫道殺傷”中的“兇”如解釋為“兇險”,則與語境不合,從句中來看,這是説“年成”的情況,由後面“橫道殺傷”的情況來看,此處應是説年成不好,“兇”意思是“年歲不好,遭遇荒年”。考生還可以聯繫《寡人之於國也》中“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來理解“兇”的意思。故選A項。

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應明確題乾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這是考查虛詞的用法,然後根據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虛詞前後詞語的詞*來分析用法。本題中,C項,兩個“而”都是轉折連詞“卻”。A項,前者“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中“焉”是兼詞,兼有介詞“於”和代詞“之”的意思,即“於之”;後者“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的“焉”是助詞,形容詞的詞尾,……的樣子。B項,“或以書醜得鞭”的“以”是介詞,“因為”;“勉以行*為基”中“以”也是介詞,“把”。D項,前者“俗材因其微過”中“其”是代詞,“他”;後者“其孰能譏之乎”中“其”是語氣副詞,表反問,“難道”。故選C項。

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篩選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乾的要求,如本題“下列句子分編為四組,其中全都表現王充美好品德的一組”,考生要把握題幹中“王充”“美好品德”這些信息,然後採取排除的辦法進行選擇。“與儕倫遨戲,不好狎侮”的意思是“(王充)跟同輩的夥伴一起玩,不喜歡隨便打鬧。”這屬於王充的美好品德。“禮敬具備,矜莊寂寥”的意思是:“(王充)很懂禮貌,莊重寡言。”這也是講王充的美好品德。“以筆著文,亦如此焉”的意思是:“(王充)寫文章也是如此。”這不屬於美好品德,因此凡含此句的選項皆不是正確*。由此排除CD兩項。“賤無鬥石之秩,意若食萬鍾”的意思是:“(王充)卑賤得連鬥石的俸祿都沒有,而心情卻與吃萬鍾俸祿的人差不多。”這也是王充的美好品德。“幽處獨居,考論實虛”的意思是:“(王充)深居簡出,考奎論*世書俗説的虛實真偽。”這是美好品德。“行苟離俗”的意思是:“(只要這個人)品行不同於世俗,(王充就同他交朋友)”。這句講的不是王充,因而應排除包含此句的選項。故選A項。

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乾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後依據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本題中,B項,“他追求好名聲”錯誤,文中説“不好傲名於世”,意思是“王充不圖在社會上出名”,由此可知,選項中“他追求好名聲”與此相悖。故選B項。

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後,應先回歸文本,然後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換、刪,再採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本題中,第一句中,“會”,正好,恰巧;“擾亂”,混亂,兵荒馬亂;“為……所……”,被動句式,被;“怨仇”,仇人。第二句中,“淫”,由“過度”引申為“廣泛”;“甘”,喜歡;“異言”,不同於流俗的言論。

【點睛】

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

虛詞的辨析方法如下:一、關注詞*差異。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都會隨其在句中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明確這一點,不僅能在學習的時候做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答題時也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更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質。應該説大多數虛詞的用法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積累,多總結,熟練掌握並不難,但對其中一些虛詞的重要用法,如果沒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質特徵,便很容易在做題時丟分。四、結合具體語境。考試答題時,面對試卷中陌生的語段,我們一定要根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結合具體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

參考譯文:

王充,是會稽郡上虞縣人,字仲任。他祖上曾從*立有*功,被封為會稽郡的陽亭侯。才一年,因變亂而失去了爵位和封地,於是就在那裏落了户,以種地養蠶為業。曾祖父王勇好意氣用事,結果跟很多人都合不來。災荒年頭,他曾攔路殺傷過人,因此仇人眾多。又趕上兵荒馬亂,怕被仇人捉住,於是祖父王汎領着全家肩挑車載家當,準備到會稽郡城去安家,但中途在錢唐縣留了下來,以經商為業。祖父有兩個兒子,長子叫王蒙,次子叫王誦,王誦就是王充的父親。王家祖祖輩輩好講義氣,到了王蒙、王誦就更厲害了,所以王蒙、王誦在錢唐縣又仗恃自己的勇力欺凌別人。後來,又與土豪丁伯等人結下了怨仇,只好全家又搬到上虞縣居住。

建武三年,王充出生。王充小時候,跟同輩的夥伴一起玩,不喜歡隨便打鬧。小夥伴們都喜歡捉鳥、捕蟬、猜錢、爬樹,只有王充不願玩這些,王誦對此感到很驚奇。王充六歲時,家裏就教他認字寫字,王充恭厚友愛孝順,很懂禮貌,莊重寡言,有成年人的氣派。父親沒有打過他,母親沒有責備過他,鄉鄰沒有指責過他。八歲進書館學習,書館裏的小孩子有一百多人,都因為有過失而脱去衣服受責打,或者因為字寫得難看而被鞭打。只有王充的書法日見進步,又沒有什麼過失。學完了識字書寫課程,就離開了教寫字的老師,去學習《論語》和《尚書》,每天能背誦一千字。讀通了經書,品德也修養好了,就又辭別經師而去自己專門研究,王充一寫出文章,就得到許多人的好評。所讀的書也一天比一天多。王充才能雖高但不喜歡隨便寫作,口才很好可是不好與人談論對答。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他可以整天不説話。他的言論初聽時似乎很古怪,與眾不同,直到把他的話聽完了,大家才認為説得很正確。王充寫文章也是如此,行事為人和侍奉尊長也是如此。王充不圖在社會上出名,不為個人的利害去求見長官。經常説別人的長處,很少説別人的缺點。他能夠原諒別人的大錯,也惋惜別人細小的過失。他喜歡隱蔽自己的才能,不好自我炫耀。盡力把修養*行作為做人的根本,而羞於靠才能來沽名釣譽。眾人聚會坐在一起,不問到自己便不説話;受到污衊中傷也不願自我辯解,官位不升遷也不懷恨。窮得連蔽身的簡陋住宅都沒有,但胸懷比王公大人還要寬廣;卑賤得連鬥石的俸祿都沒有,而情懷卻與吃萬鍾俸祿的人差不多。做了官不格外高興,丟了官也不特別悔恨。處在逸樂之中時不放縱自己的慾望;處在貧若的時候也不降低自己的氣節。他愛廣泛地閲讀古書,喜歡聽不同於流俗的言論。當時流行的書籍和世俗傳説,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於是就深居簡出,考查論*世書俗説的虛實真偽。

王充為人清高穩重,結交朋友很注意選擇,從不隨便與人結交。結識的人地位雖卑微,年紀雖輕,但只要他的品行不同於世俗,就一定和他交朋友。王充好結交一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不喜歡濫交一些庸俗之輩。因此,有些庸俗之輩,就抓住王充一些微小的過失,匿名攻擊陷害他,但王充始終不去辯白,也並不因此而怨恨那些人。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