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到近代,“體用”範疇經歷了從哲學概念到*概念的轉化。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

來源:國語幫 3.24W

問題詳情:

從*古代到近代,“體用”範疇經歷了從哲學概念到*概念的轉化。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

從*古代到近代,“體用”範疇經歷了從哲學概念到*概念的轉化。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朱熹以心的“未發”狀態指心之體(或*),以心的“已發”狀態指心之用(或情)。心是*、情的統一。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文化概論》   (1)結合所學,指出宋明理學家關注“心之體用”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明道存心以為體,經世宰物以為用,則體為真體,用為實用。                            ——(明)李顒《答顧寧人先生》   (2)依據材料和所學,概述李顒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   材料三:愚以為在今日又宜曰“鑑諸國”。……如以*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不更善之善者哉?且也通市二十年來,彼酋之習我語言文字者甚多,其尤者能讀我經史,於我朝章、吏治、輿地、民情類能言之,而我都護以下之於彼國則瞢然無所知,相形之下,能無愧乎?                         ──馮桂*著《校邠廬*》(1861年)   材料四:以康有為為主要代表的維新(派)……打出來的口號仍然是文化的口號,叫做“會通中西”。……他對“會通中西”主張,做過一種概括,叫做“泯中西之界限,化新舊之門户”。                        ——丁偉志《*文化近代轉型的啟思》   (3)根據上述兩則材料,比較馮桂*、康有為看待中西文化態度的異同點。   (4)結合所學,分析近代“體用”範疇向*概念轉化的原因。

【回答】

(1)規範社會道德,維護社會秩序。   (2)官場黑暗,人心道德淪喪;知識分子醉心四書五經,忽視社會現實問題。   (3)異:馮桂*主張中學為主(本、體),西學為輔(末、用);康有為主張中西融會,無分上下。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   (4)民族危機、救亡圖存是根本原因,國人對西方文化的先進之處有所認識,經世致用學風的潛移默化。(4分,任意兩點即可)

【解析】考點:*古代到近代,“體用”思想。(1)宋明理學倡導的 “體用”思想是為了宣揚儒家倫理道德,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2)材料二中李顒的思想明顯是針對當時的知識分子空談理學,做學問無關現實的情況提出來的,主張經世致用。(3)馮桂*早期是洋務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康有為則主張學習西方的現進的制度。二者相同的地方就是都主張向西方學習,但是學習的內容不同。體用之爭的變化關鍵在於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單單學習西方的技術不能救*。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宋明理學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